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主要针叶树种早晚材径向生长对多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高家辉 马茜芮 +3 位作者 罗光成 王忠鑫 李耀东 向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27,共12页
【目的】分析气候、立地、林分竞争、林分结构等因子对针叶树种早、晚、全材径向生长的影响和贡献率差异,以期了解树木径向生长对多因子的响应规律,为长白山地区针叶混交林的生长动态研究与精细化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金... 【目的】分析气候、立地、林分竞争、林分结构等因子对针叶树种早、晚、全材径向生长的影响和贡献率差异,以期了解树木径向生长对多因子的响应规律,为长白山地区针叶混交林的生长动态研究与精细化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金沟岭林场的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松Pinus koraiensis年轮样芯和固定样地复测数据,选择Logistic作为基础模型,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方差膨胀因子筛选显著的影响因子,将筛选后的因子结合再参数化方法引入基础模型中,最后采用似乎不相关回归法(SUR)构建各个树种早材、晚材、全材的联立方程组模型,并利用检验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用层次分割分析法(HP)量化气候、竞争、立地和林分结构等因子对各树种径向生长的贡献程度。【结果】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趋于渐近线,联立方程组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13~0.917,显出较高的预测精度。模型表达式显示影响3个树种径向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为生长季前期、7月、冬季相关的温度和水分因子,表现出对径向生长的促进作用,而树种组成多样性、丰富度以及林分竞争因子等则主要表现出对3个树种早材和晚材生长的抑制作用,海拔、坡向、坡率等立地因子主要与各树种早材和晚材生长成正比。贡献率差异性显示各树种以及材型所受到的主控因子类型不同。【结论】本研究明晰了3个树种早晚材径向生长对各因子具体的响应规律,有助于为制定更精确的长白山针叶混交林经营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立方程组模型 早材和晚材 云冷杉针叶混交林 树轮宽度 贡献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