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房地产项目雨水径流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国 王冬梅 +1 位作者 孟岩 郭晶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和绿地。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确定,4种下垫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22.8%、28.2%、25%,据此对各自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北京市房地产项目建设... 房地产项目建设会形成4种不同类型的下垫面: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和绿地。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确定,4种下垫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4%、22.8%、28.2%、25%,据此对各自径流系数加权平均得出北京市房地产项目建设形成的下垫面的总的径流系数为0.60。同时对2006年-2011年6年间北京市的房地产项目的雨水径流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地产项目7月、8月份产流量最大;4种下垫面形成的雨水径流量顺序为:不透水建筑物屋顶>硬化地面>透水型地面>绿地。基于对房地产项目特点及其雨水径流特征考虑,房地产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注重透水铺装、集雨池、屋顶绿化和下凹式绿地等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建设,加大雨水入渗与利用,缓解城市雨水管道排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房地产项目 下垫面分类 雨洪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军 王冬梅 +2 位作者 王晓英 何经纬 王超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8期143-145,共3页
岩石边坡防护必须从生态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用工程和植被相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采用生态防护技术,使生态防护既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的结合。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就是这类生态防护... 岩石边坡防护必须从生态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采用工程和植被相结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采用生态防护技术,使生态防护既满足护坡固坡、防止冲刷的工程要求,又能因地制宜,与周围生态景观有机的结合。植被混凝土边坡绿化技术就是这类生态防护技术中的一种典型代表。详细阐述了植被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的原理、材料、施工方法以及应用实例。可见植被混凝土生态防护技术施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高、施工效率高,绿化石质边坡更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质边坡 植被混凝土 生态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对逆境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多栋 高金晖 王晓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3-45,47,共4页
植物在生长季节经常受到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大气CO2浓度等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长期受到这些因子的胁迫,植物会对这种环境产生一定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该文对近年来植物对逆境中的单独和综合的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进行了综述,从植物光... 植物在生长季节经常受到光照强度、温度、水分、大气CO2浓度等各种环境因子的胁迫。长期受到这些因子的胁迫,植物会对这种环境产生一定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该文对近年来植物对逆境中的单独和综合的环境因子的适应性进行了综述,从植物光合生理方面论述了植物对逆境的反应和适应策略,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境 环境因子 光合生理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树种文冠果在黄土残垣沟壑区引种试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超 王冬梅 +2 位作者 李永红 张艳 赖文豪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0-96,共7页
选择黄土残垣沟壑区的典型区域山西省吉县,对内蒙古赤峰、甘肃天水、宁夏吴忠、陕西杨凌、河北保定、山西吉县6地文冠果进行种源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品种。对6个文冠果种源地种子的出苗率、生理生长特性指标... 选择黄土残垣沟壑区的典型区域山西省吉县,对内蒙古赤峰、甘肃天水、宁夏吴忠、陕西杨凌、河北保定、山西吉县6地文冠果进行种源试验研究,以筛选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品种。对6个文冠果种源地种子的出苗率、生理生长特性指标进行观测及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种子出苗率、1年生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且当年株高随出苗率变化差异显著,出苗率高的种源幼苗健壮,其中吴忠与天水种源种子出苗率最高,幼苗健壮;但2年生苗木株高增长量随出苗率变化不显著,种子特性对第2年苗木生长影响较小,环境对其影响加强,天水与吴忠种源苗木生长快而稳,吉县本土种源显现对环境适应的优势;不同种源间文冠果苗木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吴忠、天水、赤峰种源的光合能力较强。本研究可初步判定宁夏吴忠与甘肃天水种源地种子为适合山西黄土残垣沟壑区的优良文冠果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树种 文冠果 引种 出苗率 生长量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集蓄利用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永福 王冬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0-165,176,共7页
由于淡水分布不均,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耗水量巨大,尤其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城市雨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枯竭。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利用水源,很多国家已注意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 由于淡水分布不均,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耗水量巨大,尤其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城市雨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枯竭。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利用水源,很多国家已注意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下凹式绿地是绿地雨水集蓄利用的改良措施,兼具景观、雨水利用、消减洪峰和控制雨水污染等功能。它比平式和凸式绿地具有更好的雨水集蓄利用功能。在分析雨水利用成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有效途径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措施在我国的研究进程。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缺水局面,促进城市水循环及服务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雨水集蓄利用 下凹式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368-11370,共3页
在总结煤矸石改良的相关成果基础上,综述了菌根菌对煤矸石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煤矸石 菌根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竞争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得荣 王冬梅 +1 位作者 刘敏 丁海波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以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和伴生的优势树种组成的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测度式求取的种间竞争系数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的K值,研究了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板栗群落各优势树种的竞争中,野生... 以太宽河自然保护区野生板栗和伴生的优势树种组成的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Levins测度式求取的种间竞争系数和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中的K值,研究了野生板栗群落优势树种间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在野生板栗群落各优势树种的竞争中,野生板栗种群对其他种群具有抑制作用,野生板栗在空间和资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他伴生树种处于劣势地位,认为这种竞争结果会导致伴生树种逐步被淘汰,从而形成小片纯林或者野生板栗种群占主导地位的混交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板栗群落 优势树种 种间竞争 竞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面层位移厚度对沙障防风效益评价的适用性研究——以聚乳酸(PLA)沙障为例
8
作者 张帅 原伟杰 +3 位作者 刘卉 王海霞 官昊慧 王鹿振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73-1983,共11页
地表粗糙度作为风蚀防护中常用的传统指标,在防护林、沙障等工程措施的防护效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地表粗糙度存在不完全准确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新的参考指标附面层位移厚度,借助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通... 地表粗糙度作为风蚀防护中常用的传统指标,在防护林、沙障等工程措施的防护效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地表粗糙度存在不完全准确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引入新的参考指标附面层位移厚度,借助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通过测定不同边长聚乳酸沙袋沙障中的风速频数、拟合风速流场、计算防风效能等来验证地表粗糙度和附面层位移厚度这2个指标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聚乳酸沙袋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平均风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其中障格边长为1.5 m和2.0 m沙障内的平均风速分别是1.0 m沙障的1.13和1.24倍;防风效能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中障格边长为1.0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6,1.5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5,2.0 m沙障内各处均大于0.4;风速流场高速区的面积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这表明随着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沙障的防护作用逐渐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沙障障格边长的增大,附面层位移厚度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地表粗糙度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上,附面层位移厚度在评价沙障防护作用时的准确性更高,可作为新的补充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面层位移厚度 风蚀评价 风洞模拟 聚乳酸沙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植被生物多样性及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吴林川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0期108-113,共6页
本文以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内植被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程度、土壤水分特征等。结果表明:以狗尾草为优势种多种植物伴生的杂草群落演变成单一的柽柳、碱蓬群落,较耐盐的翅碱蓬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 本文以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区域内植被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程度、土壤水分特征等。结果表明:以狗尾草为优势种多种植物伴生的杂草群落演变成单一的柽柳、碱蓬群落,较耐盐的翅碱蓬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降低;柽柳林样地持水蓄水特征参数在垂直方向上处于中等变异程度,碱蓬样地现有土壤贮水处于强变异程度,其余样地各特征参数的垂直变异性均处于弱变异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植被生物多样性 土壤水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对铜污染土壤上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6
10
作者 杨秀梅 陈保冬 +2 位作者 朱永官 王冬梅 王幼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2-1058,共7页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 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施Cu水平(0、50、200mg/kg)下,接种不同来源的两个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菌株对玉米生长、Cu、P以及微量元素Fe、Mn、Zn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玉米的生物量,增加了玉米植株P浓度和吸收量;随着施Cu水平提高,各处理根系Cu浓度显著增加。各施Cu水平下玉米根系Cu浓度远远高于地上部分Cu浓度,同一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要显著高于对照;尤其在200mg/kg施Cu水平下,接种处理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45-58倍,对照根系Cu浓度大约是地上部分的12倍。总体上,试验条件下两个菌株对玉米的接种效应没有明显差异。试验表明丛枝菌根对重金属Cu有较强的固持作用,这可能是菌根减轻宿主植物Cu毒害的一个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子松幼树在不同林分结构中的空间分布及其更新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毛磊 王冬梅 +1 位作者 杨晓晖 喻泓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7,共7页
林分结构是影响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的重要因素,而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又将决定未来的林分结构。该文以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ipley的单变量K函数和Hamill&Wright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林分下樟子... 林分结构是影响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的重要因素,而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又将决定未来的林分结构。该文以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ipley的单变量K函数和Hamill&Wright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林分下樟子松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更新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内,樟子松大树随尺度增加呈现随机分布,而樟子松幼树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分布。②针阔混交林下,樟子松幼树多分布在阔叶树周围4 m范围内,且数量较多、发育较好,呈现出良好的更新趋势;樟子松纯林内,幼树则多分布在樟子松大树周围且数量极少,平均树高明显低于混交林内幼树,更新情况远不如针阔混交林理想。掌握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更新规律有助于揭示整个林分的更新过程,为合理经营樟子松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空间分布 林分更新 Ripley's K函数 Hamill&Wright统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张振超 张琳琳 +1 位作者 王冬梅 马斌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表土富含有机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导致大量表土被占压和流失,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 表土富含有机质、土壤酶和微生物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营养和环境条件来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地表,导致大量表土被占压和流失,威胁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等法律、规范对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生产建设活动应尽量减少地表扰动,对无法避免扰动的地区应进行表土剥离;但是,目前生产建设项目表土保护与利用存在建设单位保护意识不强、法律不健全、技术不完善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确立有效的表土剥离补偿机制,将表土剥离作为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查要点,同时加强表土剥离工艺等技术的研究。通过综述国内外现有的表土保护和利用成熟经验及科学方法,旨在为以后生产建设项目减少扰动、合理利用表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表土 保护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晓英 王冬梅 黄益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8,共6页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 以封丘土壤为培养基质,研究在不同N水平下接种分离自封丘长期定位施肥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水平下,AMF侵染率随着外界施N水平升高而降低。3种N水平下,分离自NK(N、K混施)土壤的AMF群落能促进白三叶草生长及营养吸收;高N水平下,分离自1/2OM+1/2NPK(一半有机质一半化肥)土壤的AMF群落对白三叶草营养无贡献,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不同N水平下AMF群落对白三叶草的营养贡献出现差异,这与长期不同的培肥方式下AMF的群落结构发生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长期定位施肥 AMF群落 白三叶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土)场水土流失特征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48
14
作者 吕钊 王冬梅 +1 位作者 徐志友 王文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3期118-126,共9页
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种类繁多,弃渣成分、结构复杂,各类弃渣场的侵蚀形式、机制不尽相同,不易实施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致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通过介绍弃渣场存在的各类土壤侵蚀型式、归纳土壤侵蚀类型、分析岩土侵蚀特点,指出影... 生产建设项目弃渣场种类繁多,弃渣成分、结构复杂,各类弃渣场的侵蚀形式、机制不尽相同,不易实施适宜的水土保持措施,致使弃渣场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通过介绍弃渣场存在的各类土壤侵蚀型式、归纳土壤侵蚀类型、分析岩土侵蚀特点,指出影响弃渣场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有排弃方式、组成物质、坡面以及堆积时间等。结合保证弃渣场安全稳定、恢复土地生产力的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分析现有水土保持措施特点,提出健全弃渣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的建议,为弃渣场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场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根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250-253,共4页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 修复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寒区典型植被类型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平 王冬梅 +3 位作者 丁聪 刘若莎 张鹏 张琳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0-1620,共11页
为了研究黄土高寒区典型植被在不同坡位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并分析了土壤孔隙状况、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等与渗透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表现... 为了研究黄土高寒区典型植被在不同坡位下土壤入渗性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并分析了土壤孔隙状况、机械组成、水稳性团聚体等与渗透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均表现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华北落叶松>荒草地,且差异性显著;同一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速率沿坡面向下逐渐增大,但差异性不显著;(2)对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入渗过程模拟发现Horton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决定系数均在0.8以上,通用经验模型拟合精度较差,决定系数在0.614-0.982之间;(3)土壤入渗性能与孔隙状况、水稳性团聚体质量分数、有机质含量均有极显著相关性;>0.25 mm团聚体质量分数是影响稳渗速率的主要决策因素;总孔隙度是影响初渗速率的最主要的决策因素,而毛管孔隙度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为高寒地区土壤入渗模拟以及植被配置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入渗 坡位 植被类型 入渗模型 通径分析 黄土高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1固化剂对土壤抗崩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玉珊 耿玉清 +1 位作者 张艳 张琳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214-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EN-1固化剂对土壤抗崩性的影响,为固持河岸边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室内静水崩解试验,研究添加EN-1固化剂比例为0(素土),0.05%,0.10%,0.15%,0.20%和0.30%水平时,分别在压实度0.85,0.90和0.95状态下,养护3,7和15d的崩解... [目的]探讨EN-1固化剂对土壤抗崩性的影响,为固持河岸边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室内静水崩解试验,研究添加EN-1固化剂比例为0(素土),0.05%,0.10%,0.15%,0.20%和0.30%水平时,分别在压实度0.85,0.90和0.95状态下,养护3,7和15d的崩解量和崩解速率。[结果]在试验设计的EN-1固化剂掺入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范围内,随EN-1固化剂掺入量的增加、养护龄期的延长和压实度的增大,固化土的崩解量较素土显著减小。[结论]从固化剂的有效利用率和经济的角度考虑,当EN-1固化剂掺量为0.20%时,养护龄期为7d及以上时,压实度为0.90及以上时抗崩解固土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1固化剂 抗崩性 崩解试验 崩解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对添加保水剂的砂土持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雪晴 王冬梅 +3 位作者 张泽洲 张琳琳 高飞 吴林川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9,共10页
保水剂常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砂土中以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干湿交替会削弱保水剂的耐用性,但干湿交替如何影响添加保水剂的砂土的持水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作者以添加保水剂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土柱试验方法,设置保水剂类型、保水... 保水剂常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区的砂土中以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干湿交替会削弱保水剂的耐用性,但干湿交替如何影响添加保水剂的砂土的持水性能的研究较少;因此,作者以添加保水剂砂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模拟土柱试验方法,设置保水剂类型、保水剂用量和干湿交替次数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干湿交替对添加保水剂的砂土持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分别添加低中高3种用量的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保水剂、聚丙烯酸/凹凸棒复合保水剂、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的砂土,其饱和含水率以及孔隙度提高,Gardner模型参数a提高,累计蒸发量减少。且保水剂用量越多,影响程度越大,其中含用量为6 g/kg的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类保水剂的砂土持水性能最优。2)经过干湿交替后,添加保水剂的砂土的饱和含水率以及孔隙度减少、持水性能和抑制水分蒸发效果削弱。干湿交替后,含高用量的3类保水剂的砂土持水性能削弱效果均大于含低用量的3类保水剂的砂土持水性能削弱效果。3)含保水剂的砂土在1~3次干湿交替过程中,速效水含量增加;3~6次干湿交替后,速效水含量减少。10次干湿交替后持水性能仍优于未添加保水剂的砂土。由此可见,干湿交替会削弱保水剂对砂土持水性能的改良效果,但保水剂仍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干湿交替 砂土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地产建设项目雨水池适宜容积计算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琬心 王冬梅 +1 位作者 张琳琳 任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4-142,共9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因下垫面硬化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探求建设项目中雨水池容积计算方法。本文以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市1953—2012年降雨数据中选取降雨量最大、平均和最小年的日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因下垫面硬化引起的城市内涝问题,探求建设项目中雨水池容积计算方法。本文以北京市房地产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市1953—2012年降雨数据中选取降雨量最大、平均和最小年的日降雨数据,并拟定中水同时用于绿化和道路浇洒,应用日水量平衡模型方法,对比分析雨水池可利用率和中水补给率变化趋势,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素,确定雨水池适宜容积。应用多项式拟合法,得到雨水池适宜容积简易计算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雨水池容积增加,雨水池可利用率增大(0~1),中水补给率减小(1~0);当雨水池容积增至一定程度,其可利用率与中水补给率的变化趋于平缓;3种年况的雨水池可利用率的关系为最大>平均>最小,中水补给率的关系为最大<平均<最小,为互补趋势;效益费用比随着雨水池容积增大而减小。经验证,模型符合工程建设要求,且具普遍性,可投入应用。为提高模型可靠性,应用时宜将模型计算结果与规范最低建设标准进行校核比对。本研究为今后雨水池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快捷简便算法,丰富了设计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 雨水池容积 日降雨量 雨水池可利用率 中水补给率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理化性质及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林川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深度(h)土壤理化性质及盐分的分布规律,采用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索芦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芦苇不同生长期表层(0&l... 为了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不同生长时期、不同深度(h)土壤理化性质及盐分的分布规律,采用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和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索芦苇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芦苇不同生长期表层(0<h≤20 cm)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其中抽穗期和腐烂期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7.5%和23.9%。芦苇从发芽期到腐烂期,表层土壤粉粒含量逐渐增加,由发芽期的61.66%增加到腐烂期的68.12%,且均大于对照组。芦苇湿地表层土壤电导率和pH值随着芦苇的生长发育逐渐降低,底层(40 cm<h≤60 cm)土壤电导率和pH值则随着芦苇的生长逐渐升高。芦苇湿地土壤表层盐分离子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且随着芦苇的生长逐渐减少;底层土壤K^(+)随着芦苇生长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芦苇 湿地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