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强钢板冲压位移回弹补偿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1
1
作者
谢晖
潘志红
+2 位作者
蒋浩民
徐伟力
吴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7,共6页
回弹是高强钢板零件冲压中的一大难题,当前工程应用中仍然依赖大量修模解决回弹问题。该文采用全工序仿真计算和回弹补偿方法,提高回弹计算的数值模拟精度;利用位移回弹补偿原理,对拉延型面和修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使冲压回弹后的零件...
回弹是高强钢板零件冲压中的一大难题,当前工程应用中仍然依赖大量修模解决回弹问题。该文采用全工序仿真计算和回弹补偿方法,提高回弹计算的数值模拟精度;利用位移回弹补偿原理,对拉延型面和修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使冲压回弹后的零件尺寸满足设计产品的精度要求。该研究提高了高强钢冲压件的质量,实际生产的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冲压件
高回弹
应用
补偿技术
高强钢板
位移
仿真计算
钢板零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热环境下汽车用钢DP590板材屈服行为
被引量:
3
2
作者
舒建
刁可山
+2 位作者
吴向东
王文平
万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通过20℃、60℃、100℃、150℃、190℃温度下的单拉试验得到了汽车用钢DP590板材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DP590板材在0°、45°、90°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现象...
通过20℃、60℃、100℃、150℃、190℃温度下的单拉试验得到了汽车用钢DP590板材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DP590板材在0°、45°、90°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现象。通过温热环境下的十字形试件双向拉伸试验,获得了DP590板材在温度20℃、60℃、100℃、150℃、190℃等效塑性应变在0.2%、1.0%、2.0%下的屈服轨迹。发现在同一温度下,DP590钢板在不同等效塑性应变下的屈服轨迹相似;而在同一等效塑性应变下,DP590板材在不同温度下的屈服轨迹形状不同,满足的屈服准则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590
温热环境
单向拉伸
双向拉伸
屈服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谢晖
王晨磊
+2 位作者
徐伟力
蒋浩民
吴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依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微观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该模型建立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的热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相变耦合分析方法对热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制件的温度、组织和硬度的分布及变化...
依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微观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该模型建立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的热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相变耦合分析方法对热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制件的温度、组织和硬度的分布及变化。以高强度硼钢USIBOR1500为试验材料对汽车前立柱下角撑进行试制,并从成形件上取样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形件的微观组织为均匀板条状马氏体,抗拉强度达到1 400MPa以上,3个典型位置的硬度均大于450HV,且力学性能分布与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立柱下角撑
热成形
热-力-相变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韧性断裂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
3
4
作者
蒋政
刁可山
+1 位作者
吴向东
万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为研究高强钢板成形过程中的损伤破裂机理,更准确地预测高强钢的断裂失效行为,基于细观损伤力学的空穴理论,并在屈服函数就是塑性势函数的通用性假设基础上推导了各向同性的韧性断裂模型;同时引入Lode参数以反映不同应变状态下空穴形核...
为研究高强钢板成形过程中的损伤破裂机理,更准确地预测高强钢的断裂失效行为,基于细观损伤力学的空穴理论,并在屈服函数就是塑性势函数的通用性假设基础上推导了各向同性的韧性断裂模型;同时引入Lode参数以反映不同应变状态下空穴形核、长大以及聚合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包含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的新模型.在Hill正交各向异性屈服假设下,描述了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比值、r值与应力三轴度、等效塑性应变的关系.最后,针对DP590进行了参数确定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力三轴度在高强钢韧性断裂中仍然起主导因素,在低应力三轴下,材料主要是剪切型破坏,空穴的长大及聚合方式主要受剪应力影响,高应力三轴下,空穴损伤主要受拉应力影响,断裂是韧窝形的;Lode参数决定了应力组成形式,也间接地反映了应变状态,它与应力三轴度共同决定了空穴损伤的发展.新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DP590的成形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断裂
应力三轴度
Lode参数
成形极限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强钢板冲压位移回弹补偿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11
1
作者
谢晖
潘志红
蒋浩民
徐伟力
吴磊
机构
湖南大学
汽车
车身先进设计制造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汽车用
钢
开发与
应用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宝钢集团
)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77,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F12B20)
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2012)
文摘
回弹是高强钢板零件冲压中的一大难题,当前工程应用中仍然依赖大量修模解决回弹问题。该文采用全工序仿真计算和回弹补偿方法,提高回弹计算的数值模拟精度;利用位移回弹补偿原理,对拉延型面和修边型面进行回弹补偿,使冲压回弹后的零件尺寸满足设计产品的精度要求。该研究提高了高强钢冲压件的质量,实际生产的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钢冲压件
高回弹
应用
补偿技术
高强钢板
位移
仿真计算
钢板零件
Keywords
high strength steel
stamp
displacement
springback compensation
分类号
TG38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热环境下汽车用钢DP590板材屈服行为
被引量:
3
2
作者
舒建
刁可山
吴向东
王文平
万敏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汽车用
钢
开发与
应用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宝钢集团
)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026)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Y12ECEQ07Y)
文摘
通过20℃、60℃、100℃、150℃、190℃温度下的单拉试验得到了汽车用钢DP590板材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DP590板材在0°、45°、90°方向上的应力应变曲线随温度升高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现象。通过温热环境下的十字形试件双向拉伸试验,获得了DP590板材在温度20℃、60℃、100℃、150℃、190℃等效塑性应变在0.2%、1.0%、2.0%下的屈服轨迹。发现在同一温度下,DP590钢板在不同等效塑性应变下的屈服轨迹相似;而在同一等效塑性应变下,DP590板材在不同温度下的屈服轨迹形状不同,满足的屈服准则不一样。
关键词
DP590
温热环境
单向拉伸
双向拉伸
屈服轨迹
Keywords
DP590 sheet
thermal environment
uniaxial tensile test
biaxial tensile test
yield loci
分类号
TG115.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谢晖
王晨磊
徐伟力
蒋浩民
吴磊
机构
湖南大学
汽车
车身先进设计制造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汽车用
钢
开发与
应用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宝钢集团
)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7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F12B20)"大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全球集成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汽车用钢开发与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2)
文摘
依据相变动力学理论,对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微观组织转变与力学性能预测模型进行研究。基于该模型建立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的热成形有限元模型,采用热-力-相变耦合分析方法对热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制件的温度、组织和硬度的分布及变化。以高强度硼钢USIBOR1500为试验材料对汽车前立柱下角撑进行试制,并从成形件上取样进行微观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形件的微观组织为均匀板条状马氏体,抗拉强度达到1 400MPa以上,3个典型位置的硬度均大于450HV,且力学性能分布与模拟结果一致,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前立柱下角撑
热成形
热-力-相变耦合
Keywords
front pillar lower gussets
hot forming
thermal-mechanical-metallurgical coupling
分类号
TG306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韧性断裂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被引量:
3
4
作者
蒋政
刁可山
吴向东
万敏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汽车用
钢
开发与
应用
技术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
宝钢集团
)
出处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026)
宝钢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Y12ECEQ07Y)
文摘
为研究高强钢板成形过程中的损伤破裂机理,更准确地预测高强钢的断裂失效行为,基于细观损伤力学的空穴理论,并在屈服函数就是塑性势函数的通用性假设基础上推导了各向同性的韧性断裂模型;同时引入Lode参数以反映不同应变状态下空穴形核、长大以及聚合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包含应力三轴度和Lode参数的新模型.在Hill正交各向异性屈服假设下,描述了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比值、r值与应力三轴度、等效塑性应变的关系.最后,针对DP590进行了参数确定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应力三轴度在高强钢韧性断裂中仍然起主导因素,在低应力三轴下,材料主要是剪切型破坏,空穴的长大及聚合方式主要受剪应力影响,高应力三轴下,空穴损伤主要受拉应力影响,断裂是韧窝形的;Lode参数决定了应力组成形式,也间接地反映了应变状态,它与应力三轴度共同决定了空穴损伤的发展.新的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DP590的成形极限.
关键词
韧性断裂
应力三轴度
Lode参数
成形极限
高强钢
Keywords
ductile fracture
stress triaxiality
Lode parameter
forming limit
high strength steel
分类号
TG14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强钢板冲压位移回弹补偿技术研究与应用
谢晖
潘志红
蒋浩民
徐伟力
吴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温热环境下汽车用钢DP590板材屈服行为
舒建
刁可山
吴向东
王文平
万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车前立柱下角撑热成形热-力-相变耦合仿真分析
谢晖
王晨磊
徐伟力
蒋浩民
吴磊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一种韧性断裂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
蒋政
刁可山
吴向东
万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