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粱与清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迪
吕高奇
+3 位作者
杨磊
金雪晴
丁楠
张俊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以不同高粱为原料,采用清香型白酒工艺进行酿造,探究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与白酒E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
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以不同高粱为原料,采用清香型白酒工艺进行酿造,探究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与白酒E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与白酒EC进行相关性分析,高粱中氰化物与大米查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为0.917 7,与二米查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为0.674 6,高粱中尿素和瓜氨酸与白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均小于0.5,表明高粱中氰化物是影响白酒中EC含量的主要因素。白酒中氰化物、瓜氨酸、尿素与其EC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酒中的氰化物含量与EC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白酒中E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选择含氰化物较少的高粱品种,可有效降低白酒中的EC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高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香型白酒酒醅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杨磊
程铁辕
+2 位作者
吴树坤
卫春会
黄治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沉香型出池酒醅的细菌群落结构,并对其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方面,上层酒醅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下层酒醅(P<0.05),但其还原糖含量、酸度和酒精含量均显著低于下层酒醅(P<0....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沉香型出池酒醅的细菌群落结构,并对其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方面,上层酒醅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下层酒醅(P<0.05),但其还原糖含量、酸度和酒精含量均显著低于下层酒醅(P<0.05);挥发性风味成分方面,沉香型酒醅中酯类物质是其优势风味产物,分别占上、下层酒醅风味含量的94.8%和86.8%,其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丁酸等典型风味物质在下层酒醅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上层酒醅;细菌多样性方面,沉香型上层酒醅中的优势细菌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而下层酒醅中则以乳酸杆菌属为其唯一的优势菌;通过比较发现,上层酒醅中细菌的多样性较下层酒醅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型白酒
酒醅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
细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酿酒高粱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叶封志
吕高奇
+4 位作者
杨磊
王卫军
赖上坤
段蕊
张俊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筛选适宜宿迁市及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的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对本地新选育的迁深4号、6号、7号、8号、21号和34号六种高粱从农艺性状、组分含量、蒸煮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测定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4号高粱产量最高,达到11724 kg/hm2...
为筛选适宜宿迁市及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的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对本地新选育的迁深4号、6号、7号、8号、21号和34号六种高粱从农艺性状、组分含量、蒸煮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测定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4号高粱产量最高,达到11724 kg/hm2,穗长、穗粒数和籽粒特征上也表现优异,组分含量上单宁、脂肪、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47%、3.86%、76.31%和98.56%,符合酿酒要求。蒸煮特性上4号有着较高的吸水率、糊化率和胶稠度,分别为134.44%、47.59%和61 mm;此外还具有合适的糊化温度和易蒸煮性。8号、21号和34号在蒸煮特性表现上仅次于4号,6号和7号表现一般,且产量上6号和8号产量不到6000 kg/hm2。综合对比下,迁深4号、21号和34号高粱为优秀的酿酒高粱品种,其中4号表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高粱筛选
农艺性状
组分分析
蒸煮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粱与清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迪
吕高奇
杨磊
金雪晴
丁楠
张俊杰
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中酌酒业(江苏)股份
有限公司
沈酒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14,共7页
基金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SY202111641638002)。
文摘
为明确高粱原料对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影响,以不同高粱为原料,采用清香型白酒工艺进行酿造,探究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与白酒EC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四种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高粱中尿素、瓜氨酸、氰化物与白酒EC进行相关性分析,高粱中氰化物与大米查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为0.917 7,与二米查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为0.674 6,高粱中尿素和瓜氨酸与白酒EC含量的拟合系数R2均小于0.5,表明高粱中氰化物是影响白酒中EC含量的主要因素。白酒中氰化物、瓜氨酸、尿素与其EC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白酒中的氰化物含量与EC含量相关性显著(P<0.05)。不同品种高粱原料对白酒中EC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选择含氰化物较少的高粱品种,可有效降低白酒中的EC含量。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
氨基甲酸乙酯
高粱
相关性
Keywords
light-flavor(Qingxiangxing)Baijiu
ethyl carbamate
sorghum
correlation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香型白酒酒醅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
12
2
作者
杨磊
程铁辕
吴树坤
卫春会
黄治国
机构
沈酒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酒类检测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泸州市酒业发展促进局
四川轻化工大学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基金
贡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9YYJC28)
四川轻化工大学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1910622031)
文摘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沉香型出池酒醅的细菌群落结构,并对其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理化指标方面,上层酒醅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下层酒醅(P<0.05),但其还原糖含量、酸度和酒精含量均显著低于下层酒醅(P<0.05);挥发性风味成分方面,沉香型酒醅中酯类物质是其优势风味产物,分别占上、下层酒醅风味含量的94.8%和86.8%,其中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丁酸等典型风味物质在下层酒醅中的含量均明显高于上层酒醅;细菌多样性方面,沉香型上层酒醅中的优势细菌为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而下层酒醅中则以乳酸杆菌属为其唯一的优势菌;通过比较发现,上层酒醅中细菌的多样性较下层酒醅更为丰富。
关键词
沉香型白酒
酒醅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
细菌群落
Keywords
Chen-flavor Baijiu
fermented grains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volatile flavor
bacterial community
分类号
TS261.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酿酒高粱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叶封志
吕高奇
杨磊
王卫军
赖上坤
段蕊
张俊杰
机构
江苏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酌酒业(江苏)股份
有限公司
沈酒集团有限公司
宿迁农科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144,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21-074)
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5092252022138、55090052022132)。
文摘
为筛选适宜宿迁市及相似生态条件区域种植的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对本地新选育的迁深4号、6号、7号、8号、21号和34号六种高粱从农艺性状、组分含量、蒸煮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测定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4号高粱产量最高,达到11724 kg/hm2,穗长、穗粒数和籽粒特征上也表现优异,组分含量上单宁、脂肪、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47%、3.86%、76.31%和98.56%,符合酿酒要求。蒸煮特性上4号有着较高的吸水率、糊化率和胶稠度,分别为134.44%、47.59%和61 mm;此外还具有合适的糊化温度和易蒸煮性。8号、21号和34号在蒸煮特性表现上仅次于4号,6号和7号表现一般,且产量上6号和8号产量不到6000 kg/hm2。综合对比下,迁深4号、21号和34号高粱为优秀的酿酒高粱品种,其中4号表现最优。
关键词
酿酒高粱筛选
农艺性状
组分分析
蒸煮特性
Keywords
liquor-making sorghum screening
agronomic traits
component analysis
cooking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S261.4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粱与清香型白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关系
刘迪
吕高奇
杨磊
金雪晴
丁楠
张俊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沉香型白酒酒醅理化特性及细菌群落结构研究
杨磊
程铁辕
吴树坤
卫春会
黄治国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优质酿酒高粱品种筛选研究
叶封志
吕高奇
杨磊
王卫军
赖上坤
段蕊
张俊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