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1
1
作者 吕德国 秦嗣军 +3 位作者 杜国栋 李芳东 马怀宇 刘国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 果园生草作为维持果园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的有效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生草制,并率先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但因中国果产区气候、立地条件差别较大,在草种选择与利用上缺乏相应的规范化技术,加之受传统大田耕作"除草务尽"、"与果争肥水"等思想影响,果园生草制一直未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目前实施清耕的果园面积仍占总面积的80%以上。本研究结合现阶段中国果树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课题组在果园生草方面的研究工作,从果园小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性质及植株生长和发育方面综述了果园生草的生理生态效应,提出了果园生草的管理策略,为适地推进果园生草栽培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生草制 清耕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菌剂对甜樱桃幼苗根际微生物区系及根系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孔庆宇 秦嗣军 +2 位作者 张英霞 杨丹丹 吕德国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2,共4页
为了解外源接种有益微生物对樱桃根际微生物及根系功能的调控效应,以红灯甜樱桃/东北山樱幼苗为试材,通过接种EM有益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幼苗根际微生物区系及根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M菌剂提高了幼苗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 为了解外源接种有益微生物对樱桃根际微生物及根系功能的调控效应,以红灯甜樱桃/东北山樱幼苗为试材,通过接种EM有益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研究其对幼苗根际微生物区系及根系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EM菌剂提高了幼苗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真菌的数量,微生物区系构成发生明显变化;接种EM菌剂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其中接种2次较对照提高47.3%;接种EM菌剂后幼苗根系总呼吸速率提高20%以上,但对呼吸基础生化途径与电子传递途径运行比例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EM菌 根际微生物 根系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对羟基苯甲酸在葡萄土壤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坤 韩笑 +2 位作者 郭修武 王博 金桂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3-417,共5页
为探明葡萄的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采用盆栽避雨方式,以贝达(Vitis.riparia×Vitis.labrusca Beta)葡萄扦插苗为试材,在栽植葡萄土壤和未栽植葡萄土壤中施入0.5(A1)、1.0(A2)、2.0(A3)mg·g^(-1)的对羟基苯... 为探明葡萄的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采用盆栽避雨方式,以贝达(Vitis.riparia×Vitis.labrusca Beta)葡萄扦插苗为试材,在栽植葡萄土壤和未栽植葡萄土壤中施入0.5(A1)、1.0(A2)、2.0(A3)mg·g^(-1)的对羟基苯甲酸。结果表明:0.5mg·g^(-1)对羟基苯甲酸处理促进葡萄生长,而其他两个处理抑制葡萄生长。A1和A2处理分别在36h和48h达到吸附平衡,吸附率分别为99.98%和99.99%。A3处理在72h仍未达到吸附平衡。除A1处理外,在有或无种植葡萄的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持续降低,A1处理在种植葡萄土壤中含量逐渐升高,在未种植葡萄土壤中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是趋势。土壤对对羟基苯甲酸有很强的吸附能力,21d时其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还未达到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自毒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山樱土壤优势细菌碳代谢特征与种群分析
4
作者 刘灵芝 肖亦农 +2 位作者 秦嗣军 吕德国 马怀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为了解东北山樱土壤细菌碳代谢特征及种群分布,研究了东北山樱原产地(辽宁省本溪市)植株表土与根际土壤碳代谢细菌活性及其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各类土壤中共分离优势细菌19株。优势细菌对供试糖、醇与氨基酸类碳源的平均菌株利用率分别... 为了解东北山樱土壤细菌碳代谢特征及种群分布,研究了东北山樱原产地(辽宁省本溪市)植株表土与根际土壤碳代谢细菌活性及其种群特征。结果表明:各类土壤中共分离优势细菌19株。优势细菌对供试糖、醇与氨基酸类碳源的平均菌株利用率分别为36.2%、29.4%和28.9%。其中,甜樱桃/东北山樱植株土壤细菌碳代谢活性较低,表土中土壤细菌总数与碳代谢菌株数量均高于相应根际土壤。与根际土壤相比,甜樱桃/东北山樱表土分离到的优势细菌中,利用半乳糖和乳糖等糖类化合物,肌醇、丙三醇和山梨醇等醇类化合物,L-丙氨酸等氨基酸类化合物的菌株数量明显增多;东北山樱处理表土分离得到的优势细菌中,对各类供试糖类碳源均表现出较好的利用能力,对肌醇、山梨醇和苯丙氨酸的菌株利用率也显著提高。种群组成分析结果表明,80%以上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成为东北山樱土壤的优势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山樱 土壤微生物 碳代谢 种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缓解乙草胺对草莓根系线粒体膜功能伤害的作用
5
作者 鲁晓峰 杜国栋 +2 位作者 邵静 孙海龙 徐树广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6-141,共6页
为明确除草剂乙草胺胁迫对草莓根系线粒体膜功能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探究土壤施加生物炭对减缓乙草胺胁迫对草莓根系线粒体功能伤害的保护机制。以盆栽“宝交早生”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Hokowase’)为试材,设置乙草... 为明确除草剂乙草胺胁迫对草莓根系线粒体膜功能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探究土壤施加生物炭对减缓乙草胺胁迫对草莓根系线粒体功能伤害的保护机制。以盆栽“宝交早生”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Hokowase’)为试材,设置乙草胺处理、乙草胺+生物炭处理及清水对照3个处理,测定处理后9d内根系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乙草胺胁迫导致根系线粒体膜透性增大,根系线粒体膜电位Δψm下降,根系活力和H^(+)-ATPase含量降低,O_(2)^(-)、H_(2)O_(2)产生速率持续升高,保护性酶SOD、POD活性持续增长,MDA含量不断增加。乙草胺胁迫能够破坏草莓根系线粒体膜结构,增加细胞质膜过氧化程度,造成线粒体膜功能下降。土施生物炭能有效缓解乙草胺胁迫对线粒体膜功能的伤害,提高草莓植株对乙草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乙草胺 线粒体功能 保护性酶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处理草莓线粒体膜参数检测数据集
6
作者 鲁晓峰 孙海龙 +1 位作者 杜国栋 徐树广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2年第3期96-102,共7页
乙草胺以选择性专一、持效期长及控制杂草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在草莓繁育过程中的不当使用,对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伤害。线粒体是感受外界信号的原初位点,为细胞内一切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是产生ROS最... 乙草胺以选择性专一、持效期长及控制杂草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在生产中被广泛应用,但在草莓繁育过程中的不当使用,对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伤害。线粒体是感受外界信号的原初位点,为细胞内一切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也是产生ROS最多的部位,其膜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植物的耐受性紧密关联。然而目前对作物根系线粒体膜结构和功能的损伤机制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痛点,文章以草莓植株为试验材料,设置乙草胺处理及清水对照处理,测定处理后9 d内根系线粒体膜功能及保护性酶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究乙草胺诱发ROS对草莓根系线粒体膜电位、膜通透性等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生产上有效应对乙草胺类除草剂胁迫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草莓 线粒体功能 保护性酶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