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侨乡医院多元和谐护理文化的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芦雅琳 李锦荣 赵莺柳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23-24,共2页
护理部应用医院文化理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构建侨乡护理文化,措施有培育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理念,建设护理制度文化,培训护理人员,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文化境界。结果100%护理人员能流利地使用至少2种以上地方方言,以适应不同地域文化... 护理部应用医院文化理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构建侨乡护理文化,措施有培育多元文化护理服务理念,建设护理制度文化,培训护理人员,建立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文化境界。结果100%护理人员能流利地使用至少2种以上地方方言,以适应不同地域文化的就诊者;就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85%上升到2008的97%。提出针对侨乡医院地域、人文特点发展多元文化护理模式,是促进护理管理质量、适应护理高品质服务需求的有效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 侨乡文化 护理文化 多元文化护理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1
2
作者 练旭辉 陈忠 +3 位作者 叶文钦 文康彦 陈锦垣 容小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 例骨盆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独立工作站上用MPR、S...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 例骨盆骨折患者的MPR、SSD及MIP图像;所有病例均用Marconi Ultra Z型螺旋CT机扫描,并在独立工作站上用MPR、SSD 及MIP技术获得多平面和三维图像。结果 MPR、SSD及MIP重建图像清晰显示了50例共82处骨盆骨折;MPR在发现骨折方面较MIP、SSD好,而MIP、SSD在显示骨折的位置、范围、移位情况及术后内固定钉方面较MPR好。结论 螺旋CT MPR、SSD及MIP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螺旋CT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呈 陈昌南 +5 位作者 林云笑 苏铭俊 潘岐作 陈婵娟 容庭杰 谢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单用或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替吉奥口服,对照组仅行TACE。观... 目的对比观察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单用或联合替吉奥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无法手术切除的中晚期HCC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TACE联合替吉奥口服,对照组仅行TACE。观察2组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运用Logrank检验。结果有效率:治疗组63.3%,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20);疾病控制率:治疗组86.7%,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8,P=0.000)。1年生存率:治疗组77.3%,对照组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3,P=0.032);2年生存率:治疗组34.8%,对照组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和骨髓抑制,为1、2级,对症治疗可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吉奥联合TACE术对中晚期HCC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替吉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外伤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35
4
作者 叶文钦 陈忠 +2 位作者 练旭辉 陈锦垣 容小冰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 ,常规层厚 4mm ,重建间隔 1.5mm ,颅底等结构较薄、范围较短处层...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和最大密度投影 (MIP)重建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进行螺旋CT轴位容积扫描 ,常规层厚 4mm ,重建间隔 1.5mm ,颅底等结构较薄、范围较短处层厚 1~ 2mm ,重建间隔 1mm ,螺距 1.0~ 1.5 ,原始轴位图像传输至工作站进行MPR、SSD和MIP三维重建 ,分析比较各种技术图像在显示骨折线、碎骨片移位、塌陷程度和空间关系方面的优势。结果 :80例骨关节外伤患者中 ,SSD显示 42例 ,2 2例显示不全 ,16例未能显示 ;MIP显示 63例 ,17例显示不全 ;MPR结合轴位图像全部显示。SSD在显示碎骨片明显移位者的空间关系方面较MIP、MPR显示为佳 ,尤其在脊柱滑脱、旋转和关节脱位方面效果良好 ;而MIP在显示微小骨折和结构细节方面有优势 ,尤其在骨质密度高区域的骨折和中颅窝观察有关神经孔受累方面效果尤佳。结论 :螺旋CT的MIP、SSD和MPR技术的综合运用对各部位骨折、关节脱位的显示效果良好 ,有利于临床制定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 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 最大密度投影 MIP 骨关节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卢树标 蔡绍曦 +6 位作者 张超 赵海金 佟万成 吴碧彤 刘涓涓 叶文慧 陈晓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ARDS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将入选病例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选取其确诊ARDS24h内的年龄、性别及血气分析结果等25项指标,对各项指...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ARDS的14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将入选病例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选取其确诊ARDS24h内的年龄、性别及血气分析结果等25项指标,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检验和因子主成分分析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40例入选病例中,死亡组93例,年龄(48.45±16.88)岁;生存组47例,年龄(41.30±13.86)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的年龄、总住院时间、P(A-aO2)、pH、Glasscow昏迷评分、氧合指数、肺野数目、肺外衰竭器官、血糖水平以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显示:年龄、pH、Glasscow昏迷评分、氧合指数、肺野数目、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六个因素是ARD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综合评价患者病史,加强监测对ARDS患者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因素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药学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践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14
6
作者 秦琼 盛卫娟 +3 位作者 唐婕 吴娣 林明辉 闫佳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8-253,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分级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结合糖尿病指南,制定药学服务分级标准。99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不同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的药学服务。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分级评分、用...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分级药学服务模式。方法结合糖尿病指南,制定药学服务分级标准。99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给予患者不同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的药学服务。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分级评分、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进行比较。观察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住院时间及入院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干预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了17.52%,再入院率降低了16.42%。干预6个月后,一级、二级比值显著降低,三级比值显著升高(P<0.05)。HbA1c达标率和用药依从性明显改善(P<0.01)。结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分级药学服务,可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和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分级药学服务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危险指标临界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卢树标 蔡绍曦 +6 位作者 张超 赵海金 佟万成 吴碧彤 刘涓涓 叶文慧 陈晓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2099-210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初步建立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6月—2008年10月154例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明确诊断为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确诊...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初步建立临床评估方法。方法选择1999年6月—2008年10月154例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等6所医院明确诊断为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确诊ARDS24h内的年龄、性别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其预后是否院内死亡对各项指标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ARDS死亡关系密切的因素,然后用受试者工作曲线确定其最佳临界点。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死亡组(102例)患者年龄、氧合指数、肺野数目、pH值、舒张压、血糖水平、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与生存组(52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H值、氧合指数、肺野数目等4个变量与ARDS患者预后有关(P<0.05)。以年龄、pH值、氧合指数、肺野数目推测ARDS死亡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8、0.736、0.850、0.811(P<0.05)。年龄的最佳临界点为43.5岁,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74.5%,特异度为76.9%;pH值最佳临界点为7.37,敏感度为65.4%,特异度为67.6%;氧合指数的最佳临界点为102mmHg,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63.7%,特异度为92.3%;肺野数目的最佳临界点为3个,诊断ARDS死亡的敏感度为57.8%,特异度为92.3%。结论 ARDS患者年龄>43.5岁、肺野数目>3个、氧合指数<102mmHg及pH值<7.37时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指标 临界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全静脉麻醉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卢贵明 黄锦联 +1 位作者 劳国连 寥锡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187-2189,共3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 目的: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观察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全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并与持续微量泵输注(恒速)方式进行比较。方法:64例内窥镜鼻窦择期手术耳鼻咽喉科患者,按输注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效应室靶控(TCI)组(n=32)和持续微量泵(恒速)组(n=32)。TCI组以瑞芬太尼6ng/mL、异丙酚3μg/mL为初始靶浓度输注,诱导完成后调整为瑞芬太尼3ng/mL、异丙酚2.5μg/mL维持;恒速组以瑞芬太尼2μg/kg、异丙酚1.5mg/kg静推诱导,然后以瑞芬太尼0.2μg/(kg·min)、异丙酚100μg/(kg·min)为初始浓度维持。根据手术需要调节两药用量,术毕停止输注。观察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用药量、麻醉效果(诱导时间、胸壁强直、术中流泪或知晓)、麻醉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前PETCO2)、拔管后不良反应和手术前后血糖、尿素氮、肌酐值。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应激和安全性指标无明显差异,均能获得较满意的麻醉效果。TCI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稳定,SBP、DBP在插管前和术中最低值上均高于恒速组(P<0.05),术中最高值则低于恒速组(P<0.05),HR在插管前高于恒速组(P<0.05)。TCI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恒速组(P<0.05或0.01);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药量低于恒速组(P<0.05或0.01)。同时,恒速组出现1例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效应室靶控输注应用于全静脉麻醉更方便、有效、安全、节约,而且无毒、无污染及并发症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全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静脉 瑞芬太尼 二异丙酚 靶控输注 效应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交接班的流程再造 被引量:25
9
作者 陈影霞 赵莺柳 赵翠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5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 目的:探讨APN连续排班分层管理后护理交接班的流程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将护理交接班再造流程前后交接班时间、形式和内容进行比较。发挥护理组长的作用,实现护士分层级管理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果:交接班时间由原来的40~50min减少至20~30min,交接班质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减少了APN排班大夜班的拖班现象,明确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活动中的层级作用,避免了交接班走过场现象。结论:规范交接班的流程,落实分层级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班 流程再造 护士分层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注射液Z径路肌内注射法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姣红 余悦满 刘润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31-33,72,共4页
目的观察Z径路肌内注射法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需黄体酮支持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 目的观察Z径路肌内注射法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需黄体酮支持治疗的患者100例,采用自身对照,左侧应用常规肌内注射法(对照组),右侧应用Z径路肌内注射法(观察组)。观察记录每例患者两侧臀部注射黄体酮1、4、8、12周后药液外渗、硬结、疼痛程度及瘙痒发生情况。结果 Z径路注射法较常规注射法药液外渗、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Z径路肌内注射法在黄体酮治疗中能有效减少药液外渗及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确保黄体酮的剂量和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Z径路肌内注射法 药液外渗 硬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邓炳辉 林云雁 +1 位作者 吴华飞 朱浩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了解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病程≥14d、听力损失为中重度以上(0.25、0.5、1、2、4kHz的平均听阈≥56dB)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5... 目的了解单独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病程≥14d、听力损失为中重度以上(0.25、0.5、1、2、4kHz的平均听阈≥56dB)的突发性耳聋患者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A组25例,单独使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qd,首日剂量0.2mg/kg/d,每隔3日减量0.05mg/kg/d;B组32例,在地塞米松使用同A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血塞通注射液5ml,静脉滴注,qd;ATP40mg+辅酶A100U+VitB6100mg,静脉滴注,qd;高压氧治疗,qd;C组29例,除不使用地塞米松外,其余用法同B组;3组疗程均为12d,观察听力恢复情况。结果 A、B两组显效率分别为44.0%和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分别为88.0%和9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17.2%和55.2%,分别与A、B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听力曲线类型比较,A、B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比C组高,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综合治疗中,激素起最主要的作用,单独用药可达到联合用药的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腹泻病病原学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游锦安 赵卓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12例住院腹泻病患儿进行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373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2.85%。本组病例婴幼儿占75.59%,10-12月腹泻病发病率... 目的:探讨儿童腹泻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12例住院腹泻病患儿进行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373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72.85%。本组病例婴幼儿占75.59%,10-12月腹泻病发病率最高,其次为7-9月。婴幼儿期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3岁以上儿童以埃希氏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为主要病原。多数病原菌对亚安培南、氨曲南、阿米卡星、第三代头孢菌素、复方青霉素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对阿莫西林、哌拉西林、第一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高,传统的一线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情况。结论:儿童腹泻病病原菌类型复杂、多样,在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合理应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儿童 病原菌 细菌学技术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湿巾和75%乙醇纱布消毒不耐湿热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效果与成本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宏 周跃媛 李勤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4321-4324,共4页
[目的]探究消毒湿巾和75%乙醇纱布两种消毒方法对不耐湿热的复用性医疗器械消毒效果与使用成本的差异。[方法]选取不耐湿热的5种医疗器械共200件,随机分为消毒湿巾组和75%乙醇组,100件/组,对比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成本。[结果]两种方... [目的]探究消毒湿巾和75%乙醇纱布两种消毒方法对不耐湿热的复用性医疗器械消毒效果与使用成本的差异。[方法]选取不耐湿热的5种医疗器械共200件,随机分为消毒湿巾组和75%乙醇组,100件/组,对比两种方法的消毒效果和成本。[结果]两种方法消毒后器械表面的菌落数都显著下降(P<0.05),消毒湿巾处理后的器械合格率优于75%乙醇纱布,使用消毒湿巾的综合成本会更低。[结论]两种不同器械的处理效果不同,均有一定的作用,消毒湿巾处理不耐湿热复用医疗器械效果更稳定,而且成本更低,操作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双链季铵盐 消毒湿巾 医疗器械 复用性 75%乙醇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18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启文 苏兴桂 +2 位作者 罗光辉 周宏 宋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068-1069,共2页
目的: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施行该手术18例,其中Ⅰ期6例,Ⅱ期12例,18例均符合笔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结果:18例中,术后发生表皮坏死2例,1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1例经... 目的: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共施行该手术18例,其中Ⅰ期6例,Ⅱ期12例,18例均符合笔者制订的手术适应证。结果:18例中,术后发生表皮坏死2例,1月后乳头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1例经引流后愈合。15例切口甲级愈合,顺利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浸润,术后18例全部随访,最长时间7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8±12)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 治疗 乳腺癌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0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曾素娥 李永健 彭文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 :观察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2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70例 ,对照组 5 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 ,眩晕停 ,西比灵等药物治疗... 目的 :观察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12 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70例 ,对照组 5 0例。治疗组运用中药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 ,眩晕停 ,西比灵等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3%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泽泻汤加味合灯盏花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优于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动脉型 中药疗法 泽泻汤加味 灯盏花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鼻宝片中主要成分薄层色谱鉴别与总挥发油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莫明秀 张筱英 +1 位作者 梁惠明 欧阳舒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建立复方鼻宝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鼻宝片中的甘草、细辛及辛夷花蕊进行鉴别;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方法进行总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结果 TLC中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 目的建立复方鼻宝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复方鼻宝片中的甘草、细辛及辛夷花蕊进行鉴别;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方法进行总挥发油含量的测定。结果 TLC中的斑点清晰,易于识别,阴性对照无干扰;复方鼻宝片中总挥发油的平均含量为0.42%。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宝片 复方 质量控制 色谱法 薄层 总挥发油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责任护士及病人方面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策 被引量:9
17
作者 黄艳 芦雅琳 +1 位作者 赵莺柳 吴赛芬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4年第11期3920-3922,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责任护士及病人的关系。[方法]回顾某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2013年主动上报护理部的234起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对其涉及病人的住院护理级别、住院时间、责任护士职称等进行分析...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责任护士及病人的关系。[方法]回顾某二级甲等医院2011年-2013年主动上报护理部的234起护理不良事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类,对其涉及病人的住院护理级别、住院时间、责任护士职称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234起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与责任护士班次、职称及病人护理级别、住院时间、年龄有关(P<0.01)。[结论]护理不良事件高发时间段是N班(21:00至次日08:00),护师级别的护士值班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48.7%),Ⅰ级护理的住院病人、住院时间≤3d、老年病人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科学合理安排N班护士人力、加强护师级别护士评估能力和风险意识的职业培训、关注Ⅰ级护理住院病人、刚住院病人、老年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消除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不良事件 责任护士 病人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扩容和尼莫地平预防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锡强 陈伟星 李卫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702-1703,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预扩容和静注尼莫地平预防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65岁以上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A(对照组)、B(研究组)两组,两组病人术中均持续静脉滴注平衡液0.1mL/(kg·min),B组麻醉前30min... 目的:探讨术前预扩容和静注尼莫地平预防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POCD)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65岁以上进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A(对照组)、B(研究组)两组,两组病人术中均持续静脉滴注平衡液0.1mL/(kg·min),B组麻醉前30min内滴注4/琥珀酰明胶10mL/kg进行预扩容,同时持续泵注尼莫地平0.25μg/(kg·min)直至手术结束,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和POCD发生情况。结果:A组低血压发生率为76/,显著高于B组32/(P<0.01),A组30min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显著大于B组(P<0.01),B组扩容后中心静脉压显著高于扩容前及高于A组(P<0.01)。B组的术后POCD发生率为21/,显著低于A组的41/(P<0.05),B组和A组重度POCD发生率分别为4/和15/。结论:4/琥珀酰明胶预扩容预防低血压及联合应用尼莫地平选择性地扩张脑血管、增加脑灌注,是预防老年人下肢手术后POCD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老年人 尼莫地平 术前预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罗燕 林小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优化输液流程。结果 2010年1月,风险管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且进行了输液流程优化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分析门诊输液室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对策,优化输液流程。结果 2010年1月,风险管理应用于门诊输液室的护理管理且进行了输液流程优化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流程优化前的85.34%上升为95.61%,患者的投诉率由8.23%下降为0.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应用风险管理,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 门诊输液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余悦满 李新春 罗子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ing,CNP)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救治的7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36)。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ing,CNP)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救治的7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36)。对对照组患者按常规的抢救程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按制定好的CNP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CNP护理,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有机磷农药中毒 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