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易源海 毛茂 +1 位作者 彭嘉欢 李慧杨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53-165,共13页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 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凭借其高效的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利用能力,已成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性能提升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备受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青睐。目前,基于铱(Ⅲ)和铂(Ⅱ)的磷光配合物在OLED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这两类金属的稀缺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机显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具有显著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通过灵活的配体设计策略,能够展现出磷光或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的发光特性,为高效OLED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通过优化分子结构和器件制备工艺,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已展现出优异的发光性能和良好的器件稳定性。本文综述了金(Ⅲ)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围绕磷光与TADF两种发光机制,深入剖析了金(Ⅲ)配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内在联系,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Ⅲ)配合物 磷光 热活化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镀铜层晶体生长机理研究
2
作者 张鹏华 黄元盛 温立哲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33,共5页
为了研究电镀铜层晶体生长机制和工艺参数对晶粒形态的影响,配制了由硫酸铜、硫酸组成的电镀液,在赫尔槽中进行了镀层的制备,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镀层晶粒生长是通过晶面台阶生长机制和... 为了研究电镀铜层晶体生长机制和工艺参数对晶粒形态的影响,配制了由硫酸铜、硫酸组成的电镀液,在赫尔槽中进行了镀层的制备,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显微镜对镀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镀层晶粒生长是通过晶面台阶生长机制和晶界形成的二次晶核再生长机制进行,新台阶自八面体晶粒向上凸出的顶角位置形成,并以此为中心沿着向下倾斜的(111)晶面生长;新台阶开始形成时的生长速度最大,向下生长速度逐渐变慢,在下凹晶界处生长速度达到最小值,最大与最小生长速度相差越大,晶界下凹深度越大。此外,基底表面的粗糙化可促进镀层晶粒的粗大化;当电流密度较小,阴极极化作用小时,形核率低,所得晶粒尺寸较大。本文所获得的生长机理的相关研究结果可以为采用酸性镀铜工艺制备不同要求的铜镀层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铜 台阶生长机制 晶粒 晶界 二次形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i、V和Cr促进高熵合金BCC相形成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元盛 温立哲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5,共6页
定量研究了Al、Ti、V和Cr促进CoFeMnNi基高熵合金形成BCC相的添加量,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了相关规律。使用真空熔炼炉炼制了CoFeMnNi基高熵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CoFeM... 定量研究了Al、Ti、V和Cr促进CoFeMnNi基高熵合金形成BCC相的添加量,结合元素周期表分析了相关规律。使用真空熔炼炉炼制了CoFeMnNi基高熵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分析了合金的组织结构和硬度。结果表明,CoFeMnNi合金为单一FCC相结构,Al、Ti、V和Cr四种元素单独添加到合金中出现BCC相的添加量分别是0.6、0.6、1和2 mol;促进BCC相形成能力的顺序是Al>Ti>V>Cr;对于元素周期表第4周期的过渡族元素,序号小于25的元素是BCC形成元素,序号越小越有利于在高熵合金中形成BCC相。当合金有BCC相形成时,合金的硬度升高;随BCC相的增加,硬度增加,合金脆性变大。合金含钛2 mol后,合金抗腐蚀能力提升明显,即使在王水腐蚀120 s仍然没有明显的腐蚀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FCC相 BCC相 硬度 真空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普茶加工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彭兴兴 吴颖茹 +3 位作者 彭飞飞 刘小玉 陈晓丽 张景秀 《中国茶叶》 2024年第3期21-25,共5页
柑普茶是一种由柑皮和普洱茶组成的特色再加工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柑普茶的研究进展,包括加工工艺、内含成分、功能特性和质量控制等。通过对这些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旨在为柑普茶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柑普茶 加工工艺 化学成分 功能特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纶耐洗亲水整理剂的应用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伍建国 汪南方 吕爱霞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3,共5页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亲水整理剂PA-20、DP-998B、PU306,分别采用浸渍整理工艺和浸轧整理工艺对锦纶进行亲水整理。结果表明,整理剂与酸性染料同浴产生“竞染”而降低染色深度,PA-20整理的锦纶具有更好的耐洗性。与有机硅柔软剂同浴时,柔... 选择3种不同类型的亲水整理剂PA-20、DP-998B、PU306,分别采用浸渍整理工艺和浸轧整理工艺对锦纶进行亲水整理。结果表明,整理剂与酸性染料同浴产生“竞染”而降低染色深度,PA-20整理的锦纶具有更好的耐洗性。与有机硅柔软剂同浴时,柔软剂明显影响PA-20对锦纶的吸附性,温度越高影响越显著。PA-20整理锦纶的优化工艺为:工作液pH=5~7,PA-20质量浓度40 g/L,170℃热定形30 s。聚酰胺亲水整理剂PBA-20和PBA-80的耐久亲水性和毛效明优于亲水整理剂RPU-33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整理 耐水洗 浸渍法 浸轧法 锦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