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猪动物模型在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贺 王承利 +3 位作者 王洋 陈克研 苏鹏 孙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63-266,共4页
猪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优点是:体型小,饲料消耗低,管理操作方便,特别是经过人工培育的各品系小型猪能够配合试验,应激小,基因纯合度较高,成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作者综述了... 猪在解剖学和生理学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小型猪作为实验动物模型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其优点是:体型小,饲料消耗低,管理操作方便,特别是经过人工培育的各品系小型猪能够配合试验,应激小,基因纯合度较高,成为理想的动物模型。作者综述了小型猪的国内外品种、品系,及其作为动物模型在心血管系统领域、消化系统领域、皮肤整形领域、外科领域、器官移植领域、口腔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动物模型 品种 品系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克研 王承利 +4 位作者 张贺 安洋 苏朋 孙倩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2-136,共5页
为探讨原代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从海马组织中分离出的神经... 为探讨原代Wistar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本研究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海马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发现,从海马组织中分离出的神经细胞具有增殖能力,细胞对数生长期为2~8d,最长培养30d;细胞经免疫荧光鉴定Nestin表达呈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传代培养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均有NF阳性标记物,GFAP抗体和CD68抗体显色均为阴性。由此可见,分离培养的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元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 神经细胞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中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洋 陈克研 +3 位作者 张贺 苏朋 孙倩 王承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7-230,共4页
为探讨巴马小型猪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中的麻醉管理策略,以丙泊酚麻醉作诱导,异氟醚维持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对巴马小型猪进行全身麻醉,同时用达芬奇机器人对其分别进行心脏、肺脏、肝脏和胃的微创手术,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监测巴马小... 为探讨巴马小型猪在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中的麻醉管理策略,以丙泊酚麻醉作诱导,异氟醚维持麻醉的复合麻醉方法对巴马小型猪进行全身麻醉,同时用达芬奇机器人对其分别进行心脏、肺脏、肝脏和胃的微创手术,于术前、术中及术后监测巴马小型猪动脉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各组试验猪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66±34)min,麻醉时间(181±38)min,气胸(气腹)时间(122±33)min,在整个麻醉过程及苏醒过程中,各组试验猪安全平稳,未出现体动表现。由此可见,该麻醉方法可用于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且为人医临床应用中的麻醉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达芬奇机器人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克研 蔡书成 +3 位作者 陈振文 王洋 张贺 王承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119,共5页
本试验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于培养后48h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搏动;72h后,细胞逐渐展开,搏动频率在60~70次/min,... 本试验取新生24h内的Wistar大鼠心肌组织,无菌剪碎后采用胰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逐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于培养后48h即可观察到部分细胞搏动;72h后,细胞逐渐展开,搏动频率在60~70次/min,从而初步确立培养的细胞为心肌细胞;进一步采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cTnT)抗体和α肌动蛋白(α-actin)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培养的心肌细胞进行免疫荧光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均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leptin成熟肽的克隆及其第3外显子E3-125-C>A定点突变前后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傲楠 师文 +2 位作者 张贺 孙倩 王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9,共8页
为研究瘦素(leptin,LP)基因成熟肽第3外显子定点突变前后的结构差异,从而推测其功能差异,本试验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leptin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leptin成熟肽区域,并对leptin成熟肽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牛leptin基... 为研究瘦素(leptin,LP)基因成熟肽第3外显子定点突变前后的结构差异,从而推测其功能差异,本试验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leptin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leptin成熟肽区域,并对leptin成熟肽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牛leptin基因E3-125-C>A定点突变前后,leptin编码产物的结构和功能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eptin单碱基的突变可改变氨基酸的编码,导致其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形成显著差异,而三级结构相对较稳定。结果表明,leptin基因E3-125-C>A位置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结构变化,可能从而引起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PTIN 成熟肽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