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5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沈俊 杨永安 王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93-9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年8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1997年8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21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占同期收治膀胱癌患者的1.48%(21/1 415),总生存率为76.2%,前7年确诊6例,后7年确诊15例,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另一癌发生在泌尿系统9例,消化系统5例,呼吸系统3例,生殖系统2例,其他(乳腺)2例。同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9例,4例死亡,5例随访3~48个月生存。异时性12例,1例死亡,11例在第一癌治疗后53~144个月生存。同、异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累积生存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4),肿瘤分期与生存率密切相关(P<0.001)。结论: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另一癌以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多见,异时性老年膀胱癌相关多原发癌的累积生存率高于同时性,肿瘤分期越高预后越差,早期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肿瘤 多原发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钙素蛋白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水平调控肾癌细胞抗缺氧增殖平衡 被引量:6
2
作者 朱致晖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杨清滔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 目的:研究缺氧条件下斯钙素蛋白1(STC-1)下调钙离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后对肾癌细胞增殖平衡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及缺氧两种条件肾癌细胞(GRC-1)模型,分别用0.1、0.5、1.0 nmol/L的STC-1溶液干预48h,并设空白对照(只加生理盐水).MTT法检测肾癌细胞生长情况,逆转录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内STC-1、HIF-1α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水平,分光光度计检测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缺氧可使肾癌细胞内HIF-1α、STC-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和钙离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而外源性STC-1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0.05),并存在量效关系;缺氧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和ATP的生成(均P<0.05),而外源性STC-1亦可逆转上述改变(均P <0.05),随着外源性STC-1浓度的增高,ATP生成逐渐增加,但STC-1对两种条件下肾癌细胞模型的增殖促进作用却减少.结论:外源性STC-1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提高ATP产量来促进肾癌细胞的抗缺氧增殖,但对HIF-1α的进行性抑制又阻碍了肾癌细胞的增殖,该作用可能参与了肾癌抗缺氧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病理学 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 Α亚基 腺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钙素蛋白-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的相互作用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清滔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朱致晖 杨永安 王楠 祝庆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9,共8页
目的研究斯钙素蛋白-1(STC-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互作用后的调钙功能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分别干预荷基因肾癌细胞和单纯肾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 目的研究斯钙素蛋白-1(STC-1)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相互作用后的调钙功能对肾癌细胞线粒体膜电势稳定的影响。方法构建高表达HIF-1α的肾癌细胞模型,采用不同浓度STC-1蛋白分别干预荷基因肾癌细胞和单纯肾癌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RT-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内HIF-1α和STC-1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Ca2+变化,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结果 HIF-1α基因转染、STC-1干预及基因转染后再STC-1干预3种方式均可提高Δψm,降低细胞内Ca2+和mPTP水平,促进细胞增殖(P均<0.05),以上结果可随着STC-1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细胞增殖率的升高趋势却逐渐减缓。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促进STC-1表达,下调Ca2+水平,从而稳定线粒体膜电势来参与肾癌细胞的恶性增殖,但此作用亦因外源性STC-1对HIF-1α的抑制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细胞 斯钙素蛋白-1 缺氧诱导因子-1Α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祝庆亮 谷江 +7 位作者 张永春 石家齐 孙发 龙义国 沈俊 万滨 杨永安 王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89-994,共6页
目的:研究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多原发膀胱癌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 目的:研究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为多原发膀胱癌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多原发膀胱癌15例,单发膀胱癌15例(临床分期、病理分级与多原发膀胱癌相同),正常膀胱组织15例,3组共45例中P53、Bcl-2、C-erbB-2、EGFR的表达情况,比较其阳性表达率及表达程度的差异。结果:多原发膀胱癌及单发膀胱癌中P53、Bcl-2、C-erbB-2、EGFR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5),多原发膀胱癌组织中P53、Bcl-2的阳性表达高于单发膀胱癌组织(P<0.05),而C-erbB-2、EGFR的阳性表达低于单发膀胱癌组织(P<0.001)。结论:多原发膀胱癌与单发膀胱癌组织中P53、Bcl-2、C-erbB-2、EGFR表达有差异;联合检测P53、Bcl-2、C-erbB-2、EGFR对于多原发膀胱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也为多原发膀胱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膀胱癌 膀胱癌 P53 BCL-2 C-ERBB-2 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在京尼平促进肾癌细胞抑制作用中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永安 谷江 +4 位作者 张永春 王楠 朱致晖 杨清涛 祝庆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相关。方法:将0、40、80和120μmol/L 4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反应和E... 目的:探讨京尼平(Genipin)对肾癌是否有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是否与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相关。方法:将0、40、80和120μmol/L 4种浓度的Genipin溶液分别浸染肾癌细胞48 h,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方法检测UCP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使用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钙离子和活性氧分子(ROS)含量。结果:Genipin在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的凋亡,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增值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P<0.005)。Genipin能抑制肾癌细胞中UCP2的表达,在中、高剂量给药组,UCP2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显著抑制(P<0.05)。Genipin能提高细胞内钙离子和ROS的含量,在中、高剂量给药组出现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Genipin能明显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UCP2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 京尼平 肾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