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频振幅fMRI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 被引量:18
1
作者 刘虎 范国光 +2 位作者 徐克 李焕焕 邵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59-1662,共4页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方法对1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LFF差异用双样本t检验。... 目的采用低频振幅(ALFF)方法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活动。方法对1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组)及18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扫描,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LFF差异用双样本t检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组静息状态下右侧胼胝体压部、右侧枕叶、左侧小脑后叶、左侧额上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双侧中央后回和左侧楔前叶脑区ALFF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校正)。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存在异常,ALFF有助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状态脑功能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孙玉 张楠 +3 位作者 侯洁 马向宏 王薇 杨本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MRI诊断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40例肝硬化或疑似HCC患者,收集患者的Gd-EOB-DTPA增强MRI动态三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及肝胆期(延迟20 min)和弥散加权成像(DWI)(b=50、400、1000 s/mm2)资料。2位医师协商一致根据有、无肝胆期图像分别作出诊断及信心评分。以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断为标准评价HCC诊断准确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40例患者共检出42个HCC病灶和37个肝硬化结节。HCC和肝硬化结节在肝胆期和DWI序列中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4.503、67.855,P值均<0.001)。HCC和肝硬化结节在b=400 s/mm2和b=1000 s/mm2DWI序列时的表观扩散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2.75、75.36,P值均<0.001)。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以及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的诊断信心评分依次为(3.260±0.521)分和(4.620±0.6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7,P<0.001)。以病理和临床诊断为标准,诊断医师通过Gd-EOB-DTPA增强动态三期、动态四期(含肝胆期)两组图像,对HCC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6.19%(32/42)、95.24%(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13)。结论 Gd-EOB-DTPA MRI可提高医师对HCC的诊断准确率与信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钆塞酸二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关长群 刘剑立 +2 位作者 顾怡 李芳 郭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5-396,共2页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关长群①刘剑立②顾怡李芳郭平例1男,62岁。于1960年胸部体检行X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陈旧性病变伴钙化。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进行9次同期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左肺上叶陈...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关长群①刘剑立②顾怡李芳郭平例1男,62岁。于1960年胸部体检行X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陈旧性病变伴钙化。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进行9次同期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左肺上叶陈旧性索条状影及斑块状钙化灶(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疤痕癌 CT X线平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侯阳 董莘 +2 位作者 岳勇 吴振华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图像(SSD)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螺旋CT... 目的:通过比较螺旋CT二维图像(薄层横断面与多平面重建MPR)与三维图像(SSD)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准确性,探讨三维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8例颌面骨骨折患者行螺旋CT薄层横断面扫描、MPR及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SSD)。结果:螺旋CT三维图像对于显示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及骨折块移位的情况可提供更多信息。二维图像对于显示细微骨折及深部骨折优于三维图像。结论:二维图像是诊断颌面骨骨折的基础,三维图像可较为直观的显示骨折的全貌及空间位置关系,有较大的临床价值。二者结合是颌面骨骨折的最佳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瘤周的^1H—MRS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段阳 杨本强 +5 位作者 周丽娟 马红丽 刘文源 周姝 赖树盛 刘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 目的:探讨使用磁共振波谱(MRS)分析胶质瘤瘤周代谢物。材料与方法:回顾和分析经临床诊断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脑胶质瘤MR图像及1H-MRS资料,对瘤体水肿内外带和正常脑组织行1H-MRS分析,比较不同区域代谢物Cho、NAA、Cr的浓度和Cho/Cr、NAA/Cr、NAA/Cho的比值差异性。结果: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Cho比值分别为1.67±0.64、1.32±1.13和0.84±0.6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ho分别为13.28±3.49,15.66±8.13和16.38±7.77,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NAA分别为20.67±5.52,14.25±5.52和10.48±4.82,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脑组织、瘤周外带和内带的Cr分别为11.82±3.77,10.10±3.49和10.51±5.18,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H-MRS分析可以反映脑胶质瘤瘤周的NAA和NAA/Cho比值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新 刘振春 +3 位作者 宇光 朱鲜阳 胡为民 朱洪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 本文分析了23例共28个先天性胸内大动脉畸形的MRI,包括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缩窄和离断,主动脉瓣上狭窄,马凡氏综合征及主动脉窦瘤破裂,年龄为3~45岁。20例行心血管造影检查,22例径手术证实。除1例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房和2例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0.4cm)外,MRI均能做出诊断,敏感性为89%,与心血管造影比较,MRI敏感性92%,对于主动脉弓极度缩窄和离断的诊断MRI可弥补心血管造影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主动脉 先天性心脏缺损 诊断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管壁特征的HRMRI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连雪 杨本强 +2 位作者 王子文 徐志华 段阳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67-571,共5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HRMRI)技术研究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根据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序列分为症状组和非症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和管壁斑块情况(斑块分布、形态、信号)。结果糖尿病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46,P<0.001),症状组男性患者多于非症状组(χ~2=5.104,P=0.024)。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史、饮酒史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7例患者中有110例有斑块,前壁斑块最多。症状组上壁斑块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4.257,P=0.039),斑块表面不规则在两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87,P=0.004),症状组斑块高信号明显多于非症状组(χ~2=5.396,P=0.020)。结论 HRMRI可以评价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的管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越 梁长虹 +1 位作者 杨本强 关长群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优选应用。方法:对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以...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诊断中的优选应用。方法:对50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复杂畸形的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超声心动图以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以手术后所得到的诊断结果为对照,并计算其诊断的准确率。将三种检查方法所得到的诊断准确率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证实畸形共149处,其中心内畸形66处,心外畸形83处。多层螺旋CT(MSCT)、超声心动图(UCG)和心血管造影(CAG)对心内畸形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7.0%、100%和98.5%,三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98,P>0.05);MSCT、UCG和CAG对心外畸形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2.8%、78.3%和97.6%,MSCT和CAG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UCG(χ2=71.58,P<0.01和χ2=4.08,P<0.05),MSCT与CAG之间诊断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37,P>0.05)。MSCT与UCG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至98.7%。结论:MSCT在心外血管结构的显示上较UCG有优势,而UCG对心内结构的评价更准确;MSCT与UCG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但对显示体-肺侧支,肺血管特别是外围血管的发育,测量心脏及大动脉内压力等,目前仍需依靠有创性的心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心动图 心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减影图像的一致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段阳 马红丽 +3 位作者 丁世斌 孟繁晨 赖树盛 杨本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 目的探讨不同阅片者解读三维高分辨力增强磁共振血管减影(3DCE HR MRSI)图像的一致性。方法对35例脑转移瘤患者分别行单倍和双倍钆布醇对比剂(1.0M,15ml)3DCE HR MRI,以双倍图像减去单倍图像,得到3DCE HR MRSI。比较阅片者A、B和C(拥有不同年限读片经验)对转移病灶数目和解读时间的差异,评价其一致性。结果对于3DCE HR MRSI,阅片者A、B和C的准确率分别为96.86%(185/191)、91.62%(175/191)和98.95%(189/191),每例的平均解读时间分别为(46.00±6.34)s、(33.80±6.78)s和(32.70±5.76)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阅片者间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883~0.891)。结论不同阅片者解读3D HR CE MRSI具有较好的准确率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减影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CT、MRI诊断 被引量:7
10
作者 关长群 周丽娟 杨本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星形细胞瘤 小脑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灿灿 段阳 +3 位作者 李虹易 李延锋 杨本强 林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采用低毒性钆布醇延迟增强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3D-MPRAGE)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3D-MPRAGE序列双倍剂量延迟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分析脑转移瘤与不同分... 目的采用低毒性钆布醇延迟增强三维磁化准备快速梯度回波(3D-MPRAGE)技术分析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5例诊断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资料,采用3D-MPRAGE序列双倍剂量延迟增强扫描技术进行图像采集。分析脑转移瘤与不同分型瘤周血管的相关性,并进行两次图像评价的一致性检验。结果 25例患者共发现118个转移瘤病灶及573条瘤周血管,肿瘤大小与瘤周血管数呈正相关(r=0.75,P<0.05),Ⅰ、Ⅱ、Ⅲ型血管分别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r=0.44、0.32、0.74,P均<0.05)。对病灶数目和血管分型的两次评价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病灶数目和Ⅰ型血管数:Kappa=1;Ⅱ、Ⅲ型血管数:Kappa=0.886、0.861)。结论增强3D-MPRAGE技术可显示脑转移瘤与瘤周血管的关系,瘤周血管可分为3型,其分型与病灶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肿瘤转移 血管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BRANT动态增强MRI及其减影对乳腺癌血供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本强 段阳 陶黎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减影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进行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胸廓内、外动脉、乳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对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血管显示进行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减影成像技术在评价乳腺癌血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7例乳腺癌病人分别进行乳腺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及后处理技术,评价胸廓内、外动脉、乳腺穿支动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对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血管显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级分支和乳腺穿支动脉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健侧乳腺、患侧乳腺两组的胸廓内、外动脉的II级分支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乳腺动态增强MR后处理减影血管成像能够较好地显示乳腺癌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减影成像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 被引量:4
13
作者 齐林 吕旭阳 +1 位作者 杨本强 徐礼胜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7-1581,1592,共6页
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已用自然图像训练好的VGGNet模型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微调;其次,利用了心室内膜位于MRI图像中心处的先验信息作为选取准则来优化分割结果.将该方法对2009 ... 为了避免过拟合现象,提出了基于全卷积网络迁移学习的左心室内膜分割方法.该方法在已用自然图像训练好的VGGNet模型的基础上对参数进行微调;其次,利用了心室内膜位于MRI图像中心处的先验信息作为选取准则来优化分割结果.将该方法对2009 MICCAI数据集的45个病例进行测试,其DICE指数、APD距离和GC率分别为0. 91,1. 73 mm和97. 81%.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心脏M RI图像的左心室内膜的分割结果较好,当引入一定的先验信息后可以优化测试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内膜分割 深度学习 全卷积网络 迁移学习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n Hippel-Lindau病的CT、MRI诊断(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关长群 周丽娟 +1 位作者 杨本强 周怀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CT MRI诊断 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春 陈新 +1 位作者 朱洪峰 陆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47-349,共3页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刘振春,陈新,朱洪峰,陆军椎管内肿瘤位于哪一解剖隔间内,是髓内外,还是硬膜内外,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MRI在定位,定性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文共搜... 椎管内肿瘤的MRI诊断刘振春,陈新,朱洪峰,陆军椎管内肿瘤位于哪一解剖隔间内,是髓内外,还是硬膜内外,其鉴别诊断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MRI在定位,定性诊断椎管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本文共搜集经我院MR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NMR 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护理方法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丽娟 杨本强 孙萌萌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6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CT与病理对照分析(附1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新 刘振春 +2 位作者 张玉忠 朱洪峰 朱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4年第2期94-95,共2页
我们分析了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认为:表皮样囊肿为内层覆扁平细胞的囊性肿物,其生长方式决定了其形态特点依其所在部位而定。位于脑实质内的为球形,位于脑池的为扁圆形,位于蛛网膜下腔并长... 我们分析了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和CT表现,认为:表皮样囊肿为内层覆扁平细胞的囊性肿物,其生长方式决定了其形态特点依其所在部位而定。位于脑实质内的为球形,位于脑池的为扁圆形,位于蛛网膜下腔并长入脑实质内的为不规则形。其MRI信号变化较多,这主要取决于瘤内的成份。本文报道的其中合并出血一例,信号表现更为复杂。在诊断中强调要注意与脑膜瘤和蛛网膜囊肿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样囊肿 CT NMR 颅内肿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瘤的CT及MRI诊断(附27例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关长群 王仲秋 +2 位作者 李爱娟 郭平 刘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50-252,共3页
目的 :提高三叉神经瘤的CT、MRI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7例三叉神经瘤行CT及MRI检查。结果 :颅后窝型 12例 ,颅中窝型 6例 ,跨颅窝型 5例。位于颅中窝、颅后窝的肿瘤呈椭圆形 ;跨颅窝生长者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 目的 :提高三叉神经瘤的CT、MRI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7例三叉神经瘤行CT及MRI检查。结果 :颅后窝型 12例 ,颅中窝型 6例 ,跨颅窝型 5例。位于颅中窝、颅后窝的肿瘤呈椭圆形 ;跨颅窝生长者呈哑铃形或不规则形。CT扫描显示稍高密度区、混合密度区、囊性低密度区 ,不均匀增强或环形增强。MRI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 ,T2 WI呈不均匀高信号 ,肿瘤边缘清楚 ,有显著占位效应。结论 :CT、MRI定性诊断困难时 ,应结合临床三叉神经受损表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瘤 CT NMR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胶质瘤病的MRI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本强 吴振华 +2 位作者 周丽娟 刘文源 綦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MRI特点及其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大脑胶质瘤病的MRI所见。结果 :9例中3例手术部分切除 ,6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证实。9例大脑胶质瘤病均侵及二个以上脑叶 ,并侵及颅内深部结构。病变区...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MRI特点及其对本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大脑胶质瘤病的MRI所见。结果 :9例中3例手术部分切除 ,6例经立体定向活检证实。9例大脑胶质瘤病均侵及二个以上脑叶 ,并侵及颅内深部结构。病变区T1WI呈稍低信号 ,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 ;占位效应轻 ,注射造影剂后轻度强化或无明显强化。结论 :MRI可清楚显示大脑胶质瘤病 ,MRI与活检相结合可在病人生前做出诊断 ,MRI是诊断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灌注及病理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文源 潘诗农 +2 位作者 杨本强 吴振华 周丽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动态曲线,分析股骨头不同阶段骨髓信号强度变化的情况。处死后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早期激素性ANFH血流灌注初期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且灌注的强度逐渐下降(P<0.01)。相应的骨小梁空虚骨陷窝数逐渐增多(P<0.01)。结论:股骨头部各种细胞的脂肪变性与坏死是激素性ANFH的早期病理改变,应用快速MR动态增强技术能够检查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二者有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