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上)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进己 干志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2-118,共7页
总结国内外学术界在文明起源形成理论上的成果及问题 ,依据世界各国文明起源形成的普遍状况 ,探讨区别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不同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准 ,是文明起源和形成理论研究的首要内容。在此基础上 ,才能创建完整的、科学的文明形... 总结国内外学术界在文明起源形成理论上的成果及问题 ,依据世界各国文明起源形成的普遍状况 ,探讨区别文明起源和形成的不同过程及不同阶段的不同标准 ,是文明起源和形成理论研究的首要内容。在此基础上 ,才能创建完整的、科学的文明形成理论 ,以弥补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文明形成的“三要素”、“四要素”、“五要素”诸说的片面性 ,并严格区分不同文明要素产生的不同时间 ,各文明要素从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 文明起源 文明形成过程 文明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起源和形成的理论研究(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进己 干志耿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8-123,共6页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ory of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in the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conditions of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of every count... Summarizing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ory of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in the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common conditions of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of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 explora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the different courses and the different standard in the different steps those are the chief contents of researches in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On that foundation the intact and scientific theory of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only can be established to fetch up the one-sidedness of "three-chief-element", "four-chief element" and "five-chief element" of the various view-points of the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in the academia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ifferent time when the chief elements of civilization were produced,the courses including germination, rudiment and last step of formation of civilization are strictly discrimin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形成 文明起源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丹捺钵文化探论 被引量:12
3
作者 黄凤岐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9-103,共5页
契丹捺钵文化的产生 ,与其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尚武精神密不可分。有辽一代 2 0 0余年 ,契丹皇帝施政中心不全在皇都 ,而常在“四时捺钵”驻跸地 ,这便形成了“捺钵”与皇都并存的两元政体制度 ;它对巩固契丹王朝的统治和发展社... 契丹捺钵文化的产生 ,与其长期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形成的尚武精神密不可分。有辽一代 2 0 0余年 ,契丹皇帝施政中心不全在皇都 ,而常在“四时捺钵”驻跸地 ,这便形成了“捺钵”与皇都并存的两元政体制度 ;它对巩固契丹王朝的统治和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一制度也影响了后世的金、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 捺钵文化 皇都 行宫 政治组织 游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孙进己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17,共7页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但长期以来却由于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没有正确认识而未能很好展开研究。我国各族加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自古如此,而是有一个过程、时间,有早有晚,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以各... 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问题,但长期以来却由于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没有正确认识而未能很好展开研究。我国各族加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是自古如此,而是有一个过程、时间,有早有晚,方式也各不相同,而以各族和我国中央皇朝建立政治上的臣属依附关系作为加入之始。多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社会结构上必然是多元一体。多民族国家按其本身发展规律而产生阶段性,形成中国这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 形成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融合的不同类型及中华民族融合的不同状况 被引量:26
5
作者 孙进己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15,共6页
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 ,应是两个民族各自丧失部分特征 ,获得部分新特征 ,而形成新的民族。民族融合有三种不同类型 ,即结合、一体化和同化。中华民族的融合有五种不同情况 ,华夏诸族融合为汉族 ;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 ;汉族融入少数民... 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 ,应是两个民族各自丧失部分特征 ,获得部分新特征 ,而形成新的民族。民族融合有三种不同类型 ,即结合、一体化和同化。中华民族的融合有五种不同情况 ,华夏诸族融合为汉族 ;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 ;汉族融入少数民族 ;起源相近、经济、语言、文化相近的少数民族的结合 ;不同起源、不同经济、文化、语言的各少数民族的融合。中华民族经过四次大融合 ,从春秋战国到秦是第一次 ,从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第二次 ,从辽金元到明是第三次 ,从清到现在是第四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