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报告文学社会价值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晓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是审美的。它通过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去影响鉴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社会生活。报告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认知,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教育,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
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是审美的。它通过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去影响鉴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社会生活。报告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认知,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教育,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社会价值
知
意
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白鹿原》的崇拜意识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善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白鹿原》体现出寓意深刻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思想观念。并借助神话的隐喻功能 ,表达主体的审美理想和感性诉求 。
关键词
《白鹿原》
崇拜意识
神话
自然祟拜
神灵崇拜
祖先崇拜
英雄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论诗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邝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0-93,共4页
本文从禅宗角度探讨苏轼的诗论与诗作的特点。指出苏轼由于对禅宗思想领悟很深,与禅宗结下不解之缘,因而写下许多以禅论诗和以禅入诗的佳作,独具特色。
关键词
禅宗
以禅论诗
以禅入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4
作者
张芹荪
《学海》
1997年第4期58-62,共5页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张芹荪艺术是一种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统一的文化现象,又是最富创造性的精神现象与心理现象。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重要构成与生成起点,正是艺术这种自由创造的精神给人类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科林伍德认为艺术...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张芹荪艺术是一种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统一的文化现象,又是最富创造性的精神现象与心理现象。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重要构成与生成起点,正是艺术这种自由创造的精神给人类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活动是科学、哲学、宗教活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丑
美学功能
现代艺术
艺术品
价值感
审美价值
精神结构
卡夫卡
艺术美
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换一种活法”的投机家——论两种社会的进取者七哥和于连
5
作者
谭作瑜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6期75-79,共5页
于连,人所共知,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名著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七哥,何许人也,中国当代女作家方方的《风景》里的中心人物。《风景》名气虽比不上《红与黑》,但七哥这个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力和复杂心态...
于连,人所共知,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名著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七哥,何许人也,中国当代女作家方方的《风景》里的中心人物。《风景》名气虽比不上《红与黑》,但七哥这个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力和复杂心态,刻画发人深思的人物命运,暴露社会的病态风景,也算是方方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了。纵观于连和七哥的两种经历,我觉得他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缩影,因此本文斗胆把七哥这个小人物和大名鼎鼎的于连相提并论。于连生活的三个典型场景:小城维立叶尔资产阶级社会,省城贝尚松教士社会,首都巴黎贵族社会,最后上断头台,可以说领教了他的时代;七哥从底层小市民历难、农村苦练、大学觉醒,到爬上团省委的位置,活现当代中国的世态画面。不管于连终于上了断头台,还是七哥终于做了团省委,总让人感到心里不好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
《风景》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文学
《红与黑》
典型场景
人物命运
司汤达
女作家
中心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报告文学社会价值的审美取向
被引量:
2
1
作者
蒲晓彬
机构
江门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文摘
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是审美的。它通过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去影响鉴赏主体的思想感情,从而影响社会生活。报告文学最基本、最主要的作用是它的审美教育作用。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认知,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教育,报告文学给鉴赏主体以审美感受。
关键词
报告文学
社会价值
知
意
情
分类号
I207.5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白鹿原》的崇拜意识
被引量:
3
2
作者
赵善华
机构
广东省
江门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文摘
《白鹿原》体现出寓意深刻的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思想观念。并借助神话的隐喻功能 ,表达主体的审美理想和感性诉求 。
关键词
《白鹿原》
崇拜意识
神话
自然祟拜
神灵崇拜
祖先崇拜
英雄崇拜
Keywords
Myth Mythical thinking Worship consciousness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论诗作的影响
被引量:
1
3
作者
邝文
机构
江门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90-93,共4页
文摘
本文从禅宗角度探讨苏轼的诗论与诗作的特点。指出苏轼由于对禅宗思想领悟很深,与禅宗结下不解之缘,因而写下许多以禅论诗和以禅入诗的佳作,独具特色。
关键词
禅宗
以禅论诗
以禅入诗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4
作者
张芹荪
机构
广东省
江门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海》
1997年第4期58-62,共5页
文摘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张芹荪艺术是一种精神性与物质性相统一的文化现象,又是最富创造性的精神现象与心理现象。艺术活动是人类文明活动重要构成与生成起点,正是艺术这种自由创造的精神给人类文化发展注入活力。科林伍德认为艺术活动是科学、哲学、宗教活动的基础。...
关键词
艺术丑
美学功能
现代艺术
艺术品
价值感
审美价值
精神结构
卡夫卡
艺术美
艺术表现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换一种活法”的投机家——论两种社会的进取者七哥和于连
5
作者
谭作瑜
机构
广东省
江门
市
教育
学院
中文
系
出处
《社会科学家》
1988年第6期75-79,共5页
文摘
于连,人所共知,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名著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七哥,何许人也,中国当代女作家方方的《风景》里的中心人物。《风景》名气虽比不上《红与黑》,但七哥这个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力和复杂心态,刻画发人深思的人物命运,暴露社会的病态风景,也算是方方对当代中国文学的一大贡献了。纵观于连和七哥的两种经历,我觉得他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贵族资产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缩影,因此本文斗胆把七哥这个小人物和大名鼎鼎的于连相提并论。于连生活的三个典型场景:小城维立叶尔资产阶级社会,省城贝尚松教士社会,首都巴黎贵族社会,最后上断头台,可以说领教了他的时代;七哥从底层小市民历难、农村苦练、大学觉醒,到爬上团省委的位置,活现当代中国的世态画面。不管于连终于上了断头台,还是七哥终于做了团省委,总让人感到心里不好受。
关键词
资产阶级
《风景》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文学
《红与黑》
典型场景
人物命运
司汤达
女作家
中心人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报告文学社会价值的审美取向
蒲晓彬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白鹿原》的崇拜意识
赵善华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略论苏轼的禅宗思想及对其诗论诗作的影响
邝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艺术丑的美学功能与价值
张芹荪
《学海》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换一种活法”的投机家——论两种社会的进取者七哥和于连
谭作瑜
《社会科学家》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