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张鹏 周燕斌 +1 位作者 黄炎明 黄丽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预后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工作,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预后因素,以期指导临床工作,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江门市中心医院MDRAB HAP84例,并选取同时期非MDRAB HAP153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 HAP的危险因素。将84例MDRAB HAP患者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63例,应用上述方法分析MDRAB HAP死亡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MDRAB HAP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机械通气≥7 d、气管插管/切开、感染前使用舒巴坦合剂、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3种以及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等。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OR=4.10)、机械通气≥7 d(OR=3.03)、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OR=2.34)是MDRAB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MDRAB HAP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3种、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治疗3 d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升高、细菌(鲍曼不动杆菌)未清除、治疗后转为泛耐药菌等。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OR=2.14)、治疗3 d后CPIS升高(OR=1.87)、细菌未清除(OR=5.37)及治疗后转为泛耐药菌(OR=1.79)是导致MDRAB HAP死亡的预后因素。结论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机械通气≥7 d、感染前使用碳青霉烯类是感染MDRAB HAP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时APACHEⅡ评分≥20分、治疗3 d后CPIS升高、细菌未清除及治疗后转为泛耐药菌是MDRAB HAP死亡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医院获得性肺炎 危险因素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乳酸升高重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鹏 张辉 +1 位作者 张爽 陈炎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3-867,872,共6页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和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数据齐全的... 目的 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和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重症患者乳酸升高时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用局部枸橼酸抗凝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数据齐全的患者235例,分为乳酸正常组(Lac <2 mmol/L)A组125例,乳酸升高组(Lac 2~10 mmol/L)B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CRRT治疗前及治疗24 h患者的乳酸值、血气分析(pH值、碳酸氢根)、体内iCa2+、血清总钙、总钙/iCa2+及血Na+等。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及滤器使用情况。结果 A组治疗前后乳酸值、pH、HCO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经CRRT治疗24 h,乳酸值较治疗前下降,pH、HCO3-较治疗前上升(P <0.05)。CRRT治疗前,B组乳酸较A组高,p H、HCO3-较A组低(P <0.05)。CRRT治疗24 h,两组乳酸、pH、HCO3-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枸橼酸蓄积6例(2.55%),均预后不佳死亡。A、B两组CRRT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酸升高的重症患者行CVVHDF时局部用枸橼酸抗凝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气、电解质等指标,枸橼酸蓄积发生率低,仅发生在因多器官衰竭而导致严重乳酸性酸中毒的患者中,一旦出现也预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 局部枸橼酸抗凝 乳酸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减轻小鼠重症中暑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5
3
作者 柳晓峰 张爽 +7 位作者 余让辉 林晓萍 樊文浩 王玉晶 梁志立 谢维当 刘亚楠 陈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75-1881,共7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否在重症中暑肺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1.125、2.25、4.5 mg/kg)HSYA腹腔注射预处理小鼠,建立重症中暑(sHS)小鼠模型,分为低、中、高剂量HSYA中暑组、单纯中暑组及正常...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否在重症中暑肺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不同浓度(1.125、2.25、4.5 mg/kg)HSYA腹腔注射预处理小鼠,建立重症中暑(sHS)小鼠模型,分为低、中、高剂量HSYA中暑组、单纯中暑组及正常对照组,12只/组。初步观察及比较各组热耐受的情况,以确定HSYA最佳治疗剂量;后使用中剂量HSYA及RIP1活化抑制剂Nec-1预处理小鼠,分组为HSYA+HS组、Nec-1+HS组、HS组及正常对照组,8只/组,观察72 h恢复期核心体温变化特征,比较热耐受情况及生存情况。给予相同处理因素处理小鼠分组为正常对照组,HS组,HSYA+HS组及Nec-1+HS组,正常对照组6只,其余18只/组,分别于重症中暑恢复期不同阶段(0、2、6、12、24 h)处死小鼠,每个时间点处死3只小鼠,收集小鼠的肺组织、肺泡灌洗液及血液样本,取肺组织行HE染色,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及血清中TNF-α、IL-6及HMGB1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恢复期(2、6、12 h)肺组织中RIP1、RIP3、MLKL-s358、MLKL表达水平,及经HSYA预处理后MLKL-s358蛋白水平。结果中剂量及高剂量HSYA预处理可明显改善小鼠热耐受能力,中剂量与高剂量无显著差异,后续药物预处理以中剂量(2.25 mg/kg)作为标准剂量;与HS组相比,HSYA+HS组和Nec-1+HS组小鼠热耐受程度均增加(P<0.05),HSYA+HS组和Nec-1+HS组无明显差异。HSYA及Nec-1预处理组小鼠生存率增加(P<0.05),肺组织病理评分、TNF-α、IL-6及HMGB1水平降低(P<0.05),肺湿干重比,肺含水量,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蛋白含量及HMGB1水平降低(P<0.05),HS小鼠恢复期肺组织RIP1水平及MLKL-s358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与HS组相比,HSYA+HS组MLKL-s358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重症中暑小鼠肺组织可发生程序性坏死,HSYA可通过抑制程序性坏死发挥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中暑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程序性坏死 RIP1 MLKL-s3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中暑大鼠肾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彭娜 耿焱 +4 位作者 张爽 唐柚青 文强 刘云松 苏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中暑(HS)大鼠肾脏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中暑组(HS组,n=18)和乌司他丁治疗组(UTI组,n=18)。HS组及UTI组置于仿真高温气候舱内复制HS模型,以大鼠收缩压峰值开始下降为模型成功标志,对照组置于23.0±0.2℃室温下。UTI组于制模前腹腔注射UTI 10万U/kg,每12h重复给药,其余两组大鼠均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造模0,6,24h时点采血并处死大鼠,以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比色法检测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等氧化应激指标。光镜及电镜观察造模24h后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及UTI组大鼠肾组织MDA含量于模型复制成功后0h显著升高(P<0.05),6h及24h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TI组各时间点肾组织MDA含量均明显低于HS组(P<0.05)。HS组大鼠肾组织SOD和GPx活性于模型复制后6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TI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与HS组比较,UTI组6h及24h血清Cr、BUN水平下降(P<0.05),中暑后24h肾脏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重症中暑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热应激障碍 氧化性应激 中暑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分型及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呢妹 张爽 刘志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5-620,共6页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以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目前临床上ARDS患者的“标准化”机械通气多采用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通气策略...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各种肺内和肺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弥漫性肺损伤,并可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以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目前临床上ARDS患者的“标准化”机械通气多采用小潮气量、高呼气末正压的肺保护通气策略,然而其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大多数临床研究以失败告终。由于ARDS的异质性很强,因此对其进行精准分型及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本文从病因学、发病时间、疾病严重程度、炎症水平、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学等方面对ARDS的分型进行综述,并初步阐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ARDS的表型,总结不同表型ARDS的个体化治疗策略,以期为ARDS的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分型 个体化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常见致病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爽 赵英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57-2059,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综合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ICU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阴性(G-)菌、真菌、革兰阳性(G+)菌。其中G-菌以铜绿假... 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综合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12月30日ICU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依次为革兰阴性(G-)菌、真菌、革兰阳性(G+)菌。其中G-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等。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金葡菌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89.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率100%,对其他药物耐药率较高;G-菌中除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外,其他细菌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73%。真菌感染超过G+球菌,对各种抗真菌药耐药率均较低。结论:ICU细菌耐药状况不容忽视,真菌感染较多,真菌耐药率尚不高,应根据细菌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耐药细菌的产生及蔓延和减少真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致病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c-Kit及phospho-c-Kit(Tyr719)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陈晨 李俊东 王浩渊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0-755,共6页
【目的】探讨膜受体型的酪氨酸激酶c-Kit及719位酪氨酸磷酸化的c-Kit[phospho-c-Kit(Tyr719)]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Kit、phospho-c-Kit(Tyr719)在上皮性卵巢癌(82例)及卵巢良性肿瘤(25例)... 【目的】探讨膜受体型的酪氨酸激酶c-Kit及719位酪氨酸磷酸化的c-Kit[phospho-c-Kit(Tyr719)]的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c-Kit、phospho-c-Kit(Tyr719)在上皮性卵巢癌(82例)及卵巢良性肿瘤(25例)、正常卵巢组织(10例)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两项指标的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2例卵巢癌中,c-Kit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Kit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Ⅰ、Ⅱ期患者的c-Kit阳性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Phospho-c-Kit(Tyr719)在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病变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几乎无表达。【结论】c-Kit在卵巢癌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Kit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上皮性卵巢癌中,c-Kit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c-Kit蛋白可能是在卵巢癌发展的早期阶段起作用的。而phospho-c-Kit(Tyr719)在卵巢癌组织中几乎无表达,提示c-Kit蛋白在Tyr719位点磷酸化可能不是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的激活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肿瘤 C-KIT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