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机制引入对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顾汉龙 冯淑怡 王秋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10,共10页
市场机制引入是否可以提高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优化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体系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实施"地票"交易政策,尝试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重庆市为典型区域,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市场机制引入是否可以提高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优化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体系是学界和政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实施"地票"交易政策,尝试引入市场机制配置城镇新增建设用地的重庆市为典型区域,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通过构建以Logit模型为基础的"地票"指标流转模型,利用重庆市2008—2012年38个区县的"地票"交易数据,定量分析"地票"指标市场化流转行为及其关键影响因素,从而探究市场机制引入对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各区县城镇建设用地边际产出与区域"地票"指标的流入行为存在正向的作用关系,而与"地票"指标的流出行为存在负向的作用关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市场上的"地票"指标主要由城镇建设用地边际产出较低的区域提供,而"地票"指标最终流入了城镇建设用地边际产出相对较高的区域,从而拉平了区域之间城镇建设用地边际产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效率。为此,认为伴随着"地票"交易政策的实施,重庆市逐步形成了一种计划配置为主、市场配置为辅的混合型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体系,这种配置体系极大地增加了指标供给的弹性并优化了指标的配置效率。因此,我国应积极尝试在现有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体系中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地方政府从"增量"、"计划"的用地理念逐步向"存量"和"市场"的用地理念过渡,最终形成以区域资源禀赋和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城镇新增建设用地配置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机制 城镇新增建设用地 配置效率 地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菌剂对樱桃的促生效应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柏霞 潘凤荣 +5 位作者 王薇 孟春玲 张晓松 刘智强 刘红霞 韩晓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6-292,共7页
为探讨根际促生菌B20对樱桃的促生作用及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发酵好的菇渣(ZT)为吸附载体,吸附B20菌株(JZ)制成生物菌剂(JF),对比研究了JZ和JF对樱桃的生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研究... 为探讨根际促生菌B20对樱桃的促生作用及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发酵好的菇渣(ZT)为吸附载体,吸附B20菌株(JZ)制成生物菌剂(JF),对比研究了JZ和JF对樱桃的生长、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研究了其对樱桃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JF处理可以促进马哈利樱桃的生长,并能显著提高其干重和N、P和K养分含量。JF处理的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分别比JZ处理增加178.10%和58.68%;根系P和K含量分别增加73.73%和40.21%。与对照相比,JF处理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JF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养分含量,速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3.07%和53.48%,但碱解氮含量差异不显著。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共获得了941416条有效序列、20676个OTUs。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JZ和JF的施用可提高樱桃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丰富度。对细菌群落组成分析发现,供试样品中的优势菌门均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经JF处理后,厚壁菌门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与对照相比,Bacillus,Lactobacillus含量由0.18%和0.05%增加到0.73%和0.62%。而Alistipes,Bacteroides及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是JF中特有的属种,在其他样品中没有检测到。由此可见,施用促生菌B20菌液和混配的生物菌剂均可影响马哈利樱桃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促进樱桃的生长和养分吸收,但是混配的生物菌剂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的促生菌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生物菌剂 促生作用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发展权交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时空溢出效应--基于重庆地票交易政策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顾汉龙 刘忆莹 王秋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6-134,共9页
在我国实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区域间基于发展权交易的土地要素互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实施地票交易政策构建区域间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2017年重庆市地... 在我国实施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讨区域间基于发展权交易的土地要素互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实施地票交易政策构建区域间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08—2017年重庆市地票交易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别利用地理距离、经济距离和经济地理距离三种类型的空间权重,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探讨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及土地发展权交易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各个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土地发展权交易行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随着地票交易政策的实施,空间集聚水平不断提高。②无论在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重庆市区域经济增长均呈现出显著的时间溢出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现阶段,维持本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时间溢出效应要强于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③区域土地发展权交易行为显著地影响着本区域和经济地理距离上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本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直接效应大于对周边区域经济贡献的溢出效应,同时,长期效应也显著明显于短期效应。基于此,政府应在建立调节和预警机制的基础上,以土地发展权交易为纽带搭建城乡间、区域间要素互动的有效通道,形成土地、资本、劳动力多要素协同作用的区域融合发展体系,提高要素区域间的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交易 重庆地票 空间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