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沂水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效及经验
1
作者 袁茂军 公衍华 +1 位作者 韩广芹 张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6期23-25,共3页
沂水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自2013年以来,沂水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强化科技创新,突出系统治理,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加快补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短板... 沂水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自2013年以来,沂水县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要求,强化科技创新,突出系统治理,围绕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加快补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短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42.15 km 2,年平均减少土壤流失量56.67万t,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成效 经验 沂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沂水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对策
2
作者 公衍华 苗德志 +2 位作者 邓海瑜 董爽 郭杰 《农业工程》 2024年第9期134-140,共7页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对标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水土保持监管监测、科普宣传教育和智慧水土保持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通过调研总结和系统分析,从加强规划落实和组织领...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对标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水土保持监管监测、科普宣传教育和智慧水土保持建设等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通过调研总结和系统分析,从加强规划落实和组织领导、强化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加快构建水土保持基础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沂水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对策体系,为全国县域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高质量发展 沂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邓海瑜 公衍华 《农业工程技术》 2023年第26期78-79,共2页
该文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监控系统、无人机遥感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 管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山东省沂水县乔山小流域为例
4
作者 刘朋飞 公衍华 +2 位作者 庞崇 张灏 王茗鹤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9期32-34,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不仅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还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沂水县乔山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强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不仅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路径,还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与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沂水县乔山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强化基础保障、助力产业发展,坚持“小流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 km^(2),美化村居13处,设置水土保持科普宣教点1处。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治理率达80%,改善了沂河上游水源地生态环境,还通过挖掘红色文化、培育特色产业、带动关联产业,年综合收入增长2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300余个,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清洁小流域 乡村振兴 乔山小流域 沂水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县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公衍华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十四五”以来,沂水县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水土保持改革的重要任务,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水平,成效显著。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就县域水土保持监督管... “十四五”以来,沂水县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水土保持改革的重要任务,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重点,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管水平,成效显著。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就县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督管理 县域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杜永亮 公衍华 《河北农业》 2024年第6期24-25,共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总体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技术、建后保障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拓宽投资渠道、优化土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资金来源单一、总体质量不高、缺乏创新技术、建后保障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拓宽投资渠道、优化土地流转、创新技术应用、完善建后管护机制等措施,以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酚酸胁迫对杨树光合效率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窦志扬 任改 +5 位作者 苗德志 邓海瑜 孙宇轩 徐涵 李辉 张光灿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5,共9页
为探索土壤酚酸胁迫对杨树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特征与生理机制,以盆栽1年生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Neva’)苗木为试验材料,以杨树第二代林分的土壤酚酸质量浓度(T)为参考值进行盆栽土壤不同酚酸质量浓度处理,分别为0.5T、... 为探索土壤酚酸胁迫对杨树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特征与生理机制,以盆栽1年生欧美杨107(Populus×euramericana‘Neva’)苗木为试验材料,以杨树第二代林分的土壤酚酸质量浓度(T)为参考值进行盆栽土壤不同酚酸质量浓度处理,分别为0.5T、1.0T、1.5T、2.0T、2.5T、3.0T和0T(对照),测定分析不同酚酸质量浓度土壤下杨树叶片气体交换参数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酚酸质量浓度的增大,杨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以及叶绿素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光化学效率等光合效率参数明显减小。2)低酚酸质量浓度(0.5T~1.5T)时,杨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以气孔因素限制为主,即光合机构的CO_(2)供应受阻;高酚酸质量浓度(1.5T~3.0T)时,杨树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转变为以非气孔因素限制为主,即光合机构的光合反应活性降低。因此,土壤酚酸胁迫对杨树光合效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高酚酸质量浓度下光合作用发生明显光抑制;土壤酚酸质量浓度增大时,杨树光合机构可通过增加热耗散实施光保护,是杨树光合作用忍耐土壤酚酸胁迫的一种生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光化学效率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河水沙演化规律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萌 宋委 +3 位作者 刘克金 吴振 雷炳霄 王毅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32-37,共6页
基于1956—2016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利用MK、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曲线、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沽河水沙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沽河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 基于1956—2016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利用MK、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曲线、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大沽河水沙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大沽河径流量、输沙量呈显著减少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径流量在1976年、输沙量在1965年和1979年均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天然径流量存在8 a、12 a、21 a三个变化周期,其中21 a是第一主周期;输沙量周期变化存在5~8 a、9~17 a和18~30 a三类较明显的时间尺度,变化的第一主周期是12 a;人类活动是造成径流量、输沙量减少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对径流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6.8%~97.4%,对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为76.2%~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 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 气候变化 径流 泥沙 大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在临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海瑜 陈新军 +1 位作者 张欣 相开玲 《中国水土保持》 2020年第6期23-24,51,共3页
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山东省临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管理、水文化”六大体系评价指标的关系。针对当前生态资源... 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山东省临沂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分析了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中“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节约、水管理、水文化”六大体系评价指标的关系。针对当前生态资源紧张、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不平衡等问题,结合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出下一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水生态文明 城市建设 临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