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特性及对艳红桃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李天娇 李杰 +4 位作者 卢宗云 丁学忠 刘智强 刘璐 赵彦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4,共6页
为了评估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在果树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颗粒复合型肥为研究材料,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的方法,探究不同形态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效果,同时对比常规肥料,探究使用不同数量的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对丹东艳红桃产量的影... 为了评估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在果树轻简化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大颗粒复合型肥为研究材料,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的方法,探究不同形态肥料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效果,同时对比常规肥料,探究使用不同数量的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对丹东艳红桃产量的影响,从减少肥料损失、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明确最佳形态肥料施用量,为果树轻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淋溶试验中,不同形态肥料对氮磷钾的淋洗损失量具有显著的影响,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T1)处理有效磷的淋洗浓度为常规肥表施肥(T4)处理的25倍、常规肥(T3)处理的0.3倍、复合型肥粉末状(T2)处理的0.87倍,T1处理的有效磷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截止到T1处理淋洗浓度最高时,该处理无机氮的淋洗总量低于T2处理27.3%、T3处理16.5%;速效钾的淋洗量低于T2处理30.6%、T4处理18.2%、T3处理16.1%,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氮磷钾元素的淋洗损失。对丹东艳红桃轻简化施肥的试验结果显示:与常规肥料相比,施用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的丹东艳红桃平均增产11.6%,比普通复合肥实物用量平均减少了66%。轻简化施肥处理生产力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的使用减缓了养分淋失,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为现代果树生产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肥料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颗粒复合型肥 肥料形态 淋溶 果树 轻简化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性肥料在中国不同区域的施用效果及施用量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蕾 王玲莉 +4 位作者 房娜娜 石晓雨 武志杰 张丽莉 石元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目的】对单个区域或者单种作物开展的抑制剂或者稳定性肥料效果研究受土壤类型和气候区域限制,无法为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生产和施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此,我们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稳定性肥料施用效果试验,为稳定性肥料的科... 【目的】对单个区域或者单种作物开展的抑制剂或者稳定性肥料效果研究受土壤类型和气候区域限制,无法为稳定性肥料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生产和施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为此,我们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稳定性肥料施用效果试验,为稳定性肥料的科学施用提供依据。【方法】稳定性肥料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于2009—2018年在全国7大地理区域进行了大田试验,比较了等养分条件下,施用稳定性肥料和常规施肥的增产效果,统计分析了2014—2018年的研究结果。【结果】在华南、西南、华中、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SF)相对常规施肥(CK)的作物平均增产率分别为5.00%、13.40%、6.96%、8.68%、16.30%、8.72%和5.80%,氮肥农学利用率(NAE)增幅分别为36.11%、29.84%、27.25%、51.02%、54.73%和21.00%(无华北NAE数据);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80%SF)处理相比CK的增产率分别为1.62%、10.38%、1.78%、6.34%、8.35%、1.44%和0.09%,NAE增幅分别为78.24%、81.41%、49.22%、20.10%、38.96%和62.10%;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作物产量平均减少3.92%、1.22%、1.25%、3.49%、0.07%、1.08%和0.05%,NAE增幅分别为30.95%、40.11%、17.27%、-20.48%、-10.19%和33.97%,与SF处理的作物产量相比,减施2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在各个区域均带来小幅减产,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减产幅度在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差异显著(P<0.05),在华南、西南和华东地区差异不显著,80%SF处理相对SF处理的NAE差异多不显著;从全国范围来看,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处理平均能提高作物产量8.54%和提高NAE 21.77%,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处理能使产量和NAE分别提高3.13%和26.39%。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主要受到两种有效公因子的影响,即养分因子和pH因子;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与土壤养分主要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越低,稳定性肥料的增产效果越强,稳定性肥料在贫瘠土壤上产生的经济效益越大(西北极端干旱地区土壤除外);稳定性肥料增产率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关系,土壤pH越高,稳定性肥料肥效和增产效果越强。【结论】施用稳定性肥料在全国主要种植区域均取得了明显的增产节肥效应,完全可以替代常规施肥模式。综合对比等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和80%常规施肥养分稳定性肥料施肥模式对增产和提高NAE的效果,华东、华中、华北、西北、东北以等常规施肥养分施用稳定性肥料的效果较好,华南、西南稳定性肥料的施用量则以80%的常规施肥养分量为宜。影响稳定性肥料肥效和增产效果最重要的土壤因素是土壤养分,其次是土壤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肥料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增产率 氮肥农学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房娜娜 卢宗云 +5 位作者 石元亮 刘智强 聂宏光 段文龙 张蕾 徐应龙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肥思+尿素(BN)处理春玉米苗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在第60天时较CK处理增加了89.60%;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聚谷氨酸肥料增效剂"保肥思"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有效氮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肥思+尿素(BN)处理春玉米苗期土壤碱解氮含量最高,在第60天时较CK处理增加了89.60%;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铵态氮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以保肥思处理(BN和BNPK)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BN处理土壤硝态氮显著高于N处理13.36%~267.37%,而BNPK处理显著高于NPK处理10.84%~54.33%;SPAD值以BN处理最高(第10天除外),显著高于CK,且整个苗期高于N处理,差异不显著;春玉米干物质累积量大小顺序为BNPK〉BN〉N〉NPK〉CK;随着生育期推进,春玉米植株全氮含量先降低后增加,以BN和BNPK处理的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谷氨酸 肥料增效剂 保肥思 土壤有效氮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在高价值经济作物培植中的应用——以中药材和花卉为例
4
作者 依莎 《现代农业研究》 2021年第7期48-49,共2页
当前中药材、花卉等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在全国逐年攀升,笔者以黄芩和淫羊藿两种中药材、以及铃兰和银桦花两种花卉为例,分析肥料在这两类高价值经济作物方面的作用和使用方式,讨论如何能够利用科学的肥料技术方法提升全面作物的... 当前中药材、花卉等高价值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在全国逐年攀升,笔者以黄芩和淫羊藿两种中药材、以及铃兰和银桦花两种花卉为例,分析肥料在这两类高价值经济作物方面的作用和使用方式,讨论如何能够利用科学的肥料技术方法提升全面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更好地推广以中药材、花卉等高价值作物的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种植 花卉种植 肥料使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活化后变质型磷矿粉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房娜娜 刘伟 +6 位作者 卢宗云 刘智强 王薇 石元亮 商照聪 段文龙 张平 《辽宁农业科学》 2016年第3期15-19,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属功能能量散射谱仪(EDS)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变质型磷矿粉的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前颗粒结构致密,出现片状微晶磷灰石,结晶度较好,而机械活化后,结构松散,颗粒变细碎,呈絮状,晶... 采用扫描电镜(SEM)及其附属功能能量散射谱仪(EDS)检测方法,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变质型磷矿粉的表面形貌及矿物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前颗粒结构致密,出现片状微晶磷灰石,结晶度较好,而机械活化后,结构松散,颗粒变细碎,呈絮状,晶体边界表面模糊化;机械活化前后6个点位(a1、a2、a3、A1、A2和A3)元素相同(均至少包含O、Ca、C、Si、P、Fe、Al、K及Mg),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机械活化前a3点位P、Ca元素波峰值较高,其他两个点位较低,而机械活化后3个点位(A1、A2和A3)Ca和P元素含量分别提高19.97和7.71个百分点,Ca/P比平均值增大2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变质型磷矿粉 扫描电镜能量散射谱仪 C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CO2与化肥配施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汉文 武国慧 +8 位作者 王玲莉 张蕾 高纪超 丁芳 张雷 段刚强 李杰 王丽希 石元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5,共8页
为阐明CO_2气肥在番茄种植中的最佳施用浓度,本试验通过在不同CO_2浓度(300、600、800、1 000、1 200、1 400μL/L)处理下配施不同浓度化肥[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20%,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20%]来探究CO_2气肥对番茄生... 为阐明CO_2气肥在番茄种植中的最佳施用浓度,本试验通过在不同CO_2浓度(300、600、800、1 000、1 200、1 400μL/L)处理下配施不同浓度化肥[不施肥(CK),常规施肥,常规施肥基础上减施20%,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20%]来探究CO_2气肥对番茄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在800μL/L时,4种化肥处理下的番茄产量提高9. 11%~67. 76%,Vc含量增加12. 52%~38. 60%,可溶性糖含量增加45. 77%~85. 92%,硝酸盐含量下降7. 78%~38. 18%,并且CO_2浓度在800μL/L时,CK与减施化肥处理的番茄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增施化肥处理,具有明显的减肥增效效应。因此,施用800μL/L的CO_2气肥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促进N、P、K养分的积累,同时对改善番茄品质,以及提高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番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γ-谷氨酸在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爽 丁芳 +3 位作者 裴久勃 孙福军 张蕾 石元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8-224,共7页
聚-γ-谷氨酸(γ-PGA)是一种主要由微生物生产的胞外高分子聚酰胺,仅由谷氨酸单体组成,具有阴离子特性、离子吸附性、螯合性、吸水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在农业生产中用作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和提... 聚-γ-谷氨酸(γ-PGA)是一种主要由微生物生产的胞外高分子聚酰胺,仅由谷氨酸单体组成,具有阴离子特性、离子吸附性、螯合性、吸水性、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在农业生产中用作肥料增效剂,能显著地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显著的增产节肥效应。γ-PGA具备完全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相较于其它肥料增效剂具有突出的生态和环保优势,未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理解其增产节肥作用机制是应用和推广γ-PGA新型肥料的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扩大和加深γ-PGA在肥料产业和农业中的效果和贡献,未来应着重从土壤养分转化、植物营养和植物生理角度开展其增产节肥作用机制。同时,开展其对不同化肥的增效效果研究是靶向开发与应用新型聚氨酸肥料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γ-谷氨酸 肥料增效剂 土壤氮养分 聚氨酸肥料 新型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超微细磷矿粉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薇 张晓松 +4 位作者 孟春玲 刘智强 钱朗 房娜娜 吴春华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27-32,共6页
为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磷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不同比例的以机械化学作用加工成的超微细磷矿粉和重过磷酸钙混合作为玉米的磷肥使用,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细磷矿粉替代所需磷素的... 为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磷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不同比例的以机械化学作用加工成的超微细磷矿粉和重过磷酸钙混合作为玉米的磷肥使用,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微细磷矿粉替代所需磷素的20%施用时,产量最高,较全施用过磷酸钙增产1.18%,在成熟期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和SPAD值,磷肥农学效率高于其余处理;超微细磷矿粉替代所需磷素10%时,在玉米苗期、拔节期和灌浆期一直保持最高的磷素累积量;超微细磷矿粉替代所需磷素的30%时,磷素累积量从苗期到成熟期一直平稳增长,籽粒的氮、磷累积量高于其余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超微细磷矿粉 磷肥 磷素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