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价铁修复铬污染水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吟 赵建夫 +1 位作者 王学江 张亚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117-3119,3134,共4页
综述了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研究进展,分析了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机理、影响因素及改良方法,并指出了使用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零价铁 六价铬 纳米铁 化学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硝胺及其前驱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茜 张超杰 +2 位作者 曲燕 杨墨 周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472-20473,20625,共3页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由于可在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进而造成人体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NDMA主要的前驱物质为二甲胺(DMA),含有DMA官能团的有机物质也是其前驱物质。最常用的去除NDMA的方... N-亚硝基二甲胺(NDMA)是一种具有强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由于可在饮用水氯化消毒过程中形成进而造成人体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NDMA主要的前驱物质为二甲胺(DMA),含有DMA官能团的有机物质也是其前驱物质。最常用的去除NDMA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光降解(UV)、反渗透(RO)和吸附等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综述,总结了其优缺点。此外,也论述了已被发现的NDMA的各种前驱物质,总结了NDMA及其前驱物的去除方法,为后续研究方向提出了一定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二甲胺 前驱物 迁移转化 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致氯生水合电子对全氟辛酸的降解 被引量:5
3
作者 郭睿 张超杰 +1 位作者 张庚 周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99-1508,共10页
研究了185 nm紫外光激发氯离子生成的水合电子还原降解全氟辛酸(PFOA)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氯离子、紫外光和绝氧环境是保证PFOA高效降解的必要条件;当PFOA的浓度为0.03 mmol/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氯离子与PFOA摩尔浓度比(cCl-/cP... 研究了185 nm紫外光激发氯离子生成的水合电子还原降解全氟辛酸(PFOA)的效果.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氯离子、紫外光和绝氧环境是保证PFOA高效降解的必要条件;当PFOA的浓度为0.03 mmol/L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氯离子与PFOA摩尔浓度比(cCl-/cPFOA)为10.0,溶液初始p H值为10.0,体系温度为25℃.该条件下反应23 h后PFOA的降解率和脱氟率分别达到99.6%和65.0%.PFOA在该体系中0~8 h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为6.3×10-3min-1.PFOA在该体系中降解的主要产物有氟离子、短链全氟羧酸、甲酸和乙酸.PFOA的降解有2种途径:(1)氯离子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水合电子,水合电子进攻PFOA,造成C—F键及C—C键的断裂;(2)具有较高能量的185 nm紫外光光解PFOA,发生脱羧反应,并通过水解作用逐步脱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酸 水合电子 氯离子 185 nm紫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腈醛混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花文凤 田大勇 +2 位作者 安情情 林志芬 张饮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7-1052,共6页
选取腈化合物和醛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模式生物,以15 min发光抑制为测定终点,测定了10种腈醛化合物的单一急性毒性和55组二元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分别建立了腈、醛化合物单一急性毒性的QSAR模型,并提出了... 选取腈化合物和醛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为模式生物,以15 min发光抑制为测定终点,测定了10种腈醛化合物的单一急性毒性和55组二元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分别建立了腈、醛化合物单一急性毒性的QSAR模型,并提出了非等毒性比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QSAR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腈醛混合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不同,主要呈现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采用QSAR模型定量描述了腈醛类化合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为环境介质中腈醛的联合生态风险评价和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明亮发光杆菌 急性联合毒性 QS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离子液体在砂土中的吸附与运移
5
作者 董志强 徐素玮 +2 位作者 孙境蔚 施心怡 邱宇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0-935,共6页
研究了三种咪唑离子液体([C_2MIM][PF_6],[C_4MIM][PF_6]和[C_4MIM][BF_4])在砂土环境中的静态吸附与动态运移规律,讨论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变化对其吸附/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液体的砂土吸附系数(Kd)介于4.3~7.7 L... 研究了三种咪唑离子液体([C_2MIM][PF_6],[C_4MIM][PF_6]和[C_4MIM][BF_4])在砂土环境中的静态吸附与动态运移规律,讨论了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变化对其吸附/运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离子液体的砂土吸附系数(Kd)介于4.3~7.7 L·kg^(-1)之间,整体吸附量偏低,暗示其环境迁移能力强。在静态吸附中,随着阳离子碳链长度从C2增加到C4,离子液体的吸附能力得到提升,迁移能力随之下降,相比而言,阴离子(PF_6^-和BF_4^-)的改变对Kd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在动态柱实验中,阴离子变化能影响阻滞系数R值的大小,这得益于离子液体在土柱中经历反复的吸附-脱附过程,从而使阴离子之间的差异得以放大。首次采用CXTFIT软件对离子液体的运移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其观察值和模拟值高度吻合,表明非平衡模型适合定量描述和预测离子液体在环境中的运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砂土 运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高毒性N-DBPs卤代乙酰胺 被引量:4
6
作者 曹中琦 盖世博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78-84,共7页
卤代乙酰胺(haloacetamides,HAM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的含氮消毒副产物。文中探索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去除饮用水中的HAMs,考察了50目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与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HAMs去除率升高,碱性时HAMs的... 卤代乙酰胺(haloacetamides,HAMS)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的含氮消毒副产物。文中探索用活性炭吸附方法去除饮用水中的HAMs,考察了50目活性炭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与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大,HAMs去除率升高,碱性时HAMs的去除主要归因于自身水解和吸附的双重作用。通过拟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得到50目活性炭对二氯乙酰胺(dichloroacetamide,DCAM)、一溴乙酰胺(bromoacetamicde,BCAM)、二溴乙酰胺(dibromoacetamide,DBAM)和三氯乙酰胺(trichloroacetamide,TCAM)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61.50、54.98、87.20 mg/g和76.88 mg/g;活性炭吸附4种HAMs均符合假一级去除动力学,且拟合相关系数均高于0.98。DCAM、BCAM、DBAM和TCAM的吸附去除动力学常数分别为0.044、0.051、0.059 h^-1和0.061 h^-1,显示了通过活性炭24 h吸附处理,能使4种HAMs降至较低浓度。4种HAMs的去除速率由大到小为TCAM>DBAM>BCAM>D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乙酰胺 含氮消毒副产物 活性炭 吸附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