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辆蠕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彪 昌和 +2 位作者 李和言 李慧珠 朱礼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7-1453,共7页
针对车辆蠕行过程中车速波动及摩擦副易烧蚀问题,本文中对干式摩擦副的摩擦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热安全边界;建立了车辆传动系统模型,考虑蠕行起步及蠕行过程中离合器摩擦副摩擦因数变化,以3km/h为蠕行目标车速,得到了满足冲击度要... 针对车辆蠕行过程中车速波动及摩擦副易烧蚀问题,本文中对干式摩擦副的摩擦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热安全边界;建立了车辆传动系统模型,考虑蠕行起步及蠕行过程中离合器摩擦副摩擦因数变化,以3km/h为蠕行目标车速,得到了满足冲击度要求、相对于目标车速无超调且起步时间最优的蠕行起步控制策略;以实际车速与目标车速偏差极小为控制目标,通过PID调节离合器压紧力使车辆蠕行过程中能保持车速稳定;制订了车辆蠕行控制策略,避免蠕行过程中离合器烧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传动 蠕行 起步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冲坡过程悬挂击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和言 曹毅 +1 位作者 孙涛 杨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1-625,共5页
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6对负重轮履带车辆21自由度带动力传动悬置系统的整车模型。并结合简化坡道模型,仿真研究了该型车辆在不同冲坡工况下发生悬挂击穿的规律。研究发现:在不同纵向偏驶角下,发生悬挂击穿的临界车速呈"W"... 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6对负重轮履带车辆21自由度带动力传动悬置系统的整车模型。并结合简化坡道模型,仿真研究了该型车辆在不同冲坡工况下发生悬挂击穿的规律。研究发现:在不同纵向偏驶角下,发生悬挂击穿的临界车速呈"W"型,且悬挂击穿都最先发生在第一对轮的先上坡侧。同时,随着坡角的增加,最小悬挂击穿临界车速迅速减小,发生击穿对应的纵向偏驶角则增大;悬挂击穿发生后,车体前部所受的冲击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履带车辆 整车模型 冲坡 悬挂击穿 纵向偏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确定油液光谱数据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书法 马彪 +3 位作者 郑长松 朱礼安 陈建文 李慧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53-558,共6页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得到的磨损微粒元素浓度是综合传动装置性能劣化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系统随机劣化过程和光谱测量误差的影响,油液光谱数据中不可避免包含系统劣化随机性和光谱测量不确定性。然而,现有基于油液光谱...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得到的磨损微粒元素浓度是综合传动装置性能劣化评估和剩余寿命预测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系统随机劣化过程和光谱测量误差的影响,油液光谱数据中不可避免包含系统劣化随机性和光谱测量不确定性。然而,现有基于油液光谱数据的剩余寿命预测研究中,没有考虑劣化过程的随机性和测量的不确定性对剩余寿命预测的影响。因此,针对综合传动装置劣化随机性和油液光谱数据测量不确定性对寿命预测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系统随机劣化和数据不确定测量的综合传动装置劣化过程建模方法。基于随机过程首中时间的概念,定义了综合传动装置的剩余寿命;基于Wiener随机过程,建立了考虑系统随机劣化和不确定测量数据的综合传动装置劣化模型,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了劣化过程模型的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了综合传动装置劣化状态的实时估计与更新,进一步得到了考虑系统劣化随机性和光谱数据测量不确定性的剩余寿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劣化建模方法能够准确估计装置的运行状态,避免了采用条件维护时间对装置进行维护与保养的局限性;综合传动装置的维护时间预测值比条件维护时间延长了193Mh(113.5%);考虑光谱数据测量不确定性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优于不考虑测量不确定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液光谱分析 剩余寿命 WIENER过程 不确定测量 综合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及影响因素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赵家昕 马彪 +2 位作者 李和言 朱礼安 张金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摩擦副表面的局部高温区会引起车辆离合器失效,基于热弹性不稳定性(TEI)理论,通过理论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临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系统扰动的迁移速度.通过对摩擦片与钢片的Peclet数分析,发现局部向于出现在... 摩擦副表面的局部高温区会引起车辆离合器失效,基于热弹性不稳定性(TEI)理论,通过理论建模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标准:临界速度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系统扰动的迁移速度.通过对摩擦片与钢片的Peclet数分析,发现局部向于出现在对偶钢片.通过对比临界速度,发现钢片呈现反对称变形.采用较小弹性模量或者较大导热系数的摩擦材料,有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摩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对稳定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合器 热弹性不稳定性 局部高温区 临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劣化数据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闫书法 马彪 +3 位作者 郑长松 王立勇 朱礼安 马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26-1133,共8页
研究不确定测量多维劣化监测数据下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采用主元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融合得到装置劣化程度指标;根据随机过程首中时间的概念定义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利用Wiener过程建立了装置劣化过程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装置劣化随... 研究不确定测量多维劣化监测数据下的综合传动装置剩余寿命预测.采用主元分析与状态空间模型融合得到装置劣化程度指标;根据随机过程首中时间的概念定义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利用Wiener过程建立了装置劣化过程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装置劣化随机性与监测数据测量不确定性;采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了模型参数,并利用Kalman滤波技术实现了劣化模型的实时估计与更新,得到了装置的剩余寿命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文中的方法能够客观描述装置性能劣化规律,优于不考虑测量不确定性的方法,能够提高剩余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装置的视情维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传动装置 劣化建模 剩余寿命 数据融合 不确定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片离合器定速滑摩过程摩擦元件间的热量分配系数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熊涔博 马彪 +2 位作者 李和言 于亮 朱礼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2-98,共7页
在多片离合器滑摩过程中,摩擦元件之间的热流分配系数会受厚度和材料特性的影响。建立有限厚摩擦元件的接触传热模型,用有限元耦合计算方法获得了摩擦元件热流分配系数的变化过程,并得到了摩擦元件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热流分... 在多片离合器滑摩过程中,摩擦元件之间的热流分配系数会受厚度和材料特性的影响。建立有限厚摩擦元件的接触传热模型,用有限元耦合计算方法获得了摩擦元件热流分配系数的变化过程,并得到了摩擦元件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热流分配系数在滑摩初期的表面温变时间范围内为定值,但随后会变成另一个稳态常数;半无限厚模型所得的定热流分配系数只在滑摩初始阶段适用,在长时滑摩过程中并不适用,但可用于确定初始热流分配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多片离合器 热流分配系数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片式离合器局部高温区成因与系统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家昕 马彪 +2 位作者 李和言 陈漫 朱礼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23-928,共6页
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常发生热弹性不稳定性,这是导致摩擦副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区的重要原因.针对车辆换挡机构用多片式离合器,采用伽辽金法建立了离合器摩滑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温度场扰动变化问题转化为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并通过... 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常发生热弹性不稳定性,这是导致摩擦副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区的重要原因.针对车辆换挡机构用多片式离合器,采用伽辽金法建立了离合器摩滑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温度场扰动变化问题转化为矩阵特征值问题,求解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系统发生TEI时的临界速度、摩擦界面温度扰动增长率和温度场分布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当离合器转速超过临界速度时,1s内温度波动由3%上升到35%,对偶钢片表面沿圆周方向出现局部高温区,符合离合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表面热斑和烧损痕迹.离合器对偶片及摩擦衬片厚度、半径、内外径比、摩擦材料的导热系数及弹性模量均对离合器热弹性不稳定性均有重要影响,摩擦材料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片式离合器 热弹性不稳定性 伽辽金法 特征值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合器摩擦转矩失稳对车辆蠕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昌和 马彪 +3 位作者 李和言 张恒 马成男 朱礼安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4-453,共10页
为评估车辆蠕行性能,对搭载干式离合器的车辆在长时间蠕行过程中离合器摩擦转矩、车速失稳比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销—盘试验分析了干式离合器长时间滑摩过程中离合器摩擦副摩擦系数与摩擦副温度、压紧力、滑摩速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 为评估车辆蠕行性能,对搭载干式离合器的车辆在长时间蠕行过程中离合器摩擦转矩、车速失稳比例进行了研究,并通过销—盘试验分析了干式离合器长时间滑摩过程中离合器摩擦副摩擦系数与摩擦副温度、压紧力、滑摩速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摩擦副温度低于195℃时,铜基粉末冶金材料与65Mn合金组成的摩擦副摩擦系数随摩擦片温度升高而增大;摩擦副温度在195~270℃时,摩擦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超过270℃后,摩擦系数又随温度升高增大。同时,摩擦系数随着滑摩速差增大而增大,随着压紧力增大而减小。由所建立的车辆传动系统模型探讨了车辆在长时间蠕行过程中摩擦副摩擦系数发生变化、离合器摩擦转矩失稳、车速发生波动的规律。在蠕行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车速变化比例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在17.4°坡上,车速变化比例达到100%;在4.8°、11.5°、17.4°坡上车速变化比例不超过30%的最大蠕行时间分别为96.41 s,32.01 s,6.9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蠕行 干式离合器 摩擦系数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