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动屈伸运动诱发下肢膝关节肌肉疲劳过程中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肃 郭峰 王念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1-1246,共6页
目的:了解健康成年人下肢膝关节等动屈伸运动至疲劳过程中下肢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特征,为sEMG在动力性运动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校男性大学生10人,使用艾力尔(Ariel)等动训练仪在60°s-1运动速度下诱发下肢... 目的:了解健康成年人下肢膝关节等动屈伸运动至疲劳过程中下肢股内侧肌表面肌电信号(sEMG)的特征,为sEMG在动力性运动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校男性大学生10人,使用艾力尔(Ariel)等动训练仪在60°s-1运动速度下诱发下肢股内外侧肌疲劳,同时使用ME6000表面肌电仪记录2块肌肉的sEMG,对其时域指标均方根振幅(RMS)和积分肌电(iEMG)以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和平均功率频率(MPF)进行分析。结果:在膝关节等速屈伸运动至疲劳过程中股内侧肌的时域指标RMS和iEMG显著上升(P<0.05),疲劳对iEMG影响的效应尺度大于RMS;频域指标MF和MPF显著下降(P<0.05),疲劳对MPF影响的效应尺度大于MF;肌肉疲劳过程中iEMG增加率显著高于RMS(P<0.05),MPF下降率显著大于MF(P<0.05)。结论:时域指标iEMG以及频域指标MPF可以作为评价动力性肌肉疲劳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疲劳 等动屈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技术对人体上肢肌肉疲劳过程中中枢共驱动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肃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0-295,共6页
目的:使用表面肌电技术观察人体上肢近端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的中枢共驱动现象。方法:以16名非体育专业的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受试者左臂为观察臂,右臂为负荷臂。负荷臂分别处于自然下垂无负荷的放松状态和连续完成负重5 kg哑铃的肘... 目的:使用表面肌电技术观察人体上肢近端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的中枢共驱动现象。方法:以16名非体育专业的男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受试者左臂为观察臂,右臂为负荷臂。负荷臂分别处于自然下垂无负荷的放松状态和连续完成负重5 kg哑铃的肘关节屈伸运动诱发疲劳状态;而观察臂手持4kg哑铃,肘关节始终保持屈曲90°,进行等长收缩直至力竭。同时使用ME6000表面肌电仪分别采集两种状态下观察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表面肌电信号,对时域指标积分肌电(IEMG)、均方根振幅(RMS),以及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中位频率(MF)进行分析。结果:无论负荷臂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还是动力性运动诱发疲劳状态,随着运动的进行,对侧观察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时域指标IEMG和RMS都逐渐升高(P<0.05),但是在负荷臂疲劳状态时对侧观察臂肌肉的表面肌电时域指标IEMG和RMS增加幅度更加明显(P<0.01),同时拮抗肌肱三头肌时域指标受到更强抑制;负荷臂疲劳状态下对侧观察臂肱二头肌肌电频域指标MPF和MF的变化比负荷臂自然放松状态下变化更大(P<0.01),而拮抗肌肱三头肌的变化不大。结论:一侧肢体运动诱发肱二头肌肌肉疲劳能够使对侧肢体相关肌肉表面肌电的时域指标和频域指标产生伴随性的变化,说明人体上肢近端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具有中枢共驱动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疲劳 中枢共驱动 积分肌电 均方根振幅 平均功率频率 中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及运动干预对胃癌大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韩娟娟 赵师锐 张新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00-40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及游泳运动对胃癌大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导的胃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再分为对照(Ca)组、游泳(Sw)组、DA组、DA+多潘立酮(DA+DP)组、游泳+DA(Sw+DA)组。分别给予D... 目的探讨多巴胺(DA)及游泳运动对胃癌大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将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诱导的胃癌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再分为对照(Ca)组、游泳(Sw)组、DA组、DA+多潘立酮(DA+DP)组、游泳+DA(Sw+DA)组。分别给予DA或游泳干预,A组观察大鼠生存率,B组干预6周后测定血清及肿瘤组织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肿瘤大小,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结果Sw+DA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Sw+DA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Sw+DA组血清及组织DA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Sw+DA组血清VEGF水平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DA及游泳运动可抑制胃癌大鼠肿瘤发生发展,提高大鼠生存率,且DA与运动干预共同作用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游泳 多巴胺 多潘立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运动干预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玉琛 韩娟娟 张新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运动干预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株诱导的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再随机分为肿瘤对照组、跑台运动组、塞来昔布组和跑台运动+塞来昔布组。分别给...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运动干预对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HT-29细胞株诱导的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再随机分为肿瘤对照组、跑台运动组、塞来昔布组和跑台运动+塞来昔布组。分别给予塞来昔布灌胃和(或)跑台运动干预。A组干预期间记录小鼠的死亡时间,用于生存分析。B组5周干预结束后收集静脉血和移植瘤组织,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组织CD105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计数以及移植瘤体积,分析各组小鼠移植瘤体积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跑台运动+塞来昔布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P<0.01),移植瘤体积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跑台运动组、塞来昔布组(P<0.05或P<0.01),血清TGF-β1、VEGF水平、组织CD105标记的MVD计数均明显低于肿瘤对照组、跑台运动组、塞来昔布组(P<0.05或P<0.01)。肿瘤对照组血清TGF-β1、VEGF与CD105标记的MVD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塞来昔布联合运动干预能够抑制人结肠癌小鼠移植瘤的发生发展,效果优于单一的塞来昔布治疗或运动干预,可显著提高小鼠生存率。在抑制TGF-β1、VEGF、CD105标记的MVD抗新血管形成方面,塞来昔布治疗和运动干预可能存在协同效应。塞来昔布联合运动干预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结肠癌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塞来昔布 跑台运动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滚环扩增鉴别同源家族miRNAs
5
作者 赵斌 张新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7,共8页
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是一种基于病毒DNA复制而发明的新技术。近些年,RCA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的检测。在miRNA检测研究领域中,鉴别高度同源的家族miRNAs成为该研究... 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是一种基于病毒DNA复制而发明的新技术。近些年,RCA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RNA)的检测。在miRNA检测研究领域中,鉴别高度同源的家族miRNAs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瓶颈。本研究引入新型的RCA技术来增加鉴别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一步提高家族miRNA鉴别的灵敏度,滚环扩增的程度用相对荧光强度来表示。研究结果显示,T4 RNA连接酶2可在RCA的环化过程中实现最大的环化效率,从而提高RCA的检测特异性。本文利用优化的RCA技术,实现对let 7高度同源的家族miRNAs高灵敏度的鉴别,灵敏度可达5 fmol。let 7a的滚环探针对Let 7a这一miRNA扩增后的相对荧光强度为1550,而对其他的家族miRNA相对荧光强度仅为260。其他的家族miRNA探针在鉴别时相对荧光强度也显示了较大的差异。而依靠传统的RT-qPCR方法的鉴别灵敏度是4 pmol,与本研究相比,灵敏度低了近1000倍。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利用RCA技术鉴别高度同源性miRNAs是高效灵敏的,此前未见相关研究的报道。RCA技术可能被应用于miRNA高灵敏度检测和鉴别的相关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环扩增 高灵敏度 微小RNA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