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的构成及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侯晓娜 丁雪松 +1 位作者 付伟昕 杨婧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 3年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多数 ,但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也有增加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 目的 :探讨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 3年间住院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多数 ,但葡萄球菌、肠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也有增加趋势。结论 :医院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阳性菌也有上升趋势 ,应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住院患者 临床分离菌 构成 耐药性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护理角度提高检验质量的分析前变异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孟冬娅 薛文成 胡晓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3期48-49,共2页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随着检验自动分析仪器的应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分析变异相对减小,从而使患者准备和标本收集所引起的分析前变异显得尤为常见和突出,而且由此引起的误差常常...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可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随着检验自动分析仪器的应用,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分析变异相对减小,从而使患者准备和标本收集所引起的分析前变异显得尤为常见和突出,而且由此引起的误差常常难以发现和更正[1].本文就从护理角度度对常见的分析前变异的原因分析如下,以便于临床借鉴并引为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检验质量 分析前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病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万楠 王璐 孟冬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1-753,共3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的流行趋势、同源性以及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6-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ICU病区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病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a)的流行趋势、同源性以及耐药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2008年6-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ICU病区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出的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14株。采用K-B法检测其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等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使用GelCompar 6.3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MDR-Aba进行分型;采用PCR方法扩增部分耐药基因并进行测序比对。结果 14株菌株在体外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喏酮类12种抗生素均呈高水平耐药,大部分菌株对米诺环素敏感,部分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4株MDR-Aba菌株均为同一基因型,来源相同,分为A1(10株)和A2(4株)两种亚型。PCR扩增结果显示,14株MDR-Aba菌株均携带blaOXA-23-like、blaOXA-51-like和IntⅠ基因。结论所收集的14株MDR-Aba菌株均属同一基因型,其耐药性可能与blaOXA-51-likeb、laOXA-23-like和IntⅠ等耐药基因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药性 细菌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郑伟 杨智 +2 位作者 安殿梅 孟冬娅 胡晓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9-72,76,共5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检测脑血管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血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应用TaqMan实时PCR技术检测各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脑血管病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脑梗死组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出血组(P<0.01)。与之相反,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血管病组的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Hcy水平呈负相关(r1=-0.80,r2=-0.83)。脑血管病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和T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MTHFR C677T的TT型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CT型和CC型(P<0.01)。但CT型和CC型的血清Hcy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MTHFR C677T基因突变及低水平的叶酸和维生素B12是引起血清Hcy水平升高的遗传和营养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脑血管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活化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左巍 马东初 +4 位作者 刘永海 左伟 陈红 杨志蕃 王丽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8-349,共2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所处的不同状态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标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进行研究。结果①LN患者CD3+CD4+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下降,CD3+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高,CD3+...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所处的不同状态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标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进行研究。结果①LN患者CD3+CD4+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下降,CD3+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高,CD3+CD4+/CD3+CD8+的比例∨1(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②LN患者CD45RA+细胞、CD4+CD45RA+细胞、CD4+CD45RO+细胞和CD4+HLA-DR+细胞的百分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01), HLA-DR+细胞、CD3+HLA-DR+细胞、CD19+HLA-DR+细胞和CD19+CD43+细胞的百分率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或P∨0.01)。结论LN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与淋巴细胞活化状态及其亚群之间的平衡失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淋巴细胞亚群 活化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9
6
作者 闻勤生 孟冬娅 胡晓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7株解脲脲原体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孟冬娅 何莉 +1 位作者 陈渝宁 郑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了解本院2004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对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药敏一体化的方法,监测9种抗菌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结果857份... 目的了解本院2004年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状况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方法对我院妇科、皮肤科送检的泌尿生殖道分泌物采用培养、药敏一体化的方法,监测9种抗菌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抑制作用。结果857份送检标本中检出解脲脲原体369株,检出率为43.1%;总体耐药率4.6%~43.6%,其中喹诺酮类耐药率最高,多西环素、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解脲脲原体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之有良好作用,其次为克拉霉素、交沙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羟基磷灰石涂层镁合金生物学毒性及相容性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秦海明 陈渝宁 +2 位作者 宋福林 崔彤 管仁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4-306,共3页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两种合金Mg-4.0Zn-0.5Sr(Wt.%)和Mg-4.0Zn-1.5Sr(Wt.%)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先制备HA涂层Mg-4.0Zn-0.5Sr和Mg-4.0Zn-1.5Sr两种合金,再进行浸提液的制备、测定其镁离子浓度、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 目的评价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两种合金Mg-4.0Zn-0.5Sr(Wt.%)和Mg-4.0Zn-1.5Sr(Wt.%)的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先制备HA涂层Mg-4.0Zn-0.5Sr和Mg-4.0Zn-1.5Sr两种合金,再进行浸提液的制备、测定其镁离子浓度、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测定MTT细胞活力及溶血率。结果 Mg-4.0Zn-1.5Sr合金浸提液的pH值高于Mg-4.0Zn-0.5Sr合金(P<0.05),但镁离子浓度低于Mg-4.0Zn-0.5Sr合金(P<0.05),相对增殖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溶血率低于Mg-4.0Zn-0.5Sr合金(P<0.05)。24、48、72 h培养后,对L929细胞的计数显示,两合金组细胞数量减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g-4.0Zn-0.5Sr和Mg-4.0Zn-1.5Sr两种镁合金无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较好,有进一步研究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生物学 毒性 相容性 羟基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胆红素氧化酶菌种筛选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淑贤 苏风岩 +7 位作者 王竹 李维光 张惠文 王显明 刘学成 宋风茹 罗军 苏跃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6-19,共4页
选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菌种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r oriclum,简称MTR89—403。此菌产酶最适培养基:40—80%的马铃薯浸出液100ml、葡萄糖1g,pH6.0。培养条件:50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基,在27℃、200rpm旋转摇床培养84h,得到的最高... 选出一株产胆红素氧化酶的菌种露湿漆斑菌—Myrotheciumr oriclum,简称MTR89—403。此菌产酶最适培养基:40—80%的马铃薯浸出液100ml、葡萄糖1g,pH6.0。培养条件:50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基,在27℃、200rpm旋转摇床培养84h,得到的最高酶活为1300u/L,比活为12.3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氧化酶 露湿漆斑菌 菌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率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左巍 马东初 +3 位作者 左伟 关欣 陈红 赵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细胞的膜抗原双标记染色法及ELISA,对60例LN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活动期LN...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淋巴细胞的膜抗原双标记染色法及ELISA,对60例LN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较,活动期LN患者的CD3+CD4+细胞的比率(A组:伴肾病综合征者)为(l6.3 ±7.9)%,B组(不伴肾病综合征者)为(20.8±10.1)%]和CD16++CD56+细胞的比率[A组为(8.6±5.7)%,B组为(15.2±6.2)%明显减少;CD3+ CD8+”细胞的比率[A组为(48.3±10.7)%,B组为(35.9±9.8)%]明显增高;CD3+ CD4+ /CD3+ CD8+细胞的比值<1(A组为0.43±0.21,B组为0.87±0.25),且A组与8组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②与活动期LN患者相比较,治疗后处于稳定期的 LN患者 CD3+CD4+细胞的比率卜组为(28.8±8.l)%,B组为(32.8± 7.l)%]和 CD16++CD56+细胞的比率[A组为(18.9 ± 12.5)%,B组为(24.0±8. 9)%,以及 CD3+CD4+/CD3+CD8+细胞的比值(A组为 0.97±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易感和抵抗小鼠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特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伟 刘军 +3 位作者 冯辉 韩路 武静静 曹雅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C)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P.y17XL感染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磁珠分选、纯化DCs并体外培养;ELISA方法... 目的探讨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y17XL)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C)调控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相关机制。方法用P.y17XL感染BALB/c和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感染前和感染后3和5d制备脾细胞悬液,磁珠分选、纯化DCs并体外培养;ELISA方法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IL-10和TGF-β1的水平。结果DBA/2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的水平在感染后3~5d明显升高,与感染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ALB/c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2p40的水平始终未见明显升高;两种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在感染后3~5d均明显升高,但BALB/c小鼠DCs培养上清中IL-10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DBA/2小鼠。结论P.y17XL感染早期,BALB/c和DBA/2小鼠在DCs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 Th1细胞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CRP和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2
作者 沈林 胡晓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77-79,共3页
探讨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Liatest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23例及对照组60例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肺炎支... 探讨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CR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Liatest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123例及对照组60例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RP和D-二聚体可以作为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体内炎症反应和血液高凝状态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CRP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HRM方法快速鉴定布鲁氏菌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梁雪妮 崔步云 +4 位作者 毛玲玲 任微 于静波 薛文成 孟冬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快速地鉴定布鲁氏菌菌种及生物分型的PCR-HRM(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参考文献合成6对基因扩增引物(1对布鲁氏菌属特异引物,5对种间特异引物),应用PCR-HRM方法鉴定布鲁氏菌属6个种19个...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准确、快速地鉴定布鲁氏菌菌种及生物分型的PCR-HRM(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方法根据目的基因序列,参考文献合成6对基因扩增引物(1对布鲁氏菌属特异引物,5对种间特异引物),应用PCR-HRM方法鉴定布鲁氏菌属6个种19个生物型的标准菌株,并初步应用到临床分离的35株布鲁氏菌中。结果采用布鲁氏菌属特异引物(Bspp),6个种19个生物型的标准菌株均扩增出同样形状的溶解曲线,与其它对照菌株的曲线不同;采用5对种特异引物,6个种的标准菌株均有特征性PCR-HRM曲线;临床分离的35株布鲁氏菌的PCR-HRM曲线与羊种布鲁氏菌标准菌株的一致。结论该研究采用的PCR-HRM分析方法,获得了布鲁氏菌属及6个种标准菌株的不同曲线图,可准确鉴定临床分离的羊种布鲁氏菌,可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疑似布鲁氏菌感染的初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分子鉴定 高分辨溶解分析(PCR-H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在肺癌诊治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文成 赵斌 +2 位作者 郭大文 罗军 孟冬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00-501,50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肺癌诊断、疗效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 30例正常体检者、2 9例接受放、化疗的肺癌患者、34例肺炎患者和 96例肺癌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 1~ 2周静脉血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浓度。 结...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肺癌诊断、疗效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 30例正常体检者、2 9例接受放、化疗的肺癌患者、34例肺炎患者和 96例肺癌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 1~ 2周静脉血 ,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VEGF浓度。 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VEGF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二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 ,肺炎患者血清VEGF浓度虽也有一定的升高 ,但较之肺癌组低 ,二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肺癌术后血清VEGF浓度升高的患者在短期内易发生癌转移 (12 / 2 1,P <0 .0 1)。放疗可以刺激肿瘤细胞表达和分泌VEGF ,故患者接受放疗后 6 0天血清VEGF浓度较放疗前明显增高 ,肿瘤易复发转移。肺癌患者血红蛋白含量与血清VEGF水平也有密切关系。 结论 :检测血清VEGF浓度在肺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但需和肺炎等疾病鉴别。血清VEGF在指导临床医师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癌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肾间质肥大细胞浸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左巍 刘亚革 +2 位作者 张晓晨 左伟 赵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546,共2页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在IgA肾病患者肾间质中的分布及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及MC特异酶(即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中的MC进行了观察。结果⑴肾脏皮、髓质均可见...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MC在IgA肾病患者肾间质中的分布及与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甲苯胺蓝特殊染色法及MC特异酶(即类胰蛋白酶,tryptase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2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标本中的MC进行了观察。结果⑴肾脏皮、髓质均可见到MC多见于纤维化区域、血管周围、萎缩或扩张小管周围及肾小球周围。⑵系膜细胞的增殖程度与MC数无关而随着IgA肾病患者MC的数增加间质纤维化加重差异显著(P<0.025)。结论IgA肾病患者的肾间质中存在MC并与肾间质的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肾间质 肾小球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应答中的作用地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伟 刘军 +3 位作者 韩路 冯辉 孟红蕊 曹雅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7-629,635,共4页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活化中的作用地位。方法用P.y17XL感染易感的BALB/c和抵抗的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制... 目的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早期,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活化中的作用地位。方法用P.y17XL感染易感的BALB/c和抵抗的DBA/2小鼠,计数红细胞感染率;制备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d、5d小鼠脾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两种小鼠感染不同时间脾细胞悬液中细胞内表达TLR9(Toll like receptor 9,TLR9)的DCs和细胞表面表达TLR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DCs的百分含量。结果两种小鼠脾DCs细胞内TLR9的表达水平均于感染后第3d开始明显升高(P<0.01),在第5d达到最高水平(P<0.01),但两种小鼠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种小鼠DCs表面TLR4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P.y17XL感染早期,TLR9可能是介导DCs活化的模式识别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约氏疟原虫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败血症基因芯片的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健 赵雨杰 +1 位作者 秦海明 侯伟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1-402,共2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诊断识别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目的.方法:从细菌体内提取总DNA分子,然后进行16SrDNA PCR扩增,最后完成基因芯片的制备.结果:11种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产物为308bp,与设计相符合.此PCR扩增产物与所制作...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诊断识别败血症的致病菌种类,达到快速准确诊断目的.方法:从细菌体内提取总DNA分子,然后进行16SrDNA PCR扩增,最后完成基因芯片的制备.结果:11种标准菌株进行PCR扩增产物为308bp,与设计相符合.此PCR扩增产物与所制作的芯片进行杂交,结果显示致病菌DNA只与相应的检测探针杂交.结论:基因芯片对败血症致病菌实现高通量、并行检测,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全部结果;操作简便、快速,整个检测4~6 h即可出结果;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可以检测败血症的所有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败血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沈林 韩路 +1 位作者 郑伟 刘立旻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探讨目前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体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治疗的357例尿细菌培养、支原体体外培养、衣原体检测阳性的泌尿系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尿细菌培养和支原体体外培养、... 探讨目前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体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治疗的357例尿细菌培养、支原体体外培养、衣原体检测阳性的泌尿系感染患儿病原体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尿细菌培养和支原体体外培养、衣原体检测前未应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其阳性率为82.2%,而应用过抗生素的患儿其阳性率为31.8%,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检测的357例阳性标本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4.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46.2%;革兰阳性球菌占14.8%,其中肠球菌占10.9%;真菌占3.1%,支原体占4.8%,衣原体占2.5%。临床要密切关注儿童泌尿系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变迁情况,以便于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泌尿系感染 细菌 支原体 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氏疟原虫感染早期易感和抵抗小鼠树突状细胞亚群和表型的变化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静静 刘军 +6 位作者 郑伟 潘艳艳 李莹 延娟 武剑华 曹雅明 郑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AS)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亚群和表型的变化特点。方法感染易感的DBA/2和抵抗的BALB/c小鼠,制备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5、8d小鼠脾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 目的探讨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 chabaudi AS)感染早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亚群和表型的变化特点。方法感染易感的DBA/2和抵抗的BALB/c小鼠,制备感染前和感染后第3、5、8d小鼠脾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2种小鼠脾细胞悬液中髓样DCs和浆样DCs的数量以及表面表达MHC Ⅱ类分子和CD80分子的DCs的百分含量。结果 DBA/2小鼠和BALB/c小鼠分别呈现以髓样DCs和浆样DCs为主的增殖模式。2种小鼠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80分子的DCs数量在感染后3~5d明显升高,并于感染后第8d达到最高水平,然而感染后第8d,BALB/c小鼠表达MHCⅡ类分子和CD80分子的DCs的数量明显低于DBA/2小鼠。结论感染早期,DBA/2和BALB/c小鼠在DCs亚群的增殖模式、成熟表型特征性分子的表达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氏疟原虫 树突状细胞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高密度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莉 鲜尽红 +2 位作者 刘高科 杨永涛 汪正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96-899,共4页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 目的建立重组工程菌pET32a-CR1-SCR15-18/BL21(DE3)的高密度发酵工艺。方法以摇瓶发酵结果为基础,扩大至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及目的蛋白表达的因素如发酵培养基、培养温度、pH值、活化时间、诱导时间及分批补加营养物质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改良M9-CA培养基、37℃活化4 h后以0.2 mmol/L IPTG诱导表达4 h,以甘油为碳源,在生长期和诱导期分别以40 ml/h和70 ml/h的速率连续流加补料,全程滴加氨水保持培养基pH值保持在7.5,调节转速控制溶解氧在40%左右。最终菌体产量提高至40 g/L以上,CR1-SCR15-18蛋白表达率达28%以上。结论高密度发酵工艺显著提高了工程菌的产量和CR1-SCR15-18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1型受体SCR15-18 高密度发酵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