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拥军
李倩
吴秀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6,共9页
近10年来,质性研究的数量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呈上升趋势,研究议题涉及运动员情绪调节、教练员行为、锻炼表象、运动参与的社会支持、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精英运动员参赛经历、病患人群在运动中的心理体验以及运动心理咨询的应用...
近10年来,质性研究的数量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呈上升趋势,研究议题涉及运动员情绪调节、教练员行为、锻炼表象、运动参与的社会支持、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精英运动员参赛经历、病患人群在运动中的心理体验以及运动心理咨询的应用等。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中的质性研究,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取向仍占主导地位。现象学、扎根理论与个案研究是主要的方法学取向,平行视角则是主要的研究质量评判应用。自然主义传统与不同文化、社会及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研究参与者对其关注的阐释性理解将主导质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发展。中国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工作者未来有必要更多的以民族志等质的研究方式呈现本土文化背景下对运动参与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效果与机制--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拥军
吴秀峰
+3 位作者
段再复
张霈
李倩
Li S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7,共5页
身体活动在个体发展各阶段具有广泛的心理健康效应。已有研究提示,有氧练习与抗阻练习对儿童、青少年的P3与工作记忆等认知表现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对学业成就测试有潜在积极效益。身体活动还对成年群体的执行功能及抑郁表现具有中等程度...
身体活动在个体发展各阶段具有广泛的心理健康效应。已有研究提示,有氧练习与抗阻练习对儿童、青少年的P3与工作记忆等认知表现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对学业成就测试有潜在积极效益。身体活动还对成年群体的执行功能及抑郁表现具有中等程度的改善效应,并且对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及多发性硬化症老年群体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临床效果。身体活动心理效益的生物学机制主要体现在血液灌注水平提升、突触发生及脑源性营养因子的表达。未来研究中,应当丰富随机对照与纵向性质研究,身体活动与其它因素对脑功能影响的交互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发展阶段
心理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被引量:
19
3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6,共10页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压力下的心智游移可能是导致"Choking"的原因之一;对比赛结果/回报的关注诱发了心智游移;任务性质是心智游移和运动表现之间的调节变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日常生活、训练、认知操作中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和内容来预测比赛中发生的心智游移。正念训练通过减少心智游移来提高运动表现。由此,相比于当前主流的"Choking"理论,心智游移理论解释了走神导致的表现下降,对内源性想法的测量和预防具有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任务无关想法
干扰理论
解耦合假说
执行控制理论
资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对羽毛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组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丽娟
王洪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6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专项录像模拟情境中的视频工作记忆为实验任务,来探讨运动员在不同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情况下工作记忆绩效特征。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组化能力受认知负荷与文脉信息的影响。专...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6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专项录像模拟情境中的视频工作记忆为实验任务,来探讨运动员在不同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情况下工作记忆绩效特征。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组化能力受认知负荷与文脉信息的影响。专家与新手在无文脉信息情况下工作记忆准确性没有差异,在有文脉信息情况下,专家记忆准确性明显优于新手。在记忆提取时间上,有文脉信息组被试提取记忆的时间快于无文脉信息组被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脉信息
认知负荷
工作记忆
组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1 位作者
孙拥军
于晓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9-381,405,共14页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降在后期上升至初始阶段;在有线索刺激的试验2b高认知负荷任务中,提示刺激对持续注意下降有减缓作用。低目标关联的分心刺激,会干扰2个群体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中的目标加工速度,及普通大学生的目标提取,而大学生运动员的目标提取则不会受其影响。对目标的辨别力,是影响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在低、中等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发生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但在高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除了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是影响2组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有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普通大学生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由此,大学生运动员的认知优势主要表现在中、高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任务上,表现在大学生运动员具有更高效的注意资源补给系统,更善于根据任务负荷分配认知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注意下降
资源损耗理论
与任务无关想法
工作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
11
1
作者
孙拥军
李倩
吴秀峰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沈阳
师范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8-9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4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21)
+1 种基金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12-3-4)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资助(2014B078)
文摘
近10年来,质性研究的数量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呈上升趋势,研究议题涉及运动员情绪调节、教练员行为、锻炼表象、运动参与的社会支持、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精英运动员参赛经历、病患人群在运动中的心理体验以及运动心理咨询的应用等。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各领域中的质性研究,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取向仍占主导地位。现象学、扎根理论与个案研究是主要的方法学取向,平行视角则是主要的研究质量评判应用。自然主义传统与不同文化、社会及时代背景相结合形成研究参与者对其关注的阐释性理解将主导质性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取向发展。中国运动与锻炼心理学工作者未来有必要更多的以民族志等质的研究方式呈现本土文化背景下对运动参与的理解。
关键词
质性研究
运动心理学
锻炼心理学
Keywords
qualitative research
sport psychology
exercise psychology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效果与机制--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
5
2
作者
孙拥军
吴秀峰
段再复
张霈
李倩
Li S
机构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沈阳
师范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体育
部
西弗吉尼亚大学
体育
学院
出处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87,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371046)
+5 种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资助项目(ELA090432)
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NPSF200904600008)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W2010424)
2012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12-3-4)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2012128)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课题资助(2014B078)
文摘
身体活动在个体发展各阶段具有广泛的心理健康效应。已有研究提示,有氧练习与抗阻练习对儿童、青少年的P3与工作记忆等认知表现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对学业成就测试有潜在积极效益。身体活动还对成年群体的执行功能及抑郁表现具有中等程度的改善效应,并且对罹患阿尔茨海默症及多发性硬化症老年群体的认知功能具有积极临床效果。身体活动心理效益的生物学机制主要体现在血液灌注水平提升、突触发生及脑源性营养因子的表达。未来研究中,应当丰富随机对照与纵向性质研究,身体活动与其它因素对脑功能影响的交互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了解。
关键词
身体活动
发展阶段
心理效益
Keywords
physical activity
development period
mental benefits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被引量:
19
3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机构
北京
体育
大学运动人体科学
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BTY08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与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资助
+1 种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020566)
国家体育总局年度重点研究领域课题(2014B078)
文摘
比赛中运动员发生的"走神"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是一种个体普遍存在的对目标任务和外部环境意识下降的现象。对有关"Choking"和心智游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综述。研究认为,压力下的心智游移可能是导致"Choking"的原因之一;对比赛结果/回报的关注诱发了心智游移;任务性质是心智游移和运动表现之间的调节变量。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员日常生活、训练、认知操作中心智游移的发生频率和内容来预测比赛中发生的心智游移。正念训练通过减少心智游移来提高运动表现。由此,相比于当前主流的"Choking"理论,心智游移理论解释了走神导致的表现下降,对内源性想法的测量和预防具有可操作性,对运动训练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与任务无关想法
干扰理论
解耦合假说
执行控制理论
资源理论
Keywords
TUTs
distraction theory
decoupling hypothesis: executive control theory
resource theories
分类号
G89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对羽毛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组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丽娟
王洪彪
机构
沈阳
师范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文摘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16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专项录像模拟情境中的视频工作记忆为实验任务,来探讨运动员在不同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情况下工作记忆绩效特征。结果表明:工作记忆组化能力受认知负荷与文脉信息的影响。专家与新手在无文脉信息情况下工作记忆准确性没有差异,在有文脉信息情况下,专家记忆准确性明显优于新手。在记忆提取时间上,有文脉信息组被试提取记忆的时间快于无文脉信息组被试。
关键词
文脉信息
认知负荷
工作记忆
组化能力
Keywords
contextual information
cognitive load
working memory
structured capacity
分类号
G84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被引量:
3
5
作者
段再复
张力为
孙拥军
于晓熹
机构
北京
体育
大学运动
心理学
教研室
沈阳体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出处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9-381,405,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BTY082)
国家体育总局运动与应激适应重点实验室资助
+1 种基金
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ZD2017ST01)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020566)
文摘
通过3个不同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试验,探讨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表现差异,及影响2个群体注意疏忽的因素。结果发现:试验1低认知负荷任务中,2个群体均出现持续注意下降;试验2a中等认知负荷任务中,大学生运动员的持续注意下降在后期上升至初始阶段;在有线索刺激的试验2b高认知负荷任务中,提示刺激对持续注意下降有减缓作用。低目标关联的分心刺激,会干扰2个群体在高认知负荷任务中的目标加工速度,及普通大学生的目标提取,而大学生运动员的目标提取则不会受其影响。对目标的辨别力,是影响普通大学生和大学生运动员在低、中等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发生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但在高认知负荷持续注意任务中,除了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辨别力指数是影响2组注意疏忽的共同因素,有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普通大学生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无分心刺激条件下的加工速度是影响大学生运动员注意疏忽的另一因素。由此,大学生运动员的认知优势主要表现在中、高认知负荷的持续注意任务上,表现在大学生运动员具有更高效的注意资源补给系统,更善于根据任务负荷分配认知资源。
关键词
持续注意下降
资源损耗理论
与任务无关想法
工作记忆
Keywords
sustained attention decrement
resource depletion theory
TUTs
working memory
分类号
G804.8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运动与锻炼心理学中的质性研究:反思与展望
孙拥军
李倩
吴秀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身体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效果与机制--发展的视角
孙拥军
吴秀峰
段再复
张霈
李倩
Li S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解释比赛“Choking”的新视角:心智游移理论
段再复
张力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文脉信息与认知负荷对羽毛球运动员工作记忆组化能力的影响
王丽娟
王洪彪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分心刺激对大学生运动员持续注意的影响
段再复
张力为
孙拥军
于晓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