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薛庆喜 杨思平 +3 位作者 张玉春 宫学凯 杨军 陈良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利用轮作换茬措施缓解连作大豆的危害和产量损失,研究了苜蓿、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茬3年连作大豆比玉米茬3年连作大豆增产10.4%,比4年连作大豆极显著增产26.7%;玉米茬3年连作大豆比4... 为利用轮作换茬措施缓解连作大豆的危害和产量损失,研究了苜蓿、玉米和大豆3种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茬3年连作大豆比玉米茬3年连作大豆增产10.4%,比4年连作大豆极显著增产26.7%;玉米茬3年连作大豆比4年连作大豆显著增产14.7%。与4年连作大豆相比,苜蓿茬和玉米茬连作3年大豆的株高分别增加16.6 cm和14.7 cm、单株粒重分别增加7.0 g和3.7 g,差异均达极显著;苜蓿茬和玉米茬处理间的株高、单株粒重差异不显著。4年连作大豆的病粒率分别比苜蓿茬和玉米茬3年连作大豆的病粒率高4.54%和6.74%,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苜蓿茬、玉米茬处理间的病粒率差异不显著。三个茬口处理之间大豆虫食粒率差异不显著。可见,对于连作大豆,苜蓿茬口优于玉米茬口和大豆茬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连作 苜蓿茬 玉米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主要绿肥品种肥料价值和饲料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于凤芝 曹卫东 +5 位作者 高同彬 王晓军 宿庆瑞 张久明 杨军 周高飞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9-72,共4页
通过对不同绿肥植物地上绿色体产量及植株鲜样氮、磷、钾、粗脂肪、粗纤维等养分的测定,对不同绿肥品种的肥料价值和饲料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各绿肥品种株高和地上绿色体还田量的顺序是禾本科>苋科>菊科>豆科>... 通过对不同绿肥植物地上绿色体产量及植株鲜样氮、磷、钾、粗脂肪、粗纤维等养分的测定,对不同绿肥品种的肥料价值和饲料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各绿肥品种株高和地上绿色体还田量的顺序是禾本科>苋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其中禾本科的苏丹草最高,为109.5 t/hm2,肥料和饲料价值植株含量最高的是豆科的紫花苜蓿,其中阿尔冈金植株含氮0.77%,粗蛋白质4.82%,粗脂肪0.42%。红苋R104植株钾含量为供试绿肥品种之首,高达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肥料价值 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春小麦对钾素营养的反应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玉影 金继运 +3 位作者 刘双全 黄绍文 何萍 房开起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选有代表性的三个春小麦品种,采用砂培和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品种春小麦对钾素营养的反应,根据不同品种小麦在相同和不同供钾水平下植株生物学特性和需钾情况,明确不同品种小麦对钾素营养反应类型。研究发现,优质强筋小麦龙麦26为钾肥... 选有代表性的三个春小麦品种,采用砂培和田间实验方法研究不同品种春小麦对钾素营养的反应,根据不同品种小麦在相同和不同供钾水平下植株生物学特性和需钾情况,明确不同品种小麦对钾素营养反应类型。研究发现,优质强筋小麦龙麦26为钾肥敏感型品种,新克旱9为耐低钾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钾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堆肥过程中氮素物质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3
4
作者 赵秋 张明怡 +2 位作者 刘颖 吴迪 杨思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58-60,共3页
猪粪、稻草、菌剂混合堆肥与单纯猪粪堆肥对比试验,定量化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不同阶段各种形态氮素转化和氮素损失途径。结果表明,在猪粪中添加稻草和菌剂堆肥,全氮损失减少,损失量为38%,其中氨态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80%,有机氮损失占氮总... 猪粪、稻草、菌剂混合堆肥与单纯猪粪堆肥对比试验,定量化研究了堆肥过程中不同阶段各种形态氮素转化和氮素损失途径。结果表明,在猪粪中添加稻草和菌剂堆肥,全氮损失减少,损失量为38%,其中氨态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80%,有机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21%;而单纯猪粪堆肥其氮素损失78%,其中氨态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38%,有机氮损失占氮总损失量59%。堆肥过程中主要是氨态氮和有机氮的变化,硝态氮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绿肥品种综合利用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晓军 于凤芝 +4 位作者 宿庆瑞 张久明 杨军 周高飞 张晓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6期55-57,共3页
比较了不同绿肥植物地上绿色体产量及肥料和饲料价值。结果表明:供试绿肥品种的地上绿色体还田量高低顺序是禾本科>苋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肥料价值和饲料价值高低顺序是豆科>苋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
关键词 绿肥 肥料价值 饲料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薛庆喜 宦立海 +3 位作者 张玉春 宫学凯 杨军 陈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6年第6期20-22,60,共4页
2004年在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龙镇第一副食品生产基地开展了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茬和玉米茬上重茬2年大豆的产量和3年连作大豆产量分别为2 359.52、247.0和2 052.0 kg/hm2;以苜蓿茬... 2004年在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龙镇第一副食品生产基地开展了作物茬口对重茬和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苜蓿茬和玉米茬上重茬2年大豆的产量和3年连作大豆产量分别为2 359.52、247.0和2 052.0 kg/hm2;以苜蓿茬上重茬大豆产量为最高,分别比玉米茬上重茬大豆产量高112.5 kg/hm2、增产5.0%、差异不显著,比3年连作大豆产量高307.5kg/hm2、显著增产14.99%;玉米茬上重茬大豆产量比3年连作大豆产量高195.0 kg/hm2、增产9.5%、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大豆重茬和连作 苜蓿茬 玉米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和毛苕子间种轮作对土壤水分及硬度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匡恩俊 宿庆瑞 +3 位作者 迟凤琴 张久明 巴国民 赵瑞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3期21-23,共3页
为探讨玉米与绿肥作物间种轮作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对玉米与毛苕子的间种轮作模式进行试验以明确间种绿肥作物并翻压绿肥对土壤水分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25日3个模式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4.9%~17.5%;20~60cm土层土壤含水... 为探讨玉米与绿肥作物间种轮作后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对玉米与毛苕子的间种轮作模式进行试验以明确间种绿肥作物并翻压绿肥对土壤水分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25日3个模式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4.9%~17.5%;2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在18.5%~23.0%;7月27日0~60cm土层以模式一土壤平均含水量最低,为14.1%,模式二的为14.8%,模式三的最高,为16.2%;9月25日,0~60cm土层土壤平均含水量达到了25%左右。模式一和模式二0~30cm土层的土壤硬度均小于不种绿肥的模式三。说明玉米、绿肥作物间种并翻压绿肥能够很好地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提升土壤自身的蓄水保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种 绿肥 硬度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化土壤保护性耕作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同彬 祖伟 《土壤与作物》 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
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水的利用率、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是发展旱地农业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试验以沈阳军区富裕农副业基地和老莱农副业基地为平台,采用深松耕作措施打破土壤犁底层,结果如下:深松地块与不深松地块相比,... 增加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水的利用率、增加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是发展旱地农业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试验以沈阳军区富裕农副业基地和老莱农副业基地为平台,采用深松耕作措施打破土壤犁底层,结果如下:深松地块与不深松地块相比,表现出明显的抗旱优势,0~20cm土壤含水量高3.47%~4.03%,产量增加4.82%~8.54%;大豆平播密植与其它垄作比,土壤含水量高5.45%~6.76%,增产12.7%;秸秆覆盖还田,可使0~20cm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20.5%,土壤有机质增加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黑土全量养分空间变异分析——以方正县德善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久明 迟凤琴 +1 位作者 杨思平 宿庆瑞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52-55,共4页
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村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空间变异状况。采集土壤表层0-20 cm土样51个,面积约50 hm^2。经常规化验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变异系数〈0.1为弱变异,全氮、全磷... 利用地统计学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哈尔滨市方正县德善村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空间变异状况。采集土壤表层0-20 cm土样51个,面积约50 hm^2。经常规化验分析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变异系数〈0.1为弱变异,全氮、全磷、全钾在0.1-0.9为中等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全磷和全钾理论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机质和全氮的C0/(C0+C)分别为8.3%、8.9%,说明这两种养分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全磷、全钾的C0/(C0+C)分别为49.6%、49.9%,具有中等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异质性 黑土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黑钙土改良培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晓军 于凤芝 +3 位作者 高同彬 周光明 杨思平 周高飞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0期261-262,共2页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旱时板结僵硬、涝时粘朽、蓄水保墒能力下降的现状,开展了碳酸盐黑钙土改良培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等技术可明显改善碳酸盐黑钙土的物理性质,提高玉米产量。各处理较当地... 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土壤旱时板结僵硬、涝时粘朽、蓄水保墒能力下降的现状,开展了碳酸盐黑钙土改良培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优化施肥等技术可明显改善碳酸盐黑钙土的物理性质,提高玉米产量。各处理较当地常规施肥田间持水量增加3.2%~8.1%,土壤孔隙度增加7.4%~11.3%,土壤容重降低0.07~0.10 g/cm3,玉米产量增加199.9~2 135.8 kg/hm2。增施有机肥对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最好,增施有机肥和优化施肥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优化施肥 土壤改良 碳酸盐黑钙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绿色大豆种植机械化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瑞广 刘乃权 刘岩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6期24-24,共1页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采用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绿色大豆种植机械化能够提高我国农业方面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传统模式改为健康绿色农业种植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采用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种植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绿色大豆种植机械化能够提高我国农业方面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由传统模式改为健康绿色农业种植模式,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并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大豆 种植机械化 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春小麦复种绿肥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军 孔庆华 +1 位作者 于凤芝 王洪东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8期95-96,共2页
针对黑龙江省小麦种植现状,开展了麦后复种绿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麦后复种的绿肥品种为土库曼毛苕子、中豌6号豌豆和荷兰豆。小麦复种绿肥作物翻压后,能够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可以增大小麦的叶面... 针对黑龙江省小麦种植现状,开展了麦后复种绿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从供试品种中筛选出适合黑龙江省麦后复种的绿肥品种为土库曼毛苕子、中豌6号豌豆和荷兰豆。小麦复种绿肥作物翻压后,能够改善小麦的生长环境,可以增大小麦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延长小麦叶片的光合功能时间,为小麦籽粒的发育提供较充分的光合产物。可提高小麦产量,增产率达8.86%~9.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绿肥 复种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养分变异与大豆分区施肥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李玉影 韩晓日 +2 位作者 刘双全 李卫孝 程海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29,33,共4页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沈阳军区通北一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硼和锌含量较低。土壤中有机质、N、P、K、S... 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沈阳军区通北一场土壤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区施肥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产区黑土养分含量比较丰富,氮、磷、钾含量较高,硼和锌含量较低。土壤中有机质、N、P、K、S、B、Zn等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变异性。土壤养分偏斜程度与土壤养分变异系数之间存在较密切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57。大豆分区平衡施肥取得了显著效果,较习惯施肥平均增产243 kg/hm2,增产12.1%,增收696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分区施肥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黑土磷素积累及有效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宝库 张喜林 +3 位作者 李世龙 丛喜波 赵瑞广 张迅甫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年第4期5-8,共4页
通过黑土长期定位试验,查明了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磷素积累及有效性。长期不施肥,土壤全磷下降37.4%,速效磷下降了60%;长期施用磷肥土壤全磷增加53.9%~65.7%,速效磷增加6~15倍。积累在土壤中的磷素具有生物有效性。
关键词 长期施肥 黑土 土壤磷素 积累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宇 《中国马铃薯》 201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辽宁省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运输、较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使得辽宁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本文简要阐述了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薯质量不合格、加工... 辽宁省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运输、较高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使得辽宁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环境优势。本文简要阐述了辽宁省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品种结构不合理、种薯质量不合格、加工企业少、科技与资金投入不足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品种选择、确保种薯质量;合理完善种植结构、平衡发展;形成有效产业链条、重视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政府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业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机械化条件下的精准农业工程实践 被引量:1
16
作者 齐明 宋良图 +1 位作者 齐清文 蒙继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14年第8期64-65,共2页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近几年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大马力农业机械,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发展规模化大农业的基础。但目前东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大马力机械的同时并没有引进或建立一套相...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主产区,近几年通过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大马力农业机械,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奠定了发展规模化大农业的基础。但目前东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引进国际上先进的大马力机械的同时并没有引进或建立一套相应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当前的农业生产依然施行的是机械化条件下的粗放管理模式。如何发展精准农业,发挥大马力机械的优势,是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生产 东北地区 精准农业 工程实践 农业技术体系 粮食主产区 大马力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施肥是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丹 朱乃德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8年第3期39-40,共2页
平衡施肥是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魏丹朱乃德(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美国学者Jackson1980年提出持续农业的概念,其内容系指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稳固的农业体系来支持人类的发展[1]。它... 平衡施肥是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魏丹朱乃德(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沈阳军区直属农场局美国学者Jackson1980年提出持续农业的概念,其内容系指建立一个全球范围内稳固的农业体系来支持人类的发展[1]。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的概念,其最终目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平衡施肥 持续发展 综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