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交联淀粉浆料HD-2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亚萍 项本平 黄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用过氧化氢氧化淀粉,控制一定的氧化深度,进一步与交联剂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上浆剂. 分析了过氧化氢的用量、反应 pH值对氧化深度的影响,选择了一种新型交联剂进行交联反应.测试结果表明,该氧化交联淀粉上浆性能优良.
关键词 淀粉浆料 氧化交联 应用 研制 过氧化氢 氧化深度 反应pH值 氧化淀粉 反应合成 交联反应 上浆性能 交联淀粉 交联剂 上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的物化-A/O^2处理 被引量:7
2
作者 计建洪 庄惠生 李雪萍 《印染》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8-29,共2页
应用物化+厌氧/二级好氧(A/O^2)新工艺处理某纺织企业的废水,其出水COD_(Cr)、BOD_5、SS和色度分别小于65 mg/L、17 mg/L、50 mg/L和40倍,达到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4287—1992)中的一级标准。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研究了该工... 应用物化+厌氧/二级好氧(A/O^2)新工艺处理某纺织企业的废水,其出水COD_(Cr)、BOD_5、SS和色度分别小于65 mg/L、17 mg/L、50 mg/L和40倍,达到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4287—1992)中的一级标准。介绍了该工艺的特点、研究了该工艺的控制和经济指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废水处理 物理化学 厌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中苯胺的混菌发酵体系降解和脱色 被引量:8
3
作者 蔡莉 《印染》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43,共5页
从印染厂附近的河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偶氮染料脱色菌,通过对其16S rDNA测序鉴定为Bacillus cereus AHR-5菌种。鉴于印染废水中苯胺和色度高的特点,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按照体积比1∶1将AHR-5和实验室保藏的苯胺降解菌种Acinetobac... 从印染厂附近的河道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偶氮染料脱色菌,通过对其16S rDNA测序鉴定为Bacillus cereus AHR-5菌种。鉴于印染废水中苯胺和色度高的特点,以海藻酸钠为固定化载体,按照体积比1∶1将AHR-5和实验室保藏的苯胺降解菌种Acinetobactergerneri CLX-6联合构建混合菌。以单一菌作为对照,分别考察染料浓度、pH值、盐度和温度对苯胺的降解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染料质量浓度100~400 mg/L、pH值7~9、盐度3%、温度30~35℃时,混合菌对苯胺的降解率和染料脱色率明显优于单一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偶氮染料脱色菌 16S RDNA 固定化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酶-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提取雪莲果菊糖工艺 被引量:5
4
作者 蔡莉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2-78,共7页
以雪莲果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辅助酶法提取雪莲果菊糖工艺。结果表明,酶-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提取雪莲果菊糖最佳工艺为:雪莲果粉碎度80目,木瓜蛋白酶用量10 mg/g,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52℃,C... 以雪莲果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辅助酶法提取雪莲果菊糖工艺。结果表明,酶-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提取雪莲果菊糖最佳工艺为:雪莲果粉碎度80目,木瓜蛋白酶用量10 mg/g,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温度52℃,CO_2流量30 L/h,此时雪莲果菊糖得率可达84.37%。酶-超临界CO_2萃取联用提取法较传统提取法(酶法、微波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相比,无论提取时间还是菊糖得率都有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菊糖 超临界CO2萃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菌种Acinetobacter gerneri CLX-6降解苯胺印染废水 被引量:2
5
作者 蔡莉 王敏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4-47,共4页
为优化筛选菌种Acinetobacter gerneri CLX-6降解苯胺的工艺,分别考察培养温度、培养pH值、装液量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利用数学软件SAS系统,中心响应面分析法中的旋转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了苯胺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33℃,培养p... 为优化筛选菌种Acinetobacter gerneri CLX-6降解苯胺的工艺,分别考察培养温度、培养pH值、装液量对苯胺降解率的影响。利用数学软件SAS系统,中心响应面分析法中的旋转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了苯胺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33℃,培养pH值6.0,装液量180 m L时,苯胺降解率可达96.7%。通过菌种CLX-6对实际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表明,其重复使用四次后苯胺降解率仍可达到9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苯胺 降解 真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Ag颗粒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胡娜 杭彩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5-2029,共5页
利用聚4-乙烯基吡啶(P4VP)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St)进行分散聚合一步法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聚4-乙烯基吡啶(P4VP)-g-聚苯乙烯(PS)共聚物微球(P4VP-g-PS)。研究发现通过调控反应介质中混合溶剂的极性、P4VP大分子单体用量可控制微球粒径。... 利用聚4-乙烯基吡啶(P4VP)大分子单体与苯乙烯(St)进行分散聚合一步法制备得到粒径均一的聚4-乙烯基吡啶(P4VP)-g-聚苯乙烯(PS)共聚物微球(P4VP-g-PS)。研究发现通过调控反应介质中混合溶剂的极性、P4VP大分子单体用量可控制微球粒径。将其作为Ag载体,使Ag+原位还原成Ag纳米颗粒,在催化亚甲基蓝(MB)的实验中使MB的降解量达到9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微球 负载型Ag纳米颗粒 亚甲基蓝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叶绿素铜钠盐染绿色毛织物的方法 被引量:15
7
作者 侯秀良 赵宽 +2 位作者 赵国英 李昭楠 胡晓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5-99,共5页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 基于可染绿色的天然染料很少,研究了叶绿素铜钠盐的性质、染得绿色毛织物的方法,并测试了染色毛织物的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叶绿素铜钠盐适合采用直接染色方法及铝媒前、后媒染方法染得绿色毛织物,染浴pH值为7;直接染色方法染料用量应不超过1%(o.w.f),铝前媒染染色方法铝离子媒染剂用量应不超过5%(o.w.f),染料用量应不超过2%(o.w.f);所染毛织物具有较好的耐洗、耐汗渍、耐热压及耐摩擦牢度,但耐光牢度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叶绿素铜钠盐 毛织物 绿色 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共聚物PDMAEMA-b-PS的合成及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娜 徐国强 +2 位作者 李继航 施冬健 陈明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9,43,共5页
以α-氯代丙酸乙酯(ECP)为引发剂,CuCl/PMDETA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制备大分子引发剂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PDMAEMA-Cl),进而引发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聚合制备了不同嵌段比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DMAEMA-b-PS。... 以α-氯代丙酸乙酯(ECP)为引发剂,CuCl/PMDETA为催化体系,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制备大分子引发剂聚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PDMAEMA-Cl),进而引发第二单体苯乙烯(St)的聚合制备了不同嵌段比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PDMAEMA-b-PS。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表明,所得聚合物结构明确且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可控,进而使PDMAEMA-b-PS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胶束。研究了pH值和嵌段共聚物的链段比及温度对胶束粒径的影响,发现亲水链段长度相同的条件下,疏水链段越长或体系的pH值较小,胶束粒径越大;同时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该胶束具有pH温度双重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二甲胺基乙酯 苯乙烯 胶束 pH温度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高浓度印染废水的废水处理工程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计建洪 吕国轩 《印染》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37-39,共3页
以A^2/O生化法+混凝+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处理含高浓度印染废水的污水,结果表明,出水COD通常在46~60 mg/L,对COD、NH_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和90%,水质稳定,满足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1级标准。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生化法 生物滤池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酱油的复兴之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家达 陆敏 +1 位作者 尚润玲 杨立志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0,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酱油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中国酱油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徘徊在国内外低端市场。只有复苏中国传统酱油,才有可能带领中国酱油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目前,需要正视和重塑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酱油文化,制定适应于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酱油受到各方面的冲击,中国酱油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徘徊在国内外低端市场。只有复苏中国传统酱油,才有可能带领中国酱油走向国内外高端市场。目前,需要正视和重塑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酱油文化,制定适应于传统酱油的相关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传统 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支架用Co-Cr合金L605管材的特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田文彦 陈庆福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0,804,共5页
详细综述了Co-Cr合金L605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介绍了新一代支架材料Co-Cr合金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316L和其他牌号Co-Cr合金物理、机械和功能特性,突显了L605的优越性.评价了加工过程参数对性能的敏感性,论述了优化支架行为表现所... 详细综述了Co-Cr合金L605管材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介绍了新一代支架材料Co-Cr合金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316L和其他牌号Co-Cr合金物理、机械和功能特性,突显了L605的优越性.评价了加工过程参数对性能的敏感性,论述了优化支架行为表现所需要性能的途径,介绍了L605合金支架的显微组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 Co—Cr合金 L605 管材 机械性能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酯阳离子两性淀粉印染废水处理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亚萍 徐晓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33,共3页
用低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与阳离子醚化剂反应而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淀粉印染废水处理剂,通过考察醚化反应体系的p 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醚化剂的用量对阳离子取代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p H=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8 ... 用低取代度的醋酸酯淀粉与阳离子醚化剂反应而合成了一种新型两性淀粉印染废水处理剂,通过考察醚化反应体系的p 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醚化剂的用量对阳离子取代度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体系p H=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8 h。并测试了不同阳离子取代度的醋酸酯阳离子两性淀粉水处理剂对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率,确定阴离子取代度0.074 5、阳离子取代度0.013 1的两性淀粉脱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淀粉 醋酸酯 季铵盐 合成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酱油产品检测大肠菌群的质疑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家达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9-120,共2页
根据国标GB 4789.3对酱油中大肠菌群进行长期检测的结果表明:酱油生产过程中即使带入大肠菌,在成品里也检测不到大肠菌群。通过对大肠菌的培养试验发现,大肠菌只能在食盐浓度低于8g/dL的水溶液中生存,在通常的酱油成品中,常温下存储时... 根据国标GB 4789.3对酱油中大肠菌群进行长期检测的结果表明:酱油生产过程中即使带入大肠菌,在成品里也检测不到大肠菌群。通过对大肠菌的培养试验发现,大肠菌只能在食盐浓度低于8g/dL的水溶液中生存,在通常的酱油成品中,常温下存储时间超过48h,大肠菌就检测不出了。因此,国标GB 2717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指标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应该修改该指标以更好地反映出酱油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菌 酱油 食盐 卫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印经形状记忆面料的设计与生产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方颖 金先兰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5-27,共3页
将传统的印经技术应用于PTT形状记忆面料。通过实例,具体介绍了PTT印经记忆面料的设计与生产工艺,最终获得了一款花形别致、色彩朦胧,同时保形性好、折皱回复性强的面料。
关键词 PTT纤维 印经技术 形状记忆面料 保形性 折皱回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WO_3电致变色薄膜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徐娜 沈晓冬 陆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WO_3薄膜,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WO_3薄膜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电化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薄膜的表面形貌,用X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物相组成,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紫外-... 采用改进溶胶-凝胶法制备WO_3薄膜,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WO_3薄膜的物相组成、表面形貌、电化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薄膜的表面形貌,用X线衍射(XRD)表征薄膜的物相组成,循环伏安法测试薄膜的电化学性能以及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薄膜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热处理温度为200℃下得到的无定形WO_3薄膜具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较短的响应时间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电致变色循环可逆性为78.04%,薄膜着色、褪色态对比度在3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_3薄膜 改进sol-gel法 热处理 电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及应用
16
作者 周家达 房宽峻 张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1-304,共4页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阳离子化试剂,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制备出一种阳离子性高分子分散剂(SMG)。通过红外光谱、含氮量、表面张力以及溶解性等的测定,研究了SMG的结构与性质;通过对颜料黄14的...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TA)为阳离子化试剂,对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进行阳离子化改性,制备出一种阳离子性高分子分散剂(SMG)。通过红外光谱、含氮量、表面张力以及溶解性等的测定,研究了SMG的结构与性质;通过对颜料黄14的分散性考察,研究了SMG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SMA在阳离子化过程中,酸酐基团全部开环,部分形成酯键,阳离子化度达到7.5%左右;SMG的表面活性较低,但对颜料黄14的分散稳定性较好,在pH=7.0条件下,可以使颜料的Zeta电位提高至+35.4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RP丝材的高温拉伸性能的研究
17
作者 谢亚芬 田文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4,共2页
研究了GFRP丝材的高温拉伸性能,分析了影响GFRP丝材高温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以玻璃纤维增强环氧乙烯基树脂制成的GFRP丝材的拉伸强度最高,与同规格钢丝的拉伸强度相当;GFRP丝材断裂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 研究了GFRP丝材的高温拉伸性能,分析了影响GFRP丝材高温拉伸性能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以玻璃纤维增强环氧乙烯基树脂制成的GFRP丝材的拉伸强度最高,与同规格钢丝的拉伸强度相当;GFRP丝材断裂时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仍接近于同等条件下的钢丝;GFRP丝材在拉伸过程中没有屈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丝材 拉伸强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微珠/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18
作者 谢亚芬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4-76,共3页
对空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空心微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空心微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延伸率与空心微珠质量分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 对空心微珠进行表面改性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不同配比的空心微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空心微珠/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及断裂延伸率与空心微珠质量分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即抗拉强度随空心微珠的增加略有下降,而弹性模量却随空心微珠的增加而增加。当空心微珠的质量分数为15%时,断裂延伸率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微珠 改性 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中空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19
作者 张翠红 施冬健 +2 位作者 倪忠斌 胡娜 陈明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以3-苄基三硫酯丙酸(BSPA)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得了相对分子质量单分布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苯乙烯(PS-CTA),以其为链转移剂,使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肉桂酸酯(CEMA)进行无规共聚,获得光敏性两亲嵌段... 以3-苄基三硫酯丙酸(BSPA)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制得了相对分子质量单分布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聚苯乙烯(PS-CTA),以其为链转移剂,使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肉桂酸酯(CEMA)进行无规共聚,获得光敏性两亲嵌段共聚物PS-b-P(CEMA-co-A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光光谱等测试分析表明,所得双亲性PS-b-P(CEMA-co-AA)在选择性溶剂中可自组装成平均粒径为430nm的中空胶束,其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在紫外光照射下,胶束内外壁中的肉桂酰基发生光交联反应,胶束的平均粒径减小到374nm,将其置于四氢呋喃中仍可观察到稳定的中空结构,中空聚合物胶束在光交联前后均具有较好的pH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 嵌段共聚物 双亲性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粒子吸附铜离子研究
20
作者 王丽聪 曹玉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36,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粒子(CMC@Fe_3O_4),利用TEM、FTIR和VSM等手段对制备的CMC@Fe_3O_4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MC的最佳用量,并进行了吸附Cu2+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MC成功包覆在Fe_3O_4外层,制备的CMC@Fe_3O_4对Cu2+的...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粒子(CMC@Fe_3O_4),利用TEM、FTIR和VSM等手段对制备的CMC@Fe_3O_4进行了表征,探讨了CMC的最佳用量,并进行了吸附Cu2+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MC成功包覆在Fe_3O_4外层,制备的CMC@Fe_3O_4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41.62 mg/g。CMC@Fe_3O_4对Cu2+的吸附较好地满足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钠 磁性纳米粒子 吸附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