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固相扩散诱导应力的锂离子电池电极颗粒破裂机理研究
1
作者 孔纯 朱国荣 +3 位作者 魏学良 王菁 康健强 王茜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72-1684,共13页
随着电池循环充放电,电极颗粒膨胀收缩会导致电极颗粒表面出现裂纹甚至导致电极颗粒破裂,进一步引发电极活性材料损失和锂离子损失,加剧锂离子电池老化。为准确地表征和预测电极颗粒应变及裂纹生长过程,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电化学扩散和材... 随着电池循环充放电,电极颗粒膨胀收缩会导致电极颗粒表面出现裂纹甚至导致电极颗粒破裂,进一步引发电极活性材料损失和锂离子损失,加剧锂离子电池老化。为准确地表征和预测电极颗粒应变及裂纹生长过程,该文提出一种考虑电化学扩散和材料形变的锂离子电池电极颗粒裂纹生长模型。该模型根据锂离子在电极颗粒中的扩散过程计算电极颗粒固相扩散诱导应力,并根据电极颗粒所受应力预测电极颗粒裂纹生长速度。最终,所提模型实现了颗粒裂纹生长与锂离子扩散的双向耦合。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电极颗粒所受应力、颗粒裂纹生长趋势和电极活性材料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裂纹生长 活性材料损失 电化学模型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er R-CNN的密集人群检测算法 被引量:4
2
作者 邹斌 张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6,共6页
为提高拥挤场景下的人群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密集人群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添加空间与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加强的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S-BiFPN)替代原网络中的多尺度特征金字塔(FPN),使网络对重要特征进... 为提高拥挤场景下的人群检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密集人群检测算法。首先,在特征提取阶段添加空间与通道注意力机制,使用加强的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S-BiFPN)替代原网络中的多尺度特征金字塔(FPN),使网络对重要特征进行自主学习并加强对图像深层特征的提取;其次,引入多实例预测(MIP)算法对实例进行预测,以避免模型对拥挤场景下的目标造成漏检;最后,对模型中的非极大值抑制(NMS)进行优化,并额外增设一个交并比(IoU)阈值,以对检测结果的干扰项进行精确抑制。在开源的密集人群检测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相较于原Faster R-CNN算法,所提算法的平均精度(AP)提升5.6%,Jaccard指数值提升3.2%。所提算法具有较高检测精度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密集场景人群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人群检测 Faster R-CNN 注意力机制 多实例预测 加强的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冲击处理(EST)对TC11钛合金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谢乐春 刘畅 华林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为寻求优化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新思路,本文采用电冲击处理方法对TC11钛合金进行组织结构调控,并利用SEM和EBSD对处理前后材料的微结构、相含量和织构分布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利用处理前后的硬度分布和压缩性能分析来体现力学性能变化... 为寻求优化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新思路,本文采用电冲击处理方法对TC11钛合金进行组织结构调控,并利用SEM和EBSD对处理前后材料的微结构、相含量和织构分布进行表征分析,同时利用处理前后的硬度分布和压缩性能分析来体现力学性能变化。微结构研究表明,当电冲击处理时间增加至0.04 s,材料发生针状二次α向β相转变,β相含量从10.1%增加到14.4%,且初生α/β相界面平滑度增加,主要归因于电冲击处理过程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织构研究表明,电冲击处理0.04 s后,α相织构强度从6.77增大到10.53,β相织构强度增加不明显,α相和β相织构变化与电冲击处理能量集中引起的相变有关。力学性能研究结果显示,电冲击处理0.06 s后,显微硬度和屈服强度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样品内部析出大量细小的针状马氏体α相,起到弥散强化作用。综上,利用电冲击处理来调控钛合金微结构将是一种新的探索,可为钛合金力学性能改善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冲击处理(EST) 微结构 相变 力学性能 相含量 织构 TC11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