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对伊犁草地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徐俏 崔东 +1 位作者 王兴磊 朱振华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4-251,共8页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 以伊犁托乎拉苏大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0~20 cm草地表层土壤混合样品多点采集,实验室内依据干筛法取得各粒级大团聚体,模拟不同含水率、冻融试验,利用湿筛法获得每种粒级的水稳性大团聚体质量,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草地土壤在冻融环境条件下其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初始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关键因素。随着土壤初始含水率的提高,>5 mm、5~4mm、4~2 mm、2~1 mm四个粒径组水稳性团聚体,呈现出逐渐降低、或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0.5 mm、0.5~0.25 mm呈现先降低后增加、或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2)冻融循环次数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重要因素。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各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表现出的规律性不尽相同,>1 mm水稳性团聚体整体有降低趋势,1~0.5 mm、0.5~0.25 mm两组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则整体呈现增加趋势。(3)冻结温度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5 mm与5~4 mm水稳性团聚体有降低的趋势,1~0.5 mm与0.5~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升高的趋势,4~2 mm与2~1 mm两个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并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稳性大团聚体 草地土壤 冻融作用 湿筛法 冻融循环次数 冻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土壤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兴磊 李芳 +3 位作者 刘云庆 周均 雷红琴 粟有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7-1164,共8页
建立了测定土壤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快速溶剂萃取仪(ASE)提取,样液经NH2粉净化,4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氮吹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 建立了测定土壤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样品用快速溶剂萃取仪(ASE)提取,样液经NH2粉净化,4000 r·min-1离心5 min,取上清液氮吹浓缩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5—5.00μg·m L-1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2,样品在0.10—2.00 mg·kg-1范围内加标,平均回收率在64.5%—119.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11.8%,检出限(LOD)在0.02—0.05 mg·kg-1之间,定量限(LOQ)在0.06—0.15 mg·kg-1.采用该方法对7个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对人体毒害性小,能够满足土壤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快速溶剂萃取(ASE) 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酶法处理含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云庆 王兴磊 +1 位作者 李强 张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8-132,共5页
本实验研究以模拟含柴油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木质素酶对含柴油污水中柴油的酶催化氧化降解情况。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时间、木质素酶浓度、反应温度、柴油初始浓度等不同要素对酶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 本实验研究以模拟含柴油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木质素酶对含柴油污水中柴油的酶催化氧化降解情况。考察了溶液pH值、催化时间、木质素酶浓度、反应温度、柴油初始浓度等不同要素对酶催化氧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柴油初始浓度为0.3 g·L^(-1),木质素酶浓度为12 mg·L^(-1),pH值为5.5,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h,柴油的去除率可达9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酶 含油废水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钠改性亚麻对模拟孔雀石绿染料废水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淡玄玄 李小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8-211,共4页
以NaOH改性亚麻原料制备良好型吸附剂,用于对模拟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因素对NaOH改性亚麻吸附MG溶液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进行机理分析,并利用SEM、FT-IR... 以NaOH改性亚麻原料制备良好型吸附剂,用于对模拟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MG)染料废水的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因素对NaOH改性亚麻吸附MG溶液的影响,采用吸附等温方程和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进行机理分析,并利用SEM、FT-IR对亚麻改性前后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25℃、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MG溶液初始浓度为100mg/g、吸附时间60min、改性吸附剂用量0.1g,最大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为96.13%、24.03mg/g。相比于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R^2=0.7522),NaOH改性亚麻对MG溶液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R^2=0.9597),表明该吸附为多层吸附。相比于准一阶反应动力学方程(R^2=0.858),准二阶反应动力学方程(R^2=0.999)可以更好的描述NaOH改性亚麻对MG溶液的吸附,表明该吸附反应为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孔雀石绿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