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2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汽车动态路面驱动防滑控制与仿真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泽宇 焦斌 +1 位作者 赵广耀 周淑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20-1125,共6页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在复杂路面情况下的加速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路面最优滑转率估计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从车辆-地面系统模型入手,分析了路面参数估计的数学原理并给出了单一路面下的最优滑转率判别条件...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在复杂路面情况下的加速能力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路面最优滑转率估计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首先从车辆-地面系统模型入手,分析了路面参数估计的数学原理并给出了单一路面下的最优滑转率判别条件,进而将多种路面交叠的情况下的最优滑转率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高、低附着路面相互切换的统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入高估门限λmax与低估门限λmin设计了最优滑转率的动态估计方法。基于动态路面的参数估计建立了相应的驱动防滑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参数估计方法和控制策略显著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加速能力,且在路面条件突变的情况下也能有效抑制驱动轮的过度滑转,改善了整车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学控制 驱动防滑控制 动态路面识别 控制策略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汽车驾驶员适宜H点和座椅参数实验研究
2
作者 王军年 程川泰 +2 位作者 高菲 付铁军 任金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共享汽车具有车型统一、用户多变且使用频率高的特点,为提升共享汽车使用效率和驾乘体验,研发一种能根据驾驶员特征自动调节舒适坐姿的智能座椅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用户座椅调节存在的主观任意性导致的座椅舒适性问题,结合共享汽车智能... 共享汽车具有车型统一、用户多变且使用频率高的特点,为提升共享汽车使用效率和驾乘体验,研发一种能根据驾驶员特征自动调节舒适坐姿的智能座椅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用户座椅调节存在的主观任意性导致的座椅舒适性问题,结合共享汽车智能座椅项目,以座椅H点前后位置、H点高低位置、坐垫角和靠背角4个变量为研究因子进行台架实验,分别研究5th、50th和95th百分位驾驶员的座椅舒适性受座椅参数的影响规律。首先,每个研究因子在参考车型范围内均匀选取3个实验水平,采用正交实验表对实验次数进行简化,确定正交实验须进行的组数并进行正交台架实验。实验人员对每组的座椅舒适性进行主观评价,同时通过压力测量仪和数显角度尺测量实验人员的体压分布信息和关节角度信息;其次,通过聚类分析确定了本文采用的以关节角度为客观参数的主客观舒适性评价体系,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了不同座椅参数对座椅舒适性的影响存在差异的结论,且随着驾驶员百分位的变化,对座椅舒适性造成影响的参数也在发生变化;最后,对正交实验所得数据进行修正拟合,构建了座椅适宜H点位置预测模型和靠背角度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汽车 座椅舒适性 正交实验 舒适性评价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架橡胶件对汽车平顺性影响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立军 陈双 李刚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8-242,248,共6页
将橡胶件的Kelvin-Voigt模型与整车模型相结合,应用虚拟坐标法建立了整车8自由度振动模型,从频域和时域分析了橡胶连接件的刚度和阻尼对座椅与车身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橡胶件的影响相比,计及... 将橡胶件的Kelvin-Voigt模型与整车模型相结合,应用虚拟坐标法建立了整车8自由度振动模型,从频域和时域分析了橡胶连接件的刚度和阻尼对座椅与车身振动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和轮胎动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橡胶件的影响相比,计及橡胶件的弹性,即适当选择橡胶连接件刚度时,仿真结果更接近试验实测数据,可使座椅与车身的垂向加速度、车身俯仰角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减少15%~40%;橡胶件的阻尼对平顺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架 橡胶件 平顺性 虚拟坐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强度与撞击位置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行为和病理影响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王鹏 宋学伟 +3 位作者 邱金龙 朱细燕 王楠 赵辉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0-950,969,共12页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正面碰撞与侧面碰撞所导致的头部伤害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撞击位置不同所致。为深入探讨不同撞击强度下头部撞击位置对伤害程度的具体影响,采用大鼠为实验对象实施了针对颅顶和颞叶部位的撞击实验。依据L_4(2~3)正交表建立实验方案,综合考虑了撞击强度和撞击位置两个变量,利用BIM-IV型大鼠头部撞击机致伤大鼠。通过伤后大鼠的行为表现及关键脑区的病理学检测结果,系统评估撞击因素及其水平对TBI的伤害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撞击强度是决定头部损伤程度的主导因素,但撞击位置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相同的撞击强度下,相较于颞叶撞击,颅顶撞击更易引发大鼠的昏迷、运动与记忆功能障碍以及焦虑行为。此外,颅顶撞击所导致的病理学损伤高于颞叶撞击的非冲击侧,但低于冲击侧。行为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线性拟合分析表明,大鼠脑损伤后的行为变化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较小的一侧更为吻合。本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头部伤害机制、制定科学的伤害评价准则以及构建有效的防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行为学表现 病理学结果 撞击位置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动优化下的对偶启发规划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5
作者 郭洪艳 李光尧 +3 位作者 刘俊 郭景征 谭中秋 吕颖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46-1756,共11页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降低高速、大曲率工况下车辆模型不确定性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对偶启发式规划(RHDHP)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魔术公式建立了可表征侧向轮胎力非线性特性的车辆系...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路径跟踪精度,降低高速、大曲率工况下车辆模型不确定性对跟踪性能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对偶启发式规划(RHDHP)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首先,结合魔术公式建立了可表征侧向轮胎力非线性特性的车辆系统模型.其次,设计了滚动优化思想下对偶启发式规划(DHP)的最优控制方法.该方法中的DHP结构确保了车辆非线性特性下的近似最优解,滚动优化的引入提高了车辆系统对环境变化的自适应性.同时,从理论上分析了RHDHP方法的收敛性以及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路径跟踪 对偶启发式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载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
6
作者 于树友 盛恩聪 +1 位作者 徐明生 孙晓东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预测电流控制系统在线优化计算负担大和抗负载扰动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转矩观测器的PMSM预测电流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构建虚拟电压矢量,并利用无差拍的思想对备选电压矢量控制集进行优化,降低电压矢量寻优的计算负担。然后,为了提高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设计降阶观测器对负载转矩进行实时观测,并将负载转矩观测值按比例前馈至电流环,补偿由负载转矩变化引起的电流波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电压矢量寻优策略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计算负担,降阶观测器的引入明显提高了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预测电流控制 离散空间矢量调制 负载扰动 降阶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导引AGV轨迹跟踪控制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如灏 崔岸 +1 位作者 张睿 刘立源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2,56,共6页
针对双向双驱视觉AGV的轨迹跟踪问题,建立AGV运动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状态方程,基于直线、圆弧、非圆弧三种路径模型,采用最小均方差法和内切圆弧修正法分别获得AGV在直线、圆弧和非圆弧三种路径运行过程中的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设计并验... 针对双向双驱视觉AGV的轨迹跟踪问题,建立AGV运动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状态方程,基于直线、圆弧、非圆弧三种路径模型,采用最小均方差法和内切圆弧修正法分别获得AGV在直线、圆弧和非圆弧三种路径运行过程中的距离偏差和角度偏差;设计并验证模糊PID控制器,同时采用PreScan软件进行轨迹跟踪控制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能够通过模糊规则智能调节参数,减少超调,稳定AGV的运动轨迹,且稳定时间较短,能够实现AGV稳定有效的轨迹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AGV 路径模型 模糊PID控制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龙 陶磊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发动机启停过程伴随的转矩脉动,易诱发车辆传动系扭振,导致车辆动力不平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验证基于电磁阻尼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传动系扭振主动控制方法。建立行星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发动机启停控制逻辑,提出发动机启停扭振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开展2种运行状态下发动机启停工况仿真,对比分析无控制和自适应模糊控制下传动系扭转振动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控制相比无控制状态:定置停车时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23.8%和30.1%,车辆行进间发动机启动和停机工况扭振平均衰减率分别为12.1%和23.6%。该方法可有效衰减发动机启停工况传动系扭转振动,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启停工况NVH(noise,vibration,and harshness)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混联传动系 启停工况 扭转振动 主动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学HiL仿真实验平台的搭建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房丽爽 郭洪艳 陈虹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81,共7页
为了便于汽车研发工作,减少开发周期,搭建了基于实时仿真系统x PC-Target的汽车动力学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根据高精度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 DYNA的Light车辆模型构架,自主开发了红旗HQ430型轿车车辆模型,并嵌入了方向盘、油门踏板、... 为了便于汽车研发工作,减少开发周期,搭建了基于实时仿真系统x PC-Target的汽车动力学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根据高精度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ve DYNA的Light车辆模型构架,自主开发了红旗HQ430型轿车车辆模型,并嵌入了方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和51单片机等硬件实物。最后采用51单片机作为硬件控制器,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算法的车辆横摆稳定性控制策略。针对驾驶员在高速紧急转向、低附着路面连续转向和对开路面转向等极限工况,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硬件在环实验平台可以反应汽车动力学特性,能够在线的验证横摆稳定性控制算法的实时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PC-Target PID 横摆稳定性控制 veDYNA HQ430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巡检车辆侧向行驶稳定性的鲁棒性分析与控制
10
作者 倪利伟 吴量 +1 位作者 姜宏生 邢彪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0-178,共9页
传统车辆在面对不确定干扰时,车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易偏离理想值,导致整车侧向行驶稳定性恶化。为提高车辆在不确定干扰下的侧向行驶稳定性与鲁棒性。首先基于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序列二次规划法以及自适应滑膜控制算法(ASMC)搭建... 传统车辆在面对不确定干扰时,车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易偏离理想值,导致整车侧向行驶稳定性恶化。为提高车辆在不确定干扰下的侧向行驶稳定性与鲁棒性。首先基于一体化动力学模型、序列二次规划法以及自适应滑膜控制算法(ASMC)搭建了整车行驶稳定性分层协同控制策略(HCC)。其次基于线控转向、线控驱动以及线控制动设计了一款新型四轮转向-分布式驱动巡检车辆(FSDDIV)。最后基于Simulink与Carsim进行不确定干扰下的车辆侧向行驶稳定性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用的平均分配法(ADM),该HCC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表现更佳,在面对不确定行驶工况、不确定行驶车速以及系统参数不确定性时,车辆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的最大偏离误差改善比例分别达到了75.5%与84.8%,72.8%与86.0%,71.0%与83.8%,且整体上优于同类的分层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HLQR)。该控制策略对不确定干扰表现不敏感,呈现较好的鲁棒性与稳定的控制效果,能够适应多工况的巡检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巡检车辆 四轮转向-分布式驱动 侧向稳定性 分层协同控制策略 鲁棒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S的燃料电池汽车能量管理与热管理耦合研究
11
作者 褚观耀 苏梦月 +1 位作者 宁竞 曾小华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5-53,共9页
为在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在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温度反馈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中国... 为在提高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燃料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在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燃料电池温度反馈的自适应等效氢耗最小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出策略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中国乘用车行驶工况(CLTC-P)、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和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等工况下,相较于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均可实现10.7%~11.8%的节氢效果提升,相较于未考虑热管理的策略可实现燃料电池热管理效果的改善,并进一步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汽车 等效氢耗最小策略 能量管理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0
12
作者 陈虹 宫洵 +3 位作者 胡云峰 刘奇芳 高炳钊 郭洪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346,共25页
汽车控制技术是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高我国汽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完成从消费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围绕汽车动... 汽车控制技术是推动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高我国汽车控制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完成从消费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主要围绕汽车动力总成系统、主动安全系统及新能源汽车中的关键控制问题展开论述,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提炼共性问题,对汽车控制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 发动机 传动系 主动安全 新能源汽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汽车控制 被引量:54
13
作者 陈虹 郭露露 +2 位作者 宫洵 高炳钊 张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313-1332,共20页
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汽车驾驶自动化一直都在进行,其发展进程是对驾驶人认知感知、决策规划和执行控制等各个重要环节的逐步增强或最终替代.智能时代下,大数据分析、泛在计算、泛在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为汽车驾... 自动驾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汽车驾驶自动化一直都在进行,其发展进程是对驾驶人认知感知、决策规划和执行控制等各个重要环节的逐步增强或最终替代.智能时代下,大数据分析、泛在计算、泛在传感和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为汽车驾驶自动化向着高级别迈进提供了新的机遇.控制技术是智能时代汽车自动化进程中的基石,更多的信息在先进控制技术的赋能下将衍生出更多的新功能与新系统,从而实现汽车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舒适性等各个方面的提升.本文对智能时代的汽车控制进行综述,首先回顾汽车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然后探讨汽车自动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梳理出一些未来智能汽车控制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控制 驾驶自动化 智能时代 网联自动驾驶汽车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9
14
作者 胡云峰 曲婷 +4 位作者 刘俊 施竹清 朱冰 曹东璞 陈虹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61-1280,共20页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电动化、智能化及网联化为基础的智能汽车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发展进程,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将智能汽车的发展分为手动驾驶、驾驶辅助、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和完全自动化6个级别,虽然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汽车智能化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全工况自动驾驶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智能汽车必然面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局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智能汽车人机协同控制中驾驶员建模及人机驾驶权动态优化控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简要介绍了智能汽车测试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炼了共性问题,并对人机协同控制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协同控制 驾驶员建模 测试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底盘集成控制的轻型汽车防侧翻控制 被引量:19
15
作者 赵健 郭俐彤 +2 位作者 朱冰 邓伟文 任露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4-339,36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底盘集成控制的轻型汽车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选取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侧翻预警因子,并通过一3自由度侧翻参考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主动转向和主动差动制动系统进行集成控制,提出了主动防... 提出了一种基于底盘集成控制的轻型汽车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选取横向载荷转移率作为侧翻预警因子,并通过一3自由度侧翻参考模型进行实时计算。在此基础上,应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主动转向和主动差动制动系统进行集成控制,提出了主动防侧翻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与Carsim对车辆进行了典型工况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主动防侧翻控制系统能准确预测车辆侧翻危险,避免侧翻事故发生,有效提高车辆综合行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汽车 主动防侧翻控制 底盘集成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驾驶员多目标决策的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振海 严伟 +1 位作者 李红建 胡振程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7-673,共7页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根据本车与前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综合考虑车间行驶安全性、本车纵向动力学特性和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等多个相互关联且存在一定矛盾的性能指标,实现本车与前车安全车间距的保持控制。针对这一多目标协调控...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根据本车与前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和相对速度,综合考虑车间行驶安全性、本车纵向动力学特性和驾乘人员的舒适性等多个相互关联且存在一定矛盾的性能指标,实现本车与前车安全车间距的保持控制。针对这一多目标协调控制问题,本文在动态输出反馈控制框架下,模拟真实驾驶员对车间距控制的行为特性,利用汽车行驶状态和控制变量建立了安全性、轻便性、舒适性和工效性指标,进而基于不变集和二次有界性理论提出了以上多性能指标的动态协调控制机制,建立了一套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间距控制算法。最终通过跟随、驶离和切入3种典型工况的仿真,验证了算法对安全车间距保持和协调多性能指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 车间距控制 多目标协调 控制约束 二次有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自适应制动回馈控制策略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汉武 雷雨龙 +1 位作者 付尧 李兴忠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2-50,65,共10页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制动回馈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和最优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的自适应制动回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AVL/Cruise和Matlab/Simulnk软件搭建整车系统仿真控制模型,并基于NSGA-...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制动回馈控制策略多目标优化问题,基于多目标优化模型和最优优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优化结果的自适应制动回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AVL/Cruise和Matlab/Simulnk软件搭建整车系统仿真控制模型,并基于NSGA-Ⅱ算法,以系统制动效能、制动回馈能量和电池容量衰减率为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仿真离线优化得到综合再生制动性能指标下的制动工作点切换门限值Parato最优解,并结合仿真优化结果设计了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控制器考虑了路面附着系数和动力电池的荷电状态,可在线实时调整制动工作点的分配。WLTP循环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自适应制动回馈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平衡制动效能、制动回馈能量和电池容量衰减率之间的关系,在有效提高制动效能和制动回馈能量的同时维持较小的电池容量衰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程式电动汽车 制动回馈 NSGA-Ⅱ算法 多目标优化 自适应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汽车横摆稳定性控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建森 李飞 +2 位作者 丁海涛 郭孔辉 郝宝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36,共6页
汽车在紧急避障操纵时容易丧失稳定性,通过四轮差动制动的方式对汽车施加附加横摆力矩可以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以及参数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用最优控制方法决策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实际中往往无法保持最... 汽车在紧急避障操纵时容易丧失稳定性,通过四轮差动制动的方式对汽车施加附加横摆力矩可以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由于汽车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以及参数和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用最优控制方法决策的附加横摆力矩在实际中往往无法保持最优。由此提出广义预测控制(GPC)方法决策附加横摆力矩。建立了七自由度非线性车辆模型作为预测模型,并通过实车试验对其精度进行了验证。通过Simulink/Carsim环境中的虚拟试验对GPC方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PC方法比LQR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主动安全 横摆稳定性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动轮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研究 被引量:35
19
作者 靳立强 孙志祥 +1 位作者 王熠 郑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1-1105,1197,共6页
为提高电动轮汽车制动过程中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率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电动轮汽车的全新构型机电复合再生制动系统及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考虑到电池SOC值和制动强度对电机再生制动力矩的影响,设计了双输入单输... 为提高电动轮汽车制动过程中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率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电动轮汽车的全新构型机电复合再生制动系统及控制策略。在该控制策略中,考虑到电池SOC值和制动强度对电机再生制动力矩的影响,设计了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并在AMESim软件平台中搭建了15自由度的电动轮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和再生制动系统与液压制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不同的制动强度下采用UDDS循环进行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制定的控制策略能满足要求,在保证制动效能的前提下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有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再生制动能量回收 模糊控制器 制动力分配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传动系统平顺性驾驶品质控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高炳钊 洪金龙 陈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9-866,共18页
汽车驾驶性能是现代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与汽车动力性、乘员舒适性有很大关系.发动机、变速器的扭矩输出,离合器的分离接合过程等对汽车平顺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汽车传动系统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动力学模型,并对影响汽车平顺... 汽车驾驶性能是现代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与汽车动力性、乘员舒适性有很大关系.发动机、变速器的扭矩输出,离合器的分离接合过程等对汽车平顺性都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汽车传动系统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其动力学模型,并对影响汽车平顺性的起步控制、换挡控制、急加减速控制、发动机启停控制和间隙补偿控制及其控制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汽车传动系统及其控制策略并介绍近段时间内汽车的研究热点,包括汽车电动化所引起的协调控制问题及智能化对驾驶性能控制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动系统 平顺性控制 汽车电动化 换挡控制 离合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