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TiO_2膜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被引量:3
1
作者 褚道葆 张金花 +2 位作者 冯德香 李晓华 姚文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2种不同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和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外加偏置电位和电解液的性质对纳米TiO2膜的界面结构和表面电化学反应速度有显著影响,在膜反应电位区间电极阻...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纳米TiO2膜电极在2种不同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给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和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外加偏置电位和电解液的性质对纳米TiO2膜的界面结构和表面电化学反应速度有显著影响,在膜反应电位区间电极阻抗主要由膜电阻Rf、电化学极化电阻Rct和W arburg阻抗Zw组成,在1 mol/L H2SO4溶液和含有乙醇的0.5 mol/L HOAc-NaOAc缓冲溶液中电极的膜电阻Rf分别为125和7 450Ω.cm2,同时由于纳米TiO2膜表面粗糙度和不均一性的影响,存在弥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膜 电化学阻抗谱 催化电极 异相氧化还原电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分析——以池州天方有机茶生产基地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吴新民 雷元胜 《茶叶科学技术》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通过对池州市天方有机茶生产基地和地理环境因子的分析,证明了池州市有发展有机茶的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为该市及其周边的省市有机茶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参考资料。
关键词 有机茶叶 生产基地 生态环境质量 池州市 地理环境 土壤理化性状 小气候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茶叶生产基地生态环境质量特征分析——以池州天方有机茶生产基地为例
3
作者 吴新民 雷元胜 《中国茶叶加工》 2004年第2期3-6,共4页
通过对池州市天方有机茶生产基地和地理环境因子的分析,证明了池州市有发展有机茶的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为该市及其周边的省市有机茶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参考资料。
关键词 有机茶叶生产基地 生态环境 质量特征分析 池州市 无公害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三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的合成及膜结构 被引量:36
4
作者 陈建兵 王武生 +2 位作者 王宇 曾俊 王爱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 采用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将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经溶液自由基聚合,合成分子量为6 000左右含有1个端羟基的大分子单体。大分子单体与端异氰酸酯基亲水改性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获得聚含氟丙烯酸酯-聚氨酯-聚含氟丙烯酸酯A-B-A型三嵌段共聚物。将此共聚物分散在水中获得含氟嵌段共聚物水基分散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三嵌段共聚物分散体具有核壳结构;其干燥膜结构中含氟丙烯酸酯链段形成微区分布在聚氨酯连续相中;采用ATR和XPS分析技术及表面接触角研究表明,在膜材料表面形成了主要由含氟丙烯酸酯链段组成的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表面结构 核壳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油改性水性聚氨酯涂料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建兵 王武生 +1 位作者 曾俊 王爱东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3-36,共4页
利用二乙醇胺对亚麻油进行氨解,再将氨解后的亚麻油反应到水性聚氨酯上,获得对水性聚氨酯涂料改性的一种方法。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氨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解的温度在100~120℃之间,反应时间100min左右较合适;测定了... 利用二乙醇胺对亚麻油进行氨解,再将氨解后的亚麻油反应到水性聚氨酯上,获得对水性聚氨酯涂料改性的一种方法。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氨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解的温度在100~120℃之间,反应时间100min左右较合适;测定了加入催干剂后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成膜表干速度比未改性的要快,一般仅用5-7d即可;且膜的热重分析研究在300℃左右才有较大的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涂料 亚麻油 气干性 氨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水分散性聚氨酯核壳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汪江节 陈建兵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7,共3页
本文制备了羧酸盐型水分散性聚氨酯作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六氟丁酯、丙烯酸丁酯及过硫酸钾,以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进行聚合,得到纳米级的核壳结构含氟聚氨酯。
关键词 水分散性 合成研究 纳米材料 丙烯酸丁酯 含氟聚氨酯 种子乳液 过硫酸钾 链转移剂 巯基乙醇 核壳结构 羧酸盐 纳米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酸银纳米棒组装体的简易合成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金库 吴庆生 +2 位作者 杨小红 卢怡 全乃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3-635,共3页
在简单温和的条件下利用模板法,首次合成出了铬酸银纳米棒组装体,构成该组装体的纳米棒长度约为150~250nm,直径约70nm。当激发波长为383nm时,发射出432nm的蓝光;产物在紫外-可见光谱356nm处有明显的宽化吸收。
关键词 铬酸银 纳米棒 组装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蛋白的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新 刘金水 王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7-259,共3页
在pH7.0的缓冲介质中,吖啶黄(AO)与人血清蛋白(HSA)通过静电引力生成离子缔合物。与单独吖啶黄在相同溶液条件下相比,其共振散射光谱的强度有显著增强。在362nm波长下所测得共振散射光谱峰的强度值与HSA的浓度值在0~1.3mg·... 在pH7.0的缓冲介质中,吖啶黄(AO)与人血清蛋白(HSA)通过静电引力生成离子缔合物。与单独吖啶黄在相同溶液条件下相比,其共振散射光谱的强度有显著增强。在362nm波长下所测得共振散射光谱峰的强度值与HSA的浓度值在0~1.3m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并求得其检出限为32μg·L^-1。上述反应条件已用于试样中HSA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散射光谱法 离子缔合物 吖啶黄 人血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小红 光晓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2-72,共1页
维生素C可在酸性环境中将Cu2 + 转化为Cu+ ,Cu+ 与SCN- 作用生成CuSCN沉淀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铜量 ,即可间接测定西红柿、葡萄等 6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线性相关系数R =0 .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5 %以内 ,加标回收率为 9... 维生素C可在酸性环境中将Cu2 + 转化为Cu+ ,Cu+ 与SCN- 作用生成CuSCN沉淀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含铜量 ,即可间接测定西红柿、葡萄等 6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其线性相关系数R =0 .998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 5 %以内 ,加标回收率为 96.5 6%~10 0 .67% ,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达到痕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含量 原子吸收法 间接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馏出物中V_E的分离及胶囊的制备
10
作者 葛俊彦 章建国 许信旺 《粮油食品科技》 2006年第2期17-19,共3页
大豆脱臭馏出物结晶去除甾醇后,皂化液用量/原料0.3(w/w),皂化时间1.5h、皂化温度80℃,通过正己烷萃取分离,VE浓度达37%以上;采用β-环糊精为壁材,运用包络法对VE进行微胶囊化,产物收率达到64%。
关键词 脱臭馏出物 维生素E 微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