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电动汽车性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章菊 李学鋆 陈小兵 《汽车零部件》 2020年第3期26-30,共5页
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价在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最... 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价在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纯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电动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针对两家厂商的同一级别的车型的动力性和经性进行评价打分,并利用所设计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车辆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设计的综合评价模型所计算出的结果与各分项指标的分析结果一致,可以获得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综合评价,为纯电动汽车的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动力性 经济性 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与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栗明 邓召文 《汽车实用技术》 2017年第10期167-170,共4页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动力学仿真模型、包含基本助力、PID、PWM组成的EPS控制器模型,仿真分析了目标电流的跟踪特性、验证分析了助力特性,分析了EPS系统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特性。仿真表明,实际... 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折线型助力特性曲线、动力学仿真模型、包含基本助力、PID、PWM组成的EPS控制器模型,仿真分析了目标电流的跟踪特性、验证分析了助力特性,分析了EPS系统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特性。仿真表明,实际电流对目标电流跟踪效果较好,转向轻便性得到改善,车速提高后,驾驶员获得了较强的路感,车速越高助力电动机提供的助力转矩越小,控制策略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 折线型 助力特性 PID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热力性能及流程布置仿真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润泽 李杰 《制冷与空调》 2020年第6期79-83,共5页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仿真模型,模拟2种流程布置的冷凝器换热和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相比,冷凝器换热量的模拟结果偏差不超过±5%,空气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0%,制冷剂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 采用分布参数法建立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仿真模型,模拟2种流程布置的冷凝器换热和流动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与试验结果相比,冷凝器换热量的模拟结果偏差不超过±5%,空气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0%,制冷剂出口温度偏差不超过±15%,说明仿真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通过50种流程布置方案仿真计算结果发现:车用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流程数不宜过多,一般以不超过5流程为宜,且最优化的流程布置方案更可能出现在流程数较少的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平行流冷凝器 分布参数法 换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车平顺性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康元春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10期50-53,共4页
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该客车整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它在4种不同路面道路上行驶平顺性。通过分析可知,该客车在水泥道路上行驶时舒适性较差。利用ADAMS/Insight对该客车前后轮弹簧刚度和前后减振器阻尼参数进行... 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在ADAMS/Car中建立了该客车整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它在4种不同路面道路上行驶平顺性。通过分析可知,该客车在水泥道路上行驶时舒适性较差。利用ADAMS/Insight对该客车前后轮弹簧刚度和前后减振器阻尼参数进行优化,有效降低了客车在水泥道路上行驶时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提高了该客车在水泥道路上行驶时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顺性 多体动力学仿真 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轿车副车架轻量化
5
作者 康元春 《汽车零部件》 2019年第7期33-35,共3页
为满足副车架轻量化要求,同时保证副车架的动、静态性能,采用碳纤维材料替换原钢质材料的方式。对轿车原副车架进行静力分析及模态分析,在保证碳纤维车架动、静态性能的条件下,对碳纤维材料铺层角度及各层厚度进行优化,并将碳纤维车架... 为满足副车架轻量化要求,同时保证副车架的动、静态性能,采用碳纤维材料替换原钢质材料的方式。对轿车原副车架进行静力分析及模态分析,在保证碳纤维车架动、静态性能的条件下,对碳纤维材料铺层角度及各层厚度进行优化,并将碳纤维车架与原车架静力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副车架模型的静、动态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质量减轻了89.15%,轻量化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车架 轻量化 碳纤维材料 铺层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方法在信号降噪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季景方 闫先朝 寇满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7期31-33,共3页
小波方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在信号降噪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模拟信号分析了当信号中包含有大量噪声时,采用EMD分解方法不能很好的提取原始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采用文章给出的阈值函数可以有效的消除原始信号中包含的噪... 小波方法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在信号降噪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模拟信号分析了当信号中包含有大量噪声时,采用EMD分解方法不能很好的提取原始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成分。采用文章给出的阈值函数可以有效的消除原始信号中包含的噪声,使得原始信号中包含的频率成分可以有效的通过EMD分解得到。文章的研究对于汽车零部件实测信号的降噪处理和频率特征的提取具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降噪 EMD分解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器制动最高温度径向基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季景方 闫滕滕 王振雨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16期55-57,共3页
神经网络具有智能化和快速学习能力,在复杂动态系统预测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制动器制动最高温度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逼近与预测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对径... 神经网络具有智能化和快速学习能力,在复杂动态系统预测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文章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制动器制动最高温度预测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仿真模拟验证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在逼近与预测方面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对径向基函数分布密度的优化得到了用于制动器制动最高温度预测的神经网络预测系统,同时对制动温度的预测,得到了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文章的研究对于制动器制动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神经网络 制动器 预测模型 径向基函数分布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铸造AlSi9Cu1Mg-T6合金组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占佳 杜林奇 +6 位作者 任传斌 徐麒 沈梅杰 李扩 盛晓菲 顿亚鹏 魏啟金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4期25-29,32,共6页
文章通过对AlSi9Cu1Mg合金铸锭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组织分析,发现该合金铸造缺陷较多。同时对AlSi9Cu1Mg合金进行T6热处理,并对组织性能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低压铸造AlSi9Cu1Mg合金成分设计较为合理,能够通过T6处理进行强化。2.低压... 文章通过对AlSi9Cu1Mg合金铸锭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组织分析,发现该合金铸造缺陷较多。同时对AlSi9Cu1Mg合金进行T6热处理,并对组织性能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低压铸造AlSi9Cu1Mg合金成分设计较为合理,能够通过T6处理进行强化。2.低压铸造AlSi9Cu1Mg合金存在大量长条状Si相,灰色Al-Si相,以及大量气孔/疏松,合金生产控制过程有待提高。3.低压铸造AlSi9Cu1Mg合金经过固溶时效T6热处理后,抗拉强度得到大幅提高,延伸率依旧较低,主要是因为合金中依旧存在大量棒状Si相和大量气孔/疏松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i9Cu1Mg T6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合金化AlZnMg合金单级时效工艺研究
9
作者 魏啟金 盛晓菲 吴云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32期114-115,共2页
文章以Al-8.31Zn-2.46Cu-2.07Mg-0.12Zr为研究对象,通过DSC,硬度测试,研究该合金的单级时效工艺,得到如下结论:(1)合金固溶温度不能超过474.5℃。结合现实操作中的温度波动,保证合金不会发生过烧,温度控制在465℃较为合适。(2)合金合适... 文章以Al-8.31Zn-2.46Cu-2.07Mg-0.12Zr为研究对象,通过DSC,硬度测试,研究该合金的单级时效工艺,得到如下结论:(1)合金固溶温度不能超过474.5℃。结合现实操作中的温度波动,保证合金不会发生过烧,温度控制在465℃较为合适。(2)合金合适的时效温度为120℃,峰值硬度为192HV。最佳单级时效峰时效工艺为120℃时效1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合金化 AL-ZN-MG 单级时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软件的齿轮接触强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景方 黎遗铃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8期36-38,共3页
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的主要形式,其强度不足导致的失效问题给汽车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基于ANSYS软件对齿轮接触强度进行分析。首先使用CATIA软件建立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了齿轮强... 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的主要形式,其强度不足导致的失效问题给汽车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基于ANSYS软件对齿轮接触强度进行分析。首先使用CATIA软件建立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了齿轮强度接触分析,得到了齿面、齿根等处的应力分布规律。论文的研究为齿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接触强度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