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方案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余热利用的情况下,乘员舱制热优先选取发动机余热回收模式,其次选择电驱余热回收热泵模式;在无余热利用情况下,-10℃及以上温度选择空气源热泵制热,-10℃以下选择PTC进行制热。将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与PTC单独制热、空气源热泵制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总能耗均最低,在环境温度为-20℃时,集成式制热能耗比PTC制热能耗降低32.1%,比空气源热泵制热能耗降低50.7%。展开更多
文摘以增程式电动汽车为研究对象,与热泵空调技术相结合,设计可利用发动机余热、电驱系统余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车外空气等多种热源的乘员舱制热方案。制定乘员舱多热源制热控制策略,搭建AME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模型,对方案和策略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有余热利用的情况下,乘员舱制热优先选取发动机余热回收模式,其次选择电驱余热回收热泵模式;在无余热利用情况下,-10℃及以上温度选择空气源热泵制热,-10℃以下选择PTC进行制热。将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与PTC单独制热、空气源热泵制热策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多热源集成式制热策略总能耗均最低,在环境温度为-20℃时,集成式制热能耗比PTC制热能耗降低32.1%,比空气源热泵制热能耗降低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