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妙嫦 陆典瑞 +7 位作者 卢岑 LI Qi-hui 李启辉 冯健亮 胡继征 廖世生 翁远桥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2期103-104,共2页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开展健康教育、献血安全宣传教育及献血前健康体检咨询等干预措施。调查未采取防控措施前(2000~2002年)及采取防控措施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无偿献血人... 目的了解江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及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方法开展健康教育、献血安全宣传教育及献血前健康体检咨询等干预措施。调查未采取防控措施前(2000~2002年)及采取防控措施后(2003年1月至2004年8月)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公民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及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均达9000%以上;有高危行为的献血员在体检咨询时作出自我排除;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出阳性率从原来0015%下降到0007%(P<001),效果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及采取的综合措施能促使不宜献血的潜在献血者进行自我排除,降低艾滋病病毒可能存在“窗口期”的危害,有效地阻断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健康教育 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与输血安全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妙嫦 廖世生 +1 位作者 翁远桥 古锦萍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7期603-604,共2页
目的 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的血液标本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 0 0 1 3 % ,梅毒抗体阳性率为 0 70 %。结论 江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梅... 目的 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保障输血安全。方法 对无偿献血人群的血液标本进行艾滋病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检测的血液标本艾滋病抗体阳性率为 0 0 1 3 % ,梅毒抗体阳性率为 0 70 %。结论 江门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率较高 ,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个人危险行为 ,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梅毒 无偿献血 安全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辛福云 黄伟刚 胡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624-626,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治疗25例(腹腔镜组),接受开放手术1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并采用散...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4例有子宫切除指征的患者,分为2组:腹腔镜治疗25例(腹腔镜组),接受开放手术19例(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用药、术后住院时间情况;并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的数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100.5±15.9 m invs 97.0±17.9 m in)无显著性差异(t=0.685,P=0.497),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65.0±48.9 m l vs 150.0±100.4 m l)、术后镇痛率(3/25 vs 16/19)及术后住院时间(5.4±1.3 d vs 7.4±1.5 d)明显小于开腹组(t=-3.703,2χ=22.943,t=-4.730;P=0.000)。两组IgM、IgA、C4手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腹腔镜组术后1 d IgG较术前有所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C3无明显变化;开腹组IgG、C3术后1 d明显低于术前水平,术后3 d恢复到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开腹组术后1 d IgG、C3下降明显。腹腔镜组T淋巴细胞亚群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开腹组术后1、3 d CD3+、CD4+、CD8+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术后5 d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比较,术后1、3 d开腹组CD3+、CD4+、CD8+均明显低于腹腔镜组。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为术后恢复较快提供了病理生理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切除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