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谷振军 刘倩 +3 位作者 曾纪孟 符潮 丁伟 杨春霞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4-509,共6页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的影响,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小叶岽林场25年生4种不同抚育间伐林分密度(600、750、950、1150株·hm^(-2))控制措施后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物种组成、植物多样...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的影响,以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小叶岽林场25年生4种不同抚育间伐林分密度(600、750、950、1150株·hm^(-2))控制措施后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物种组成、植物多样性、优势物种重要值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间伐后第2年(2019年)和第3年(2020年),样地中物种组成共计49科93属122种;当林分密度为600~1150株·hm^(-2)时,林分密度越小,林下植被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普遍越高,并且随着年限的延长,林下植被多样性指数增大;2019—2020年间,木本层和草本层优势种变化不大,木本层均由冬青、大叶白纸扇、鼠刺、杉木以及檵木组成,草本层均由淡竹叶、细圆藤、铁芒萁、菝葜、铁角蕨和中华鳞毛蕨组成;当林分密度为600株·hm^(-2)时,土壤容重最低,土壤持水量最高,这表明低林分密度对马尾松林下土壤的物理结构具有改善作用。因此,600株·hm^(-2)是研究区2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的适宜林分密度,该林分密度有利于马尾松林的生长、群落稳定及可持续经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密度 马尾松人工林 植物多样性 土壤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