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科手术中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1 位作者 董卫东 赵江琪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声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总结1995年前病例24例,1995年后92例。1995年后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ATP80... 目的观察电钻性能的改善、缩短电钻噪声暴露时间和药物干预对电钻噪声所致内耳声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总结1995年前病例24例,1995年后92例。1995年后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4例,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ATP80mg/d和辅酶A100u/d静脉滴注,阿米三嗪30mg、萝巴新10mg(都可喜1片)2次/d口服,持续一周。将对照组分别与1995年前病例和1995年后同期病例中的治疗组比较。结果1995年前和1995年后的对照组4kHz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分别为18.96±3.22dB和16.02±4.62dB,差异显著;平均骨导听力损失大于15dB的发生率分别为33.3%(8/24例)和11.4%(5/44例),差异显著。1995年后病例的对照组和治疗组间的比较表明,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程度对照组明显重于治疗组;2、4kHz和平均骨导听力下降大于15dB的例数在对照组显著多于治疗组。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电钻、尽量使用高转速、缩短电钻使用时间以及电钻噪声暴露后及时给予药物干预治疗可以显著的减轻术后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治疗组 骨导 声损伤 术后 内耳 常规治疗 药物干预 听力下降 耳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石洪金 李树华 +1 位作者 吴大海 李楠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8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常规进行病史采集、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对部分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录像,单盲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其与咽鼓管咽口的关系。...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儿童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58例住院手术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均常规进行病史采集、鼻咽侧位片、声导抗检查;对部分患儿进行鼻内镜检查录像,单盲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其与咽鼓管咽口的关系。统计分析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258病例中经声导抗检查证实合并分泌性中耳炎者108例(41.9%),而病史中有明确听力减退主诉者仅27例(10.5%);对合并和未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的相关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发现,患儿性别、病程长短、腭扁桃体大小等因素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无明显影响,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者发生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性大,多元回归分析证明其中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腺样体与咽鼓管园枕或咽口关系密切程度。结论有必要对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常规进行听力学检查,以确认或除外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低龄患儿、腺样体过度肥大或与咽鼓管园枕及咽口关系密切是分泌性中耳炎的促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鼻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丫啶橙-碘化丙啶双染色法观察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活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原红艳 张淑香 +1 位作者 李兴启 李树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7-378,i0004,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活性鉴别的实验观察方法。方法 采用丫啶橙-碘化丙啶(acridine orange-propidium iodide,AO/PI)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经组织培养后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活性。结果 在激发光下染色后... 目的 探讨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活性鉴别的实验观察方法。方法 采用丫啶橙-碘化丙啶(acridine orange-propidium iodide,AO/PI)双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检测经组织培养后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的活性。结果 在激发光下染色后的活细胞核是亮绿色,失活细胞核呈橙红色。当染液pH为6.5,AO浓度为0.1‰时,细胞染色不足,浓度超过1.5‰时,出现“过染”,最适染色浓度为1‰;当1‰AO的pH值低于5.0时毛细胞蒙上红晕,背景模糊,当pH值高于7.4时,不能区分死亡细胞与活细胞,pH值6.5~7.0时,染色效果最好。结论 用pH为6.8的1‰。AO、0.1‰PI染色,可清晰分辨死/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组织培养 丫啶橙 碘化丙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活性氧诱导耳蜗毛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原红艳 张淑香 +1 位作者 李兴启 李树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活性氧诱导耳蜗毛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1~5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2耳:①无血清培养基组;②0.1mmol/L H2O2组(H2O2组);③10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④1...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活性氧诱导耳蜗毛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新生1~5天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2耳:①无血清培养基组;②0.1mmol/L H2O2组(H2O2组);③10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④10mmol/L NAC+0.1mmol/L H2O2组(NAC+H2O2组)。分离各组动物Corti器,分别放入相应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结束后用丫啶橙(YO)/碘化丙啶(PI)双重染色技术检测并计数凋亡毛细胞。结果 NAC组耳蜗基底膜的形态结构与无血清培养基组无明显差异,未见凋亡细胞;H2O2组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出现水肿及碎裂,还有部分细胞缺失;NAC+H2O2组细胞仍保持完好形态,只见少许凋亡细胞。结论抗氧化剂NAC对外源性H2O2诱导的耳蜗毛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耳蜗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钙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树华 曹玉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 (Outerhaircells,OHCs)钙调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硫酸链霉素的拮抗效应 ,旨在深入探讨硫酸链霉素急性耳毒性和bFGF防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对豚鼠耳蜗外毛细胞 (Outerhaircells,OHCs)钙调控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硫酸链霉素的拮抗效应 ,旨在深入探讨硫酸链霉素急性耳毒性和bFGF防治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豚鼠全麻后断头活杀 ,酶 -机械法分离获得单离的OHCs。 10 μmol·L-1的Fluo 3 /AM负载 ,室温下放置 60min后用ACASUltima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LSCM ,MeridianUSA)观察各种条件下OHCs[Ca2 + ]i的变化。结果 ① 10 0mmol·L-1的高钾细胞外液和含 1nmol·L-1bFGF的正常细胞外液灌流分别导致 10 /11和 9/9个细胞的 [Ca2 + ]i升高 ,而高钾无钙细胞外液和含 1nmol·L-1bFGF的无钙细胞外液灌流则分别为 0 /7和 0 /8个细胞 [Ca2 + ]i 升高。②经 1 0mmol·L-1的硫酸链霉素处理后 ,灌流高钾细胞外液则 0 /12个细胞 [Ca2 + ]i 升高 ,灌流bFGF则为 4/8个细胞 [Ca2 + ]i 升高。③ 1nmol·L-1的bFGF作用后 ,灌流高钾细胞外液 ,OHCs[Ca2 + ]i升高的幅度较高 ,持续时间较长。④ 3组细胞均提前 1h加入 1mmol·L-1的硫酸链霉素 ,实验前 5min分别加入 0 1、1 0和 10nmol·L-1的bFGF ,灌流高钾细胞外液则分别导致 4/11、6/9和 12 /12个细胞 [Ca2 + ]i的升高。结论 bFGF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外毛细胞 细胞内钙 硫酸链霉素 耳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诱导离体大鼠耳蜗Corti器毛细胞凋亡的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原红艳 张淑香 +1 位作者 李兴启 李树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中毒后耳蜗毛细胞有无凋亡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新生1~5d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2耳):①无血清培养液组(H2O2浓度为零);②0.05mmol/LH2O2组;③0.1mmol/LH2O2组;①0.5mmol/LH2O2组。分离... 目的探讨氧自由基中毒后耳蜗毛细胞有无凋亡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用新生1~5d龄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12耳):①无血清培养液组(H2O2浓度为零);②0.05mmol/LH2O2组;③0.1mmol/LH2O2组;①0.5mmol/LH2O2组。分离Cord器,并用尖刀按顶回、中回、底回将其分为3段,分别放人相应浓度的H2O2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结束后用丫啶橙/碘化丙啶双重染色技术检测并计数凋亡的毛细胞。结果不同浓度H2O2组均检测到凋亡毛细胞,外毛细胞(OHC)是H2O2攻击的主要靶细胞,而支持细胞无凋亡。底回毛细胞损伤明显重于顶回和中回,各回外毛细胞损伤明显高于内毛细胞;随H2O2浓度增加,各回凋亡细胞增加。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外源性H2O2可直接诱导离体培养大鼠耳蜗Corti器毛细胞凋亡。支持细胞无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H2O2 耳蜗 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的耳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树华 韩东一 +1 位作者 杨伟炎 姜泗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毒性机理 耳蜗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树华 曲胜 +5 位作者 董莘 石洪金 董卫东 赵海涛 王桂茹 于永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47-450,共4页
目的 :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 ,为临床服务。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男 1 1 5、女 1 1 0 ) ,采用PhilipsTomoscanAVExpanderE1螺旋CT ,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 目的 :确定正常人的上呼吸道CT扫描下各平面的横截面积、径线长度以及咽壁厚度 ,为临床服务。方法 :无明显睡眠呼吸疾病史的成年人 (男 1 1 5、女 1 1 0 ) ,采用PhilipsTomoscanAVExpanderE1螺旋CT ,对鼻咽顶部到声门之间的区域进行连续扫描 ,测量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的气道横截面积、失状径、冠状径、咽侧壁和咽后壁软组织厚度 ,以单侧 95 %可信区间确定各测量指标的参考值。结果 :在上呼吸道各个扫描平面 ,绝大多数气道的形状均为横椭圆形 ,冠状径大于失状径 ,在软腭后区、悬雍垂后区、舌后区和会厌后区中 ,失状径大于冠状径者分别占总人数的 3 .1 1 %、1 0 .67%、0 .8%和0 %。各年龄组间比较 ,绝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不显著 ,男子组和女子组间比较 ,除软腭后区外 ,大多数测量指标差异显著。故分别制定了男、女各测量指标的正常范围。结论 :成人上呼吸道CT测量以及正常范围的确定为临床判定OSAS患者上呼吸道解剖性狭窄的部位提供了客观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气道 解剖学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呼吸道狭窄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CD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原因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安科 董卫东 +1 位作者 王桂茹 唐胜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 分析与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原因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喉镜检查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疗确定 78例患者的声嘶原因。从插管操作者技术水平、患者插管条件、年龄、留管时间及手术类别等方面探讨这些原因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目的 分析与气管插管后持续性声嘶原因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喉镜检查和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治疗确定 78例患者的声嘶原因。从插管操作者技术水平、患者插管条件、年龄、留管时间及手术类别等方面探讨这些原因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71例声嘶原因为杓状软骨脱位 (91.0 3 % ) ,5例单侧声带麻痹 (6.41% ) ,2例喉内肉芽肿形成 (2 .65% )。声嘶发生在各年龄段所占比率无明显差别 ;留管时间 >12h的患者占全部声嘶患者17.95% ;心胸手术后声嘶占全部声嘶患者的 84.62 % ;与插管操作者技术或患者插管条件有关者占 76.64%。结论 插管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嘶哑 气管插管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PHBHH多孔材料喉支架的制备与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安科 胡平 +3 位作者 李万同 孟庆延 陈伟 唐维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8-561,共4页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多孔生物材料喉支架形态塑形物的制备技术,体外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探寻软骨组织工程适宜生物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型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 目的探索组织工程多孔生物材料喉支架形态塑形物的制备技术,体外观察其细胞相容性,为进一步探寻软骨组织工程适宜生物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新型生物材料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HBHH,M=60万]为原料,氯化钠盐粒为致孔剂,采用溶剂浇铸、模压成形和颗粒滤沥技术制备多孔PHBHH喉支架形态塑形物,以乙醇置换法测定其孔隙率,负载软骨细胞后体外共同培养,通过大体形态、扫描电镜观察材料模压成形效果、材料孔隙连续性及其与软骨细胞粘附、分布和生长情况。结果模压成形的组织工程PHBHH材料塑形物类似喉支架形态,滤沥除盐后整体结构呈多孔海绵状,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孔隙率达92%±2%,孔隙间连续性好,软骨细胞与材料粘附、生长及孔隙内分布状况良好,基质分泌旺盛。结论以溶剂浇铸、模压成形和颗粒滤沥技术可制备出支撑度和孔隙率适宜的PHBHH组织工程多孔材料的喉支架,其材料与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聚羟基丁酸酯与聚羟基己酸酯共聚物 软骨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舌动脉CT成像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4 位作者 吴大海 暴继敏 杨本强 董卫东 吴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间舌动脉CT血管成像(CTA)特点,为临床中线舌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93例OSAHS患者进行舌咽区上呼吸道CT扫描和舌动脉CTA成像测量,比较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组各项测量...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间舌动脉CT血管成像(CTA)特点,为临床中线舌部分切除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93例OSAHS患者进行舌咽区上呼吸道CT扫描和舌动脉CTA成像测量,比较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组各项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4组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间年龄、AHI、LSaO2和舌宽无明显差别,但BMI、舌后区呼吸道截面积、舌宽、舌长和舌厚度存在明显差别。4组间舌动脉长度(mm)分别为93.6±15.84、95.9±16.39、99.6±15.19、110.0±12.16;舌盲孔区舌动脉深度(mm)分别为27.4±5.81、27.3±4.28、28.0±4.43、31.2±6.38;舌动脉间距(mm)分别为21.7±3.57、23.1±4.90、22.8±5.53、25.6±4.60,组间差异均显著。舌动脉深度和间距分别与舌厚和舌宽显著相关。结论不同舌腭关系分型的OSAHS患者间舌动脉走行和测量参数存在明显差别,差别的原因与舌体肥厚等解剖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舌切除术 舌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突聋的听力学定位诊断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树华 陶昆耀 +2 位作者 付敏 许德珠 邹美荣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4-25,共2页
本文采用阈上听力测验、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技术对特发性突聋47例(52耳)进行听力学定位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耳蜗性病变30耳(57.69%),蜗后病变20耳(38.46%),耳蜗及蜗后联合病变2耳(3.85%)。眩... 本文采用阈上听力测验、耳蜗电图、听性脑干反应技术对特发性突聋47例(52耳)进行听力学定位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耳蜗性病变30耳(57.69%),蜗后病变20耳(38.46%),耳蜗及蜗后联合病变2耳(3.85%)。眩晕、听力障碍、听力图形、发病情况与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伴否耳鸣及耳鸣音调高低与病变部位无明显关系,但如耳鸣为多种声音混杂者则蜗后病变可能性极大。听力损失较重者蜗后病变所占比例较高。阈上听力测验中音衰变试验(TDT)可靠性较高,而ABLB、SISI准确率低,实用价值不大。蜗后病变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突聋 听力学 定位诊断 耳蜗电图 听性脑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异常的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晓霞 翟曜耀 于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7-490,49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评估CFS患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异常的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71例右利手儿童,包... 目的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评估CFS患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异常的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71例右利手儿童,包括35例CFS患儿及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IVA-CPT及DTI扫描。所有受试者接受IVACPT,分别记录听觉反应控制力商数(A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视觉反应控制力商数(VRCQ)、视觉注意力商数(VAQ)、综合反应控制力商数(FRCQ)及综合注意力商数(FAQ)。DTI扫描采用Philips 3.0T MR,应用功能MRI软件库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基于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脑白质FA值。结果 CFS患儿的FAQ(91.07±8.49比99.52±10.09,P=0.0009)、VRCQ(97.00±8.86比106.19±8.35,P=0.0001)和VAQ(92.57±7.06比101.67±8.03,P=0.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S儿童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异常减低,其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为视觉注意力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征 慢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心理学试验 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 脑白质 各向异性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室成形术后骨导听力改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树华 王希军 +5 位作者 赵江琪 宋媛 邹连贵 王桂茹 董卫东 吴岚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48-149,共2页
对121耳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比较患耳之骨导听力改变。结果表明:所有病例术后骨导听阈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手术范围及复杂程度的增加,骨导听阈升高显著,0.25~4kHz平均听阈升高数值,在鼓膜修补组(... 对121耳鼓室成形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时比较患耳之骨导听力改变。结果表明:所有病例术后骨导听阈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随手术范围及复杂程度的增加,骨导听阈升高显著,0.25~4kHz平均听阈升高数值,在鼓膜修补组(Ⅰ组)、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Ⅱ组)和电钻下联合进路胆脂瘤清除+鼓膜修补+听骨链重建组(Ⅲ组)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三组间平均骨导听阈升高大于15dB者所占比例依次有所升高,其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Ⅰ、Ⅱ组骨导听阈升高无频率差异,Ⅲ组骨导听阈升高各频率不均衡,以4kHz骨导听阈的升高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骨导听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