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铜铅锌金属有限公司降低常规法锌浸出渣含锌的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恩明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43,48,共5页
介绍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降低锌冶炼常规浸出渣含锌的实践。在锌冶炼常规浸出流程设备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能、合理配置、优化控制参数等手段,立足现有流程,在确保中性浸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部分浸出铁酸锌,使锌系统产出的... 介绍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降低锌冶炼常规浸出渣含锌的实践。在锌冶炼常规浸出流程设备基础上,充分发挥现有设备潜能、合理配置、优化控制参数等手段,立足现有流程,在确保中性浸出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部分浸出铁酸锌,使锌系统产出的浸出渣含锌由平均21%下降到平均17.8%,日产250t锌锭时实现少产渣18t。进入铅冶炼系统的锌含量减少11.55t/d,同时节约18t/d渣处理成本约1.1万元/d,年可节约直接成本33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常规法 浸出渣 渣含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l_4熔盐氯化炉熔盐体系恶化原因分析及稳定控制措施探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路辉 王浩 +3 位作者 杨仁牧 蒙钧 谢刚 谢红艳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22,共7页
总结了评价TiCl4熔盐氯化炉熔盐体系性能优劣的表征参数,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TiCl4熔盐氯化过程熔盐体系恶化的原因;根据熔盐体系恶化的原因及相关影响因素,提出了稳定控制熔盐体系的措施。
关键词 TiCl4熔盐氯化 熔盐体系恶化 原因分析 稳定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阳极泥复合浸出渣选择性分离硒过程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曾颜亮 霍瑞浩 +2 位作者 邹建柏 廖春发 刘付朋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铜阳极泥复合浸出渣是铜阳极泥采用复合浸出砷锑铋后的产物,采用硫酸化焙烧选择性分离硒。针对其含硒物质在选择性分离过程中的反应历程不明晰,本文利用Factsage数据库中相关热力学数据及Equilib平衡计算模块对含硒物质在不同温度时反... 铜阳极泥复合浸出渣是铜阳极泥采用复合浸出砷锑铋后的产物,采用硫酸化焙烧选择性分离硒。针对其含硒物质在选择性分离过程中的反应历程不明晰,本文利用Factsage数据库中相关热力学数据及Equilib平衡计算模块对含硒物质在不同温度时反应的ΔG^(θ)及反应过程平衡分析,明晰反应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u_(2)Se与H_(2)SO_(4)在低温下反应生成固态Se、CuSO_(4)·H_(2)O、SO_(2)及H_(2)SO_(4)吸水形成H_(2)SO_(4)·H_(2)O;然后固态Se融化变成液态Se,同时与H_(2)SO_(4)·H_(2)O反应生成SeO_(2)、SO_(2)和H_(2)O;高温下CuSO_(4)·H_(2)O会脱水生成CuSO_(4)和H_(2)O,CuSO_(4)会进一步分解生成CuSO_(4)·CuO和SO_(3);Ag_(2)Se与H_(2)SO_(4)反应生成固态Se、Ag_(2)SO_(4)、SO_(2)及H_(2)SO_(4)吸水形成H_(2)SO_(4)·H_(2)O;然后固态Se融化变成液态Se,同时与H_(2)SO_(4)·H_(2)O反应生成SeO_(2)、SO_(2)和H_(2)O;另外高温下Ag_(2)SO_(4)会转变形态;Se与H_(2)SO_(4)反应生成SeO_(2)、SO_(2)和H_(2)O。考察了铜阳极泥复合浸出渣在不同焙烧温度、硫酸用量及焙烧时间对蒸硒率的影响,在焙烧温度为500℃、H_(2)SO_(4)加入量为0.2 mL/g、升温速率为10℃/min、反应时间为30 min的焙烧条件下,蒸硒率达到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分离 铜阳极泥 热力学 蒸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底吹熔池熔炼炉多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彭金鹏 詹佳鑫 +2 位作者 张斌 吴怡康 李明周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8,共11页
在铜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熔池内的多相流动决定了颗粒下料、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速率。本文建立了包含气泡、铜锍、渣的三相数学模型,并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不同气流速度、铜锍深度、渣层厚度进行了数值模... 在铜的富氧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熔池内的多相流动决定了颗粒下料、传热传质及化学反应速率。本文建立了包含气泡、铜锍、渣的三相数学模型,并通过水力学模型实验对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对不同气流速度、铜锍深度、渣层厚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炉内渣眼尺寸、旋流强度及漩涡位置等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气流速度增大,气泡流对熔池的搅拌程度逐渐强烈,气泡弥散程度降低,但气流速度过大容易造成熔体喷溅。铜锍深度越大,旋涡搅拌面积越大,旋流强度越大,渣层变短变厚,有利于排渣,但熔池深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渣眼直径急剧减小,并且铜锍卷渣程度增大。随着渣层厚度增加,铜锍层内气泡尺寸增大,渣眼尺寸急剧减小,甚至消失,漩涡同时出现在铜锍和渣层内,导致卷渣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底吹 熔池熔炼 多相流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波协同作用下氧化铈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5
作者 欧阳成 周蓉 荆旭冬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5-308,共4页
以稀土氯化物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作用及常规加热条件下制备氧化铈超细粉体,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和陈化时间对氧化铈粉体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加热相比,单一微波加热及协同加热模式下制备的氧化铈... 以稀土氯化物溶液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在微波和超声波协同作用及常规加热条件下制备氧化铈超细粉体,考察了超声波功率和陈化时间对氧化铈粉体粒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加热相比,单一微波加热及协同加热模式下制备的氧化铈形貌更规则,粒径更均匀、更细,分散性更好,控制较短的陈化时间可得到平均粒径在0.2μm左右的超细氧化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微波 超声波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