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西北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黑云母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1
作者 汪国华 周腾 +7 位作者 高剑峰 张世涛 张勇 高任 张浩 温润涛 陈天迪 程冰冰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1002,I0046-I0050,共19页
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位于世界级江南钨成矿带赣西北段,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并伴随有角岩型和云英岩型白钨矿化。钨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含碳质页岩及硅质岩等接触带附近,受NE向、EW向倾伏背斜控... 香炉山超大型钨矿床位于世界级江南钨成矿带赣西北段,属于典型的矽卡岩型钨矿床,并伴随有角岩型和云英岩型白钨矿化。钨矿体主要分布于黑云母花岗岩与含碳泥质灰岩、灰质泥岩、含碳质页岩及硅质岩等接触带附近,受NE向、EW向倾伏背斜控制。近年来,在香炉山老矿区外围陆续发现形坪、张天罗和大岩下三个新矿段,累计新增WO_(3)资源量8.12万吨。新发现的钨矿体与矿区隐伏黑云母花岗岩在空间上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这类隐伏黑云母花岗岩的成岩时代及其与已报道的香炉山矿段黑云母花岗岩之间的成因联系,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香炉山钨矿床3件隐伏黑云母花岗岩进行锆石和独居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27.2±2.0 Ma、125.4±0.9 Ma、125.5±2.1 Ma和125.4±0.9 Ma,与矿区已报道的黑云母花岗岩成岩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它们均属于中国东部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此外,香炉山隐伏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2)=68.40%~76.88%)、富碱(Na_(2)O+K_(2)O=7.61%~9.27%)、弱-强过铝质(A/CNK=0.96~1.18)的特点,较低的Fe_(2)O_(3)/FeO值(0.05~0.41),并富集K、Rb、Th、U、Pb,亏损Ba、Sr、P、Ti等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形态,且具Eu负异常(Eu/Eu*=0.11~0.53)。结合前人研究,香炉山隐伏黑云母花岗岩为高分异还原性含钨花岗岩,具备形成大型-超大型钨矿床的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黑云母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香炉山钨矿 江南钨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香炉山钨矿矽卡岩矿物学和白钨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被引量:8
2
作者 戴盼 毛景文 +5 位作者 吴胜华 李超 程冰冰 高涛 倪洪 刘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4-1692,共19页
江西省香炉山钨矿是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钨多金属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矽卡岩型钨矿床。矿床的WO3储量约为22万t,平均品位约为0.641%。矿床的矿体以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和寒武系杨柳岗组泥灰岩的接触带。本... 江西省香炉山钨矿是江南古陆斑岩-矽卡岩钨多金属成矿带内具有代表性的早白垩世矽卡岩型钨矿床。矿床的WO3储量约为22万t,平均品位约为0.641%。矿床的矿体以似层状和透镜状产出于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和寒武系杨柳岗组泥灰岩的接触带。本文在详细厘定成矿阶段矿物组合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产出的不同世代的白钨矿开展了原位LA-ICP-MS微量元素的系统测试。香炉山钨矿床可以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白钨矿阶段和方解石-萤石阶段。根据各阶段矿物组合及与白钨矿共生关系,本次研究划分出四个阶段六个世代的白钨矿,分别为阶段Ⅰ白钨矿(产于云英岩中)、阶段Ⅱa和阶段Ⅱb白钨矿(产于退化蚀变岩)、阶段Ⅲa和阶段Ⅲb白钨矿(产于硫化物条带,Ⅲa为白钨矿核部,Ⅲb为白钨矿边部)和阶段Ⅳ白钨矿(产于石英-硫化物-白钨矿脉)。白钨矿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图有下凹型(阶段Ⅰ、阶段Ⅱa、阶段Ⅲb)、右倾型(阶段Ⅳ)和下凹右倾型(阶段Ⅲa)。各阶段白钨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香炉山钨矿床白钨矿的∑REE含量高于世界上绝大部分脉状金和钨矿床,也高于我国华南地区钨多金属矿床。白钨矿中REE3+与Ca2+主要的替代机制为3Ca2+=2REE3++Ca(为一个Ca空位)。白钨矿的REE和Eu异常由流体决定,可以用来示踪流体的演化过程,Eu的活动主要以Eu2+为主。香炉山钨矿床为还原性矿床,不同阶段白钨矿中Mo等元素含量的变化指示流体演化各阶段的还原性强弱有波动。不同阶段白钨矿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有较大变化。香炉山白钨矿稀土元素的超常富集原因和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炉山 矽卡岩 白钨矿 稀土元素 富集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某白钨矿常温浮选精选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曾银银 曹玉川 +3 位作者 黄光耀 杨柳毅 王程 张国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49,53,共4页
对江西某白钨矿进行了常温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粗选段采用"一粗三扫二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精选段采用"一粗二扫四精、精精选尾矿集中返回到精粗选"流程,获得了钨精矿WO3品位55.76%、回收... 对江西某白钨矿进行了常温浮选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粗选段采用"一粗三扫二精、中矿顺序返回"流程,精选段采用"一粗二扫四精、精精选尾矿集中返回到精粗选"流程,获得了钨精矿WO3品位55.76%、回收率82.04%的浮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钨矿 浮选 常温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矿回采顺序优化与复杂采空区稳定性的有限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慧明 许振华 +1 位作者 朱利平 石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8-81,103,共5页
结合江西省香炉山钨矿残矿回收工程实践,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初步确定的残矿回采顺序与复杂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揭示了不同回采顺序下矿柱及采空区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位移变形趋势,并确定了最优的残矿回采顺序。
关键词 回采顺序 优化 残矿回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的掺聚丙烯纤维胶结充填体抗拉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吴豫烈 付玉华 +2 位作者 张龙 管华栋 徐望根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314,共11页
为探究聚丙烯纤维(PF)掺杂对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特性的影响,对不同灰砂比和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巴西劈裂试验,利用DIC技术对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裂隙萌生和扩展演化进行全程观测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揭示聚丙... 为探究聚丙烯纤维(PF)掺杂对尾砂胶结充填体抗拉特性的影响,对不同灰砂比和不同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了巴西劈裂试验,利用DIC技术对试验过程中试件表面裂隙萌生和扩展演化进行全程观测分析,并结合扫描电镜(SEM)揭示聚丙烯纤维对尾砂胶结充填体试件内部结构增强效应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有效提高充填体的单轴抗拉强度,且随着聚丙烯纤维掺量的增加,充填体的单轴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量为0.6%。以灰砂比1∶4为例,充填体试件单轴抗压强度最大值为0.59 MPa,最大增幅为37.21%。纤维的加入改变了充填体试件的应力—应变行为,当试件达到峰值抗拉强度时,掺PF充填体试件并未立刻失去承载能力,仍具有一定的残余强度,且PF掺量为0.6%的充填体试件残余强度达到最大值。DIC观测显示,掺纤维的充填体在拉伸破坏时应变集中现象得到缓解,裂缝更加曲折,表明纤维能有效分散应力。SEM分析揭示,过量的纤维会导致充填体试件内部孔隙和裂隙的尺度增加,从而导致充填体试件的宏观抗压强度逐渐下降,适量的纤维在充填试件内部会被大量的水化产物C-S-H凝胶包裹,纤维—充填体基质界面由于受水化产物C-S-H凝胶的作用会形成一个整体,使得掺纤维的充填体承载能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巴西劈裂 抗拉强度 韧性特征 DIC技术 电镜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