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钝化剂对农田土壤镉污染的原位钝化修复效应研究 被引量:105
1
作者 罗远恒 顾雪元 +3 位作者 吴永贵 刘智敏 童非 谭印月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0-897,共8页
选择野外镉(Cd)污染农田,以小麦(第一季)、水稻(第二季)为模式作物,以蒙脱土、钙镁磷肥、磷矿石、重钙、普钙为钝化修复材料(施加浓度为1.3 kg·m-2),并配施石灰(0.52 kg·m-2),研究其对小麦、水稻产量及籽粒中Cd含量、土壤pH... 选择野外镉(Cd)污染农田,以小麦(第一季)、水稻(第二季)为模式作物,以蒙脱土、钙镁磷肥、磷矿石、重钙、普钙为钝化修复材料(施加浓度为1.3 kg·m-2),并配施石灰(0.52 kg·m-2),研究其对小麦、水稻产量及籽粒中Cd含量、土壤pH以及土壤中Cd形态分布的影响,考察不同钝化剂对农田土壤Cd污染的原位钝化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钝化剂后均显著抑制小麦和水稻籽粒对Cd的吸收,而配施石灰能更进一步抑制小麦和水稻对Cd的吸收。第一季,钙镁磷肥和蒙脱石配施石灰的抑制效果最好,钙镁磷肥配施石灰和蒙脱土配施石灰降幅分别达到78.7%和72.8%;第二季,钙镁磷肥和重钙配施石灰的抑制效果最好,钙镁磷肥配施石灰和重钙配施石灰降幅分别达到82.83%和67.43%。研究发现钝化剂显著降低土壤酸溶态Cd含量,而小麦和水稻籽粒中Cd含量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和-0.718;与土壤酸溶态C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69和0.613;同时发现施用钝化剂后小麦、水稻的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增幅最大的为可溶性磷肥重钙和钙镁磷肥,原因可能是施入的改良剂减缓了Cd毒性,同时提供了作物生长所需的钙、镁、磷等必需营养元素。根据田间试验效果,钙镁磷肥配施石灰对降低小麦和水稻中Cd含量的效果最显著,可推荐作为Cd污染土壤的改良剂。旱作条件下,蒙脱石配施石灰也是Cd污染农田改良剂的较好选择,而稻作条件下则不宜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Cd 原位钝化 小麦 水稻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氮的释放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宏瑞 王晓蓉 +1 位作者 牛晓君 李桂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N的释放。结果表明,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高浓度Cr(Ⅲ)可导致作物各部位Cr的大量积累,小麦、玉米子粒中Cr含量远远超过安全食用标准;Cr(Ⅲ)向土壤底层的...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室内分析测定的方法,研究了制革污泥污染土壤矿化过程中Cr(Ⅲ)和N的释放。结果表明,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高浓度Cr(Ⅲ)可导致作物各部位Cr的大量积累,小麦、玉米子粒中Cr含量远远超过安全食用标准;Cr(Ⅲ)向土壤底层的迁移可达160cm,并与有机物迁移具有显著相关性。14周好气培养实验显示,矿化结束后,污泥中14%~26%以上有机态Cr(Ⅲ)转化为无机态,具有很高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由污泥带入土壤中的氮与土壤原有N的矿化速率和可矿化N量具有明显差异,Cr(Ⅲ)的转化与N的矿化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污泥 土壤污染 矿化过程 CR 氮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污染趋势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秋歌 高士祥 +3 位作者 王格慧 郑攀峰 赵欣 王连生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6-560,共5页
对南京市2001年、2002年、2004年以及2005年夏季和冬季所采集到34个PM10和64个PM2.5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气溶胶PAHs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且冬季大气中PAHs的污染比夏季严重.通过一些特征标志PAHs... 对南京市2001年、2002年、2004年以及2005年夏季和冬季所采集到34个PM10和64个PM2.5样品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气溶胶PAHs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且冬季大气中PAHs的污染比夏季严重.通过一些特征标志PAHs的比值,初步判定PAHs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污染,没有新的污染源加入.FLA/Py比值判定表明南京的大气污染形式由煤烟型和油型燃烧相结合的污染方式转为油型为主的污染形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PM10 PM2.5 污染趋势 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潇 李杨帆 +2 位作者 尹荣尧 孙翔 朱晓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3,共5页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 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日趋严重,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国家环境规划必要且适时。在分析行为效益、实施成本、适应性排放和国际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十二五"环境规划中应同时考虑"减缓"和"适应"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并权衡二者优先次序,采用以适应为主的"单效"方案,将自然承载力、生产系统、社会人居环境三个层次和自然生态系统、水资源、灾害与风险、低碳经济、敏感部门、城市化环境效应、海岸带等7个相关主要问题作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环境规划 “十二五” 适应 减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可卿 陈泽智 +2 位作者 刘鹏 许雪松 唐秋萍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6,50,共4页
对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土壤、植物、炉渣等样品中Cu、Pb、Cr、Zn、Cd、Hg、As、Sb、Mn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土中Cu、Zn、As 3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高出自然土壤背景值86%、250%,30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对南京市某垃圾填埋场的垃圾、土壤、植物、炉渣等样品中Cu、Pb、Cr、Zn、Cd、Hg、As、Sb、Mn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土中Cu、Zn、As 3种重金属含量分别高出自然土壤背景值86%、250%,30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的污染状况为:Cd、As>Hg>Cu>Pb>Cr、Zn;Cd和As的毒性贡献较大,存在极高的潜在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重金属污染 微波消解 潜在危害程度评价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麒麟镇麒麟石刻风化壳的表征 被引量:9
6
作者 徐飞高 汤剑 高士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1-255,共5页
以南京市麒麟镇麒麟石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XRD,XRF,IR,IC,ICP和SEM-EDS等分析手段对石刻新鲜岩样和风化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麒麟石刻不同部位的风化壳成分差别很大,有大气中污染气体和其它外来物质进入到风化壳成分当中;对比研究发现,... 以南京市麒麟镇麒麟石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XRD,XRF,IR,IC,ICP和SEM-EDS等分析手段对石刻新鲜岩样和风化壳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麒麟石刻不同部位的风化壳成分差别很大,有大气中污染气体和其它外来物质进入到风化壳成分当中;对比研究发现,新鲜岩样风化后,其方解石晶体C—O键特征吸收峰出现约8cm-1的蓝移现象,且明显窄化.新鲜岩风化后,表面变的粗糙,质地松散.风化壳中可溶盐含量最高的是硫酸盐,表明大气中的SO2在风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石刻 风化壳 方解石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氧化硅在水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增银 张满成 +1 位作者 韦蒙蒙 刘福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6,共6页
吸附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经济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其中介孔氧化硅由于具有长程有序性、孔道和表面结构易于调控、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特点,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水污染防治吸附材料。本文概述了介孔氧化硅材料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吸附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经济的水污染防治技术,其中介孔氧化硅由于具有长程有序性、孔道和表面结构易于调控、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特点,成为一种极具潜力的水污染防治吸附材料。本文概述了介孔氧化硅材料在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吸附去除中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铬的活化及植物提取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马宏瑞 马托 +1 位作者 黄宁选 王晓蓉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6期22-25,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和草酸在Cr与有机酸摩尔比为1∶1和1∶5情况下对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Cr(III)的活化作用以及铬的植物提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对土壤中Cr(III)的活化作用显著,其中,EDTA处理的土壤中Cr...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柠檬酸和草酸在Cr与有机酸摩尔比为1∶1和1∶5情况下对制革污泥污染土壤中Cr(III)的活化作用以及铬的植物提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有机酸对土壤中Cr(III)的活化作用显著,其中,EDTA处理的土壤中Cr(III)的溶解性提高了6~11倍;柠檬酸处理的土壤中Cr(III)的溶解性提高了2~8倍;草酸处理在Cr与有机酸摩尔比为1∶5时才表现出较明显的活化作用,为对照的2.8倍。小麦幼苗地上部分Cr的吸收量与土壤中Cr的溶解态呈显著相关性,稳定性络合物显著地促进了植物地上部分对Cr(III)的吸收。有机酸施用量在20mmol/kg以内时,小麦幼苗的生长未受影响,用量达50mmol/kg时,小麦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其中EDTA最为显著,其次为柠檬酸和草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络合作用 植物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分离
9
作者 王津南 李爱民 +2 位作者 卢宇飞 薛玉志 周友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对化工园区的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分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化工生化尾水中普遍含有四氯乙烯、苯类和烷烃类有机毒物,而不同来源的化工生化尾水中疏水性、亲水性和中性有机质的含量... 采用液液萃取法和树脂吸附法对化工园区的生化尾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富集、分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化工生化尾水中普遍含有四氯乙烯、苯类和烷烃类有机毒物,而不同来源的化工生化尾水中疏水性、亲水性和中性有机质的含量相差较大,分子量分布也不相同,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树脂富集分离后,氨基酸、邻苯二甲酸酯和糖类物质成为尾水中主要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尾水 有机污染物 富集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工业化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分析
10
作者 杨莉 刘宁 +1 位作者 周秀慧 焦亚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865-20868,20874,共5页
科学地判断一个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江苏省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江苏全省处于较高工业化水平阶段,但区域差异显著;随着全省综... 科学地判断一个区域工业化发展水平,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江苏省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其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江苏全省处于较高工业化水平阶段,但区域差异显著;随着全省综合工业指数增长,工业COD排放对环境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工业SO2排放对环境的压力缓慢增长,而工业固废产生量带来的环境压力则迅速增长。为了缓解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江苏省应采取改变工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水平 区域差异 江苏省 新型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克隆生产厂周边环境中得克隆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禹甸 李志刚 鲜啟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1-308,共8页
得克隆(DP)是目前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氯代阻燃剂,调查了DP生产厂周边环境中DP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生产厂周边表层土壤中DP的浓度范围为0.665~102ng·g^(-1)干重,河流表层沉积物和水中D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65~65.1ng·g^(-1)干... 得克隆(DP)是目前正在生产和使用的氯代阻燃剂,调查了DP生产厂周边环境中DP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生产厂周边表层土壤中DP的浓度范围为0.665~102ng·g^(-1)干重,河流表层沉积物和水中DP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165~65.1ng·g^(-1)干重和ND-4.91ng·L^(-1).生产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DP的浓度为1.23×10~4 ng·g^(-1)干重,污水池出水中DP的浓度高达2.29×10~4 ng·L^(-1).水体、沉积物中DP发生了syn-DP选择性富集或anti-DP选择性降解.分析结果表明DP生产厂是周边环境中DP污染的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克隆 生产厂周边环境 浓度水平 分布特征 污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对昆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90
12
作者 蔡邦成 陆根法 +3 位作者 宋莉娟 黄和平 韩尚富 陈克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05-3010,共6页
参照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4~2001年呈下降趋势,按两种系数计算分别下降了1.22亿元和0.71亿... 参照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根据土地利用变化对比研究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区域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4~2001年呈下降趋势,按两种系数计算分别下降了1.22亿元和0.71亿元,相对下降比例分别为4.93﹪和4.12﹪;(2)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评价年份内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可分别用线性函数Y1=-121.25X1+17342(R2=0.907)和Y2=-199.62X2+25088(R2=0.906)较好的表示;(3)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按两种系数的评价结果均分别与GDP、人口总量和人均GDP指标有较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其中与人均GDP的相关度最高;(4)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人均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式预测表明昆山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未来10a内还将进一步下降,需要采取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采用不同价值系数评价的昆山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相似,但是绝对值相差巨大,由此对生态价值静态评价进行了反思,研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及其变化的驱动机制更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变化 昆山 长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网络分析的南京主城区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被引量:61
13
作者 许文雯 孙翔 +2 位作者 朱晓东 宗跃光 李杨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4-1272,共9页
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用地极为紧张的大都市,识别重要的生态斑块对其进行保留和修复不仅对控制大城市的城市过度扩张、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撑下,(1)将景观阻力... 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用地极为紧张的大都市,识别重要的生态斑块对其进行保留和修复不仅对控制大城市的城市过度扩张、提升城市品质、优化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在GIS技术的支撑下,(1)将景观阻力分析和网络分析相结合,定量表征研究区的潜在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网络,寻找生态节点;(2)对城市中生态斑块的特殊服务功能进行分析,筛选出具备河流生态防护、隔离工业污染和居民休闲功能的生态斑块;(3)对生态斑块的规模进行分析,提取面积较大的斑块。综合分析后识别出7个重要的节点斑块,建议对其进行立法保护和修复,划定为永久绿地或永久生态空间,并对其建设方向提出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最短路径 生态网络 重要生态斑块识别 南京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沉积物理化性质及营养盐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6
14
作者 赵兴青 杨柳燕 +5 位作者 于振洋 樊启慧 詹忠 肖元庚 尹大强 秦伯强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98-704,共7页
在不同季节,采集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沉积物柱状样,研究沉积物Eh、pH、总氮、总磷以及有机质四季垂向部面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下(0-3cm).Eh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迅速下降,很快进入还原状态.沉积物剖面上pH变化幅度不大,在6.4-... 在不同季节,采集太湖梅梁湾和贡湖湾沉积物柱状样,研究沉积物Eh、pH、总氮、总磷以及有机质四季垂向部面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下(0-3cm).Eh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迅速下降,很快进入还原状态.沉积物剖面上pH变化幅度不大,在6.4-7.8之间,冬季沉积物pH均有所降低.太湖沉积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盐,总氮和总磷最高浓度分别为2.68和0.864 mg/g,其剖面分布特征表明,沉积物表层总氮和总磷含量远高于底层,其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四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在10 cm以上变化幅度较大,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季节变化幅度不大.比较不同采样点发现,位于梅梁湾生态系统试验区内的S1位点沉积物氮磷内源负荷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氧化还原电位 pH 总磷 总氮 有机质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模拟吸附水体硝态氮潜力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丽 陈旭 +2 位作者 吴丹 王爱丽 杨柳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硝态氮污染,对两种生物质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进行铁改性处理,研究其对硝态氮吸附特性,考察吸附时间、硝态氮初始浓度、p H、生物质炭添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改性生物质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粉末态生... 为了有效去除水体硝态氮污染,对两种生物质炭(花生壳炭、小麦秸秆炭)进行铁改性处理,研究其对硝态氮吸附特性,考察吸附时间、硝态氮初始浓度、p H、生物质炭添加量和共存离子对改性生物质炭吸附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解决粉末态生物质炭易随水流失的问题,对改性生物质炭进行固定化处理,探索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吸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主要发生在前6 h,并在24 h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其吸附量随着水溶液中硝态氮浓度的上升而升高,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对硝态氮最大吸附潜力分别为2674、1285 mg N·kg-1,且酸性至中性条件有利于改性生物质炭对硝态氮的吸附。在20 mg·L-1的硝态氮溶液中,改性花生壳炭和小麦秸秆炭的适宜固液比分别为10、28 g·L-1,其去除率达到80%。当包埋载体海藻酸钠浓度为2%、改性生物质炭含量为0.1 g·m L-1时,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微球成形完整,对硝态氮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固定化并未显著降低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性能。因此,固定化改性生物质炭能有效吸附水体硝态氮,为污水处理厂尾水等低污染水硝态氮去除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改性 硝态氮 吸附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16
作者 陈广银 郑正 +2 位作者 邹星星 李继红 杨世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5-188,共4页
在中温条件下(35℃),研究了稻草中添加猪粪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以及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将猪粪与稻草混合厌氧消化产沼气可以顺利进行,混合物的VS产气... 在中温条件下(35℃),研究了稻草中添加猪粪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消化过程中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甲烷含量、pH、挥发性脂肪酸以及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变化。结果表明,将猪粪与稻草混合厌氧消化产沼气可以顺利进行,混合物的VS产气量为330.14L·kg-1VS,沼气中甲烷含量为62.88%,添加猪粪对稻草产气量和有机酸的影响不明显,但对发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酸积累有一定的缓冲作用。添加猪粪可以大幅提高发酵液中NO3-N含量,较稻草的处理提高34.53%,对提高消化液的肥料价值有重要意义。因此,将稻草与猪粪混合厌氧消化产沼气是完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猪粪 厌氧发酵 混合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巢对巢湖的水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谢兴勇 钱新 +2 位作者 张玉超 钱瑜 田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7-901,共5页
建立了巢湖一维水质模型DYRESM-CAEDYM,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质、水文、气象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确立了适用于巢湖水环境特征的水质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调水对巢湖TN,TP和Chl-a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年调水量为9.57×1... 建立了巢湖一维水质模型DYRESM-CAEDYM,并利用2005年的实测水质、水文、气象等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率定,确立了适用于巢湖水环境特征的水质模型参数.应用该模型模拟了调水对巢湖TN,TP和Chl-a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年调水量为9.57×108m3时可使巢湖的ρ(TN)和ρ(TP)下降约16%和19%,ρ(Chl-a)峰值从51.42μg/L降至38.96μg/L,ρ(Chl-a)超过30μg/L的天数从26 d减少到16 d,对巢湖夏季蓝藻暴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比分析了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对巢湖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如果各支流的入湖污染负荷能够削减5%,同时开展底泥清淤工作,可使巢湖的ρ(TN)和ρ(TP)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与没有治理的情况相比分别降低约24.9%和33.3%,使巢湖夏季的ρ(Chl-a)峰值从51.42μg/L降至32.72μg/L,ρ(Chl-a)超过30μg/L的天数从26 d减少到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济巢 巢湖 模拟 DYRESM—CAEDY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境因素全面正交作用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袁丽娜 宋炜 +2 位作者 肖琳 蒋丽娟 杨柳燕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8-414,共7页
应用全面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与附生细菌共生时,温度、pH值、氮磷比三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与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5℃、氮磷比40∶1、初始pH为11时,铜绿微囊藻的最终生长量最大;温度25℃、氮磷比16∶1、初始p... 应用全面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与附生细菌共生时,温度、pH值、氮磷比三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与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25℃、氮磷比40∶1、初始pH为11时,铜绿微囊藻的最终生长量最大;温度25℃、氮磷比16∶1、初始pH为8.2时次之,微囊藻细胞的比增长速率相差约1.9%.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初始pH值是影响铜绿微囊藻生长状况的显著因素.低温(10℃)显著抑制微囊藻的增长,低温时铜绿微囊藻对其他环境因子(pH值和氮磷比)的变化基本无响应;低pH值和较低氮磷比的组合也能明显抑制微囊藻生长,藻细胞不增长甚至处于负增长状态,此时温度对铜绿微囊藻比增长速率和最终生物量的影响程度也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PH值 氮磷比 铜绿微囊藻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被引量:47
19
作者 史亚琪 朱晓东 +2 位作者 孙翔 李杨帆 魏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4119-4128,共10页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是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协调评价的模型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在应用方面多集中在现状评价,预测的案例较少;另外现有的研究多以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进行协调性评价,忽略了发展潜力这一重要变量。以连云港为分析案例,把发展潜力作为重要变量与发展水平变量相结合计算得到的综合发展指数纳入经济与环境协调评价模型中,并尝试根据系统历史与现状协调发展的演变规律运用GM(1,1)灰色模型预测系统未来的协调发展状态。现状评价与未来的预测结果表明:(1)1996—1999年连云港经济与环境系统从低级共生向环境资源的粗放利用转变;(2)2000—2006年,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入快速调整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指数不断增强,协调程度较上一阶段变化稳定;(3)到2007—2009年,环境对经济的限制作用将又逐渐显现;(4)2010—2015年,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度和综合发展指数都相应处于快速上升阶段。综合来看,1999年以后连云港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度均处于0°以下,说明连云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初期往往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应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速度和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环境系统 GM模型 协调发展 动态评价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土壤修复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晓蓉 郭红岩 +1 位作者 林仁漳 郑建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80,共4页
对如何解决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中、轻度污染土壤可通过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原理阻断、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于严重污染程度的土壤则要采取化... 对如何解决我国土壤污染与农产品安全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首先,应根据土壤污染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对于中、轻度污染土壤可通过污染物形态的生物可利用性调控原理阻断、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于严重污染程度的土壤则要采取化学淋洗等方法,同时要注意修复过程中二次污染问题。其次,应加强土壤缓解机理、污染土壤对生物早期伤害的生态毒理学诊断和致毒机理方面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土壤修复基准及土壤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修复 生态毒理诊断 修复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