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巷掘进工作面中间煤柱瓦斯流动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锐 王兆丰 +1 位作者 丁楠 田富超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61,共4页
为了加强双巷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分析了双巷掘进工作面中间煤柱瓦斯流动特点并建立了有限流场瓦斯流动的理论方程,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运用数学物理方法求出理论方程的解析解,得出了描述中间煤柱瓦斯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推导出... 为了加强双巷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分析了双巷掘进工作面中间煤柱瓦斯流动特点并建立了有限流场瓦斯流动的理论方程,根据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运用数学物理方法求出理论方程的解析解,得出了描述中间煤柱瓦斯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推导出计算中间煤柱煤壁单位面积瓦斯涌出量的公式,并利用端氏煤矿实测数据对公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煤壁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取决于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煤层透气性系数、煤层瓦斯含量系数和煤壁暴露时间;采用瓦斯涌出量计算公式算出的中间煤柱煤壁瓦斯涌出量符合现场的瓦斯涌出特征,其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巷掘进工作面 有限瓦斯流场 瓦斯流动 煤壁瓦斯涌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相向掘进工作面合理停掘距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向军 王鹏 李建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1,共5页
为避免突出煤层相向掘进的工作面前方应力叠加造成动力灾害,分别实测和模拟了永红煤矿相向掘进的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影响区。实测结果表明:永红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采动影响区范围为5~7m,掘进工作面后方采动影响区范围为8~9m,单巷... 为避免突出煤层相向掘进的工作面前方应力叠加造成动力灾害,分别实测和模拟了永红煤矿相向掘进的工作面前方采动应力影响区。实测结果表明:永红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采动影响区范围为5~7m,掘进工作面后方采动影响区范围为8~9m,单巷掘进引起的采动影响区范围为13~16m;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两相向掘进的工作间距20m时,工作面之间移动支承压力出现叠加;两掘进工作面相距37.5、50m时,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柱处于弹性状态,前方煤柱上的移动支承应力无叠加现象,但相距37.5m比50m的煤柱宽度少了12.5m的原岩应力区。综合实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及永红煤矿实际,工作面相向掘进停掘的合理间距选为50m,因为此时2个工作面均未处于对方集中应力影响范围内,且工作面之间还具有12.5m的原岩应力区,能够保证工作面安全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 相向掘进 应力叠加 停掘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板定向长钻孔“以孔代巷”抽采瓦斯技术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勇 马金魁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98,103,共5页
为探究行之有效的“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解决端氏煤矿高抽巷工程量大、经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顶板定向长钻孔替代高抽巷治理采空区瓦斯模式。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确定3号煤层顶板以上15~45 m为最佳抽采层位,并基于定向钻进轨迹控制... 为探究行之有效的“以孔代巷”瓦斯抽采技术,解决端氏煤矿高抽巷工程量大、经济成本高等问题,提出顶板定向长钻孔替代高抽巷治理采空区瓦斯模式。采用FLAC 3D数值模拟确定3号煤层顶板以上15~45 m为最佳抽采层位,并基于定向钻进轨迹控制技术,在端氏煤矿3019工作面进行成孔试验。结果表明:钻进轨迹能够按照预设参数实施,成孔直径达153 mm,一次成孔深度420 m以上,钻孔进入稳定抽采阶段的平均抽采瓦斯浓度达18%、平均抽采瓦斯纯流量达8.7 m^3/min,钻孔抽采条件下工作面瓦斯抽采率达36.7%,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控制在0.50%以下,解决了瓦斯超限问题。与高抽巷抽采技术相比,顶板定向长钻孔成本降低62.5%、施工工期缩短50%,验证了“以孔代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以孔代巷 定向长钻孔 高抽巷 上隅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国强 王海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0期126-129,158,共5页
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碎、变形大、支护困难等问题,本文以小康矿S2S2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观测归纳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为变形大且速度快、顶板严重流变、底鼓量大、支护构件发生屈服破断。然后,根据软岩巷道支护原... 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破碎、变形大、支护困难等问题,本文以小康矿S2S2工作面运输巷为工程背景,首先通过现场观测归纳巷道变形破坏特征为变形大且速度快、顶板严重流变、底鼓量大、支护构件发生屈服破断。然后,根据软岩巷道支护原理,提出了S2S2工作面运输巷支护优化方案,即采用"高强锚(索)喷网配合U型钢可缩支架及壁后充填"的支护技术。并利用ANSYS模拟软件对原方案和优化方案的支护效果模拟验证,同时在S2S2工作面运输巷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有效限制巷道变形,巷道服务期间顶板最大下沉量588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211mm,无冒顶、片帮事故发生,发挥了巷道围岩承载能力,支护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软岩巷道 高应力 支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过程中合理粉碎时间确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陈向军 李建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3-77,共5页
为了研究粉碎时间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值的影响,采用高压吸附装置和破碎装置测试了吸附平衡压力1、2、3 MPa下煤样粉碎0.5、1.0、1.5、2.0、2.5 h后的残存瓦斯含量,并分析了不同粉碎时间下的煤样粒径。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时间相同时,粉碎后... 为了研究粉碎时间对煤层瓦斯含量测值的影响,采用高压吸附装置和破碎装置测试了吸附平衡压力1、2、3 MPa下煤样粉碎0.5、1.0、1.5、2.0、2.5 h后的残存瓦斯含量,并分析了不同粉碎时间下的煤样粒径。试验结果表明:粉碎时间相同时,粉碎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随吸附平衡压力的增高而增大;吸附平衡压力相同时,粉碎后的煤的残存瓦斯含量随粉碎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当粉碎时间超过1.5 h后,粉碎后煤的残存瓦斯含量趋于定值;当粉碎时间超过1.67 h后,粒度小于0.25 mm的煤样质量超过80%;综合粉碎后煤的粒径分布情况和残存瓦斯含量的变化,确定煤层瓦斯含量测定过程中煤样合理粉碎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存瓦斯含量 煤的破碎程度 吸附平衡压力 合理粉碎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网支护技术在整合煤矿刷大扩巷中的应用实践
6
作者 李建兵 孙文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8-70,78,共4页
以山西晋煤集团整合矿高都煤矿为工程背景,为使矿井尽快运营投产并降低基建投资,在原有木棚支护的旧巷基础上刷大巷道的断面,并采用锚网支护,取得较好支护效果。
关键词 整合煤矿 刷大扩巷 锚网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