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方颖 陈丹 +2 位作者 商健彪 伍筱梅 张雪林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90-129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淋巴瘤(PH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PH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肝动脉造影表现。结果4例病理组织学检查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免疫组化结果均为B细胞表型。临床主要表现均有右上腹部疼痛,其中3例有淋巴瘤B症状(发热、盗汗、体质量减轻)。3例合并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1例为肾移植术后2年。4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3例手术后LDH降至正常。4例CT平扫肝内病变为边界欠清的低密度影,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病灶强化不明显,实质期病灶边界清晰,可见周边或伴分隔状轻度强化。4例肝动脉血管造影均表现为肝内轻度肿瘤染色,供血动脉纤细,肝动脉受压移位明显,未见“抱球征”及明显增粗的肿瘤血管。结论PHL的临床、CT及血管造影表现缺乏特异性,三者相结合有助于其诊断。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淋巴瘤 肝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