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康复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3
1
作者 王海清 胡杏军 +2 位作者 刘芳 钟倩 詹雪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2-1345,共4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个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盆底肌力0—Ⅱ级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开始对...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个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全子宫盆底肌力0—Ⅱ级患者12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开始对照组自行盆底康复锻炼,治疗组另予电刺激加生物反馈治疗15次。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分别比较二组患者的盆底肌力、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结果:治疗组术后5个月、1年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术后5个月治疗组盆底肌力主要提升至Ⅲ—Ⅳ级,对照组肌力主要仍为Ⅱ—Ⅲ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治疗组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POP-Q分度在术后3个月、5个月及1年复查,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FIQ-7及PISQ-12评分术后5个月治疗组二者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评分较术后5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于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盆底肌力及电生理指标,并在1年内可有效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盆底疾病 肌肉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子宫内膜癌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卓永 梁宇闯 +3 位作者 林坚 杨锦钊 杨爱连 陈强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治疗前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1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B组15例,行静脉法全身化疗(对照组).全部病例完成2个疗程(每个疗程相隔4~5周)后3~...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治疗前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成二组:A组17例,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化疗栓塞;B组15例,行静脉法全身化疗(对照组).全部病例完成2个疗程(每个疗程相隔4~5周)后3~4周复查,根据病灶变化和宫旁情况选择手术或放疗,并对两组病例进行近期疗效和手术切除率比较.结果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6%和26.7%;手术切除率分别为64.7%和26.7%;两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能使中晚期子宫内膜癌癌灶缩小,降低分期,控制淋巴血管内的转移,利于手术切除,减少术中、术后的远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子宫内膜癌 动脉化疗栓塞治疗 双侧子宫动脉 手术切除率 治疗效果 全身化疗 近期疗效 静脉化疗 远处转移 癌患者 中晚期 治疗前 超选择 对照组 静脉法 有效率 血管内 疗程 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30例 被引量:8
3
作者 詹雪梅 房昭 +3 位作者 魏继红 杨爱莲 阮晓红 温宝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109-2110,共2页
目的:探讨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的30例患者(病例组),并与同期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 目的:探讨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有效性。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07年8月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膨出的30例患者(病例组),并与同期行传统的阴式全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壁修补术的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3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手术时间病例组70~130min,对照组55~120min。出血量病例组60~200mL,平均119.14mL,对照组50~180mL,平均104.25mL,差异有显著性(P=0.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3~24个月,病例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前壁长度)5~9cm,平均6.86cm,对照组阴道深度3~7cm,平均5.65cm,差异有显著性(P=0.00)。术后随访病例组无复发,主观满意度100%,客观满意度96%。对照组5例分别于术后1、6、11、13、15个月复发阴道前壁膨出Ⅰ度,复发率11%,主观满意度94%,客观满意度90%。与病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8)。结论:阴道旁修补联合中央修补术可有效治疗阴道前壁膨出。近期复发率低于传统阴道前壁修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脱垂 子宫切除术 阴道式 阴道前壁膨出 阴道旁修补术 阴道前壁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复发性宫颈癌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罗中明 黎淑贞 +3 位作者 郭振仪 阮晓红 杨爱莲 练晓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2-1713,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或未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和结果复发性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为20.35%,盆腔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盆腔淋巴结阳性率50%,直接手术盆腔淋... 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或未控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和结果复发性宫颈癌盆腔淋巴结阳性5年生存率为20.35%,盆腔淋巴结阴性5年生存率为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前行新辅助化疗的盆腔淋巴结阳性率50%,直接手术盆腔淋巴结阳性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中,37.5%为局部复发,62.5%为远处复发;盆腔淋巴结阴性者,有73.3%为局部复发,仅有26.7%为远处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盆腔淋巴结阳性者,62.5%的复发间隔小于12个月,37.5%的复发间隔大于12个月;盆腔淋巴结阴性的患者,73.3%的复发间隔大于12个月,26.7%的复发间隔小于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盆腔淋巴结阳性者复发间隔明显小于淋巴结阴性者。淋巴结转移与复发的部位关系密切,有淋巴结转移者,更倾向于远处复发。淋巴结阴性者的无疾病生存期远远大于淋巴结阳性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可能降低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宫颈癌 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增强子宫内膜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受 被引量:8
5
作者 阮晓红 钟媚共 +4 位作者 刘婉敏 刘琼茹 陆文洁 郑焱 张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6,共7页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 目的探讨在体外环境中,子宫内膜癌细胞高表达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后,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敏感性变化。方法利用慢病毒在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中建立稳定过表达LIF的细胞模型,以空载体慢病毒感染细胞作为对照组,用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验证LIF的表达。利用CCK-8观察LIF过表达对癌细胞活性的影响,利用Annexin V-FITC/PI法和JC-1法观察LIF过表达后,顺铂及紫杉醇诱导癌细胞凋亡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情况。利用免疫印迹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中Bcl-2家族及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观察LIF过表达后,癌细胞STAT3转录活性的变化。在过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以无义小干扰RNA序列转染细胞为对照组,观察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过表达组的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和RL95-2)较对照组表达更高水平的HLF mRNA及分泌更多的HLF蛋白(P<0.05)。LIF的过表达不影响两子宫内膜癌细胞的体外增殖活性(P>0.05),但能增加癌细胞在顺铂及紫杉醇作用下的存活率和线粒体膜电位(P<0.05)。过表达LIF能增加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Bcl-2、Bcl-xL和p-STAT3的水平,降低Bax和Bad的水平,而不影响STAT3的水平;同时STAT3的转录活性增强(P<0.05)。在稳定表达LIF的两子宫内膜癌细胞中,沉默STAT3能显著增加顺铂及紫杉醇对细胞的杀伤作用(P<0.05)。结论在体外环境中,稳定高表达LIF能增强宫内膜癌细胞对顺铂及紫杉醇的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白血病抑制因子 顺铂 紫杉醇 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直径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子宫颈鳞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房昭 杨爱莲 +1 位作者 詹雪梅 魏继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1744-1745,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低、中、高危险群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回顾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CEA值及肿瘤直径,以Logisti...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低、中、高危险群的分类方法及其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广泛全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117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病例,回顾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CEA值及肿瘤直径,以Logistic回归确定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确定各指标的cut-off值,并据此进行宫颈癌低、中、高危险群分类,以χ2检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危险群与盆腔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SCC、CA-125、CA-199、肿瘤最大直径(max)是相互独立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子。其cut-off值分别为2.75ng/mL、20.5U/mL、17.5U/mL、2.05cm。定义超出cut-off值的肿瘤标志物个数为N,则低危险群(N:0~1≤2cm)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57%(1/28)、中危险群(N:0~1>2cm或N:2~3≤2cm)为21.82%(12/55)、高危险群(N:2~3>2cm)为79.41%(27/34)。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SCC、CA-125、CA-199和肿瘤直径是独立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联合测定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标记 生物学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钟媚共 阮晓红 +5 位作者 郑明珠 陆文洁 陈莎莎 林碧华 郑焱 张鑫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癌细胞诱导下分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的情况,观察补骨脂定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s)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向CAFs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建立h BMSCs和h UCMSCs与4种女性特发恶性肿瘤细胞(BT-549、HEC-1B、Hela和SK-OV-3)共培养模型。梯度浓度的补骨脂定处理h BMSCs和h UCMSCs后,用Compu Syn软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后续用10μmol·L-1补骨脂定处理各组细胞。用细胞增殖毒性(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JAK2和p-STAT3表达水平。结果补骨脂定对h BMSCs和h UCMSCs的IC50分别是477.34和364.83μmol·L-1;在10μmol·L-1浓度下,对两种细胞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3.77±1.65)%和(3.70±2.11)%,均小于5%。h BMSCs与4种癌细胞共培养后,h B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上升,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水平上升;补骨脂定能显著抑制共培养体系中的上述现象。在共培养体系中,h UCMSCs中α-SMA表达阳性率不变,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却受抑制,其p-JAK2和p-STAT3的表达下降;补骨脂定不影响h UCMSCs中α-SMA、p-JAK2和p-STAT3的表达,但能增强h UCMSCs对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在Transwell共培养环境中,补骨脂定可抑制h BMSCs向CAFs分化,降低癌细胞恶性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定 成纤维细胞 癌相关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生秀杰 房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583-2584,共2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及MTT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作用。结果: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抑制HEC-1-B细胞的生长,并呈一定的...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生长曲线及MTT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对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的作用。结果:塞来昔布能够有效地抑制HEC-1-B细胞的生长,并呈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塞来昔布能够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塞来昔布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
9
作者 陈兰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5期497-498,共2页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陈兰芳卵巢癌在妇癌中病死率最高,疗效最差,近年来采用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有所提高,但5年存活率仍偏低,影响卵巢癌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手术的彻底性和化疗的有效性,手... 卵巢癌综合治疗32例小结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妇科陈兰芳卵巢癌在妇癌中病死率最高,疗效最差,近年来采用细胞减灭术及联合化疗,近期疗效有所提高,但5年存活率仍偏低,影响卵巢癌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手术的彻底性和化疗的有效性,手术的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卵巢癌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细胞减灭术 联合化疗 综合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