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矿床硒碲钴等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希泉 周涛发 +2 位作者 王彪 刘鑫 彭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21-3138,共18页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内典型的层控-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资源量达到大型,此外还共生硒、碲、钴、镓、铊等关键金属矿产,具备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但矿床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内典型的层控-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资源量达到大型,此外还共生硒、碲、钴、镓、铊等关键金属矿产,具备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但矿床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等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以武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南矿带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3条勘探线(W3-2、S4-2、N6-1)、北矿带层控硫化物型矿体3条勘探线(E9-2、E2-1、W4-1)和层控矽卡岩型矿体1条勘探线(E7-3)代表性岩矿石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合全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原位LA-ICP-MS分析,查明了矿床中硒、碲、钴等关键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初步探讨了硒、碲、钴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伴生硒、碲、钴的估算资源量分别为5513t、611t和9597t,均达到大-中型规模;武山矿床是成矿带内硒含量最高、潜在资源量最大的矿床。北矿带矿体中Se、Te、Co含量明显高于南矿带,北矿带中部成矿中心向东西远端,矿体中Se、Te、Co含量规律性增高。矿石中Se、Te、Co含量与S含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矿石中硫化物的含量是关键金属含量主要控制指标;Se和Co富集于含铜黄铁矿矿石、含铜白云岩矿石、含铜矽卡岩矿石(高硫)中;Te富集于含铜黄铁矿矿石和含铜白云岩矿石中。矿床中硒、碲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硫化物中类质同象替换两种赋存形式,钴则主要以Co^(2+)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矿物晶格。矿床中硒、碲随着成矿流体温度降低、硫逸度升高、氧逸度降低、pH值升高逐渐沉淀富集;钴主要随着硫化物的沉淀富集在黄铁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金属 矿化规律 赋存状态 沉淀机制 武山铜矿床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武山铜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唐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78,共3页
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等入手,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认为该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控制,总结出中酸性斑岩体、矽卡岩化、铁帽等为找矿标志,初步认为该矿床深部以及东部狮子岛地区、南部向斜轴部隆起区是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铜矿床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山铜矿深部找矿新发现及成因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明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5-144,共10页
武山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九瑞矿集区中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地质研究程度及勘查深度的不断加深,发现其深部地质成矿条件较浅部有了重大变化,在进一步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对成矿物质来源... 武山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段-九瑞矿集区中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地质研究程度及勘查深度的不断加深,发现其深部地质成矿条件较浅部有了重大变化,在进一步总结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运移通道及围岩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深部找矿新发现的地质现象为支撑,多维度分析和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表明:①在五通组与黄龙组之间的假整合面上未能见到原始沉积的矿坯层,排除了海西期海底喷流或同生沉积的可能;②北矿带的层控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及南矿带矽卡岩型矿床,在成因上均属略晚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同期生成的热液型铜矿床;③NW与NE向的基底断裂控制了成矿岩体的活动和定位,岩浆上侵携带了大量的成矿物质来源,接触带及层间破碎带构造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运移通道和成矿的富集空间,化学性质活泼的碳酸盐岩类地层为成矿热液交代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三者在空间上的特殊配置和时间上的耦合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根据地层产状向深部预测,志留系下伏的奥陶系碳酸盐岩类地层将在深部与岩体相交,今后应注意在其接触带部位探索存在矽卡岩型铜矿体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山铜矿 矿床成因 找矿新发现 成矿物质来源 热液型矿床 深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瑞矿集区武山铜硫矿床地质特征新认识及成矿远景分析
4
作者 李建国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6-29,共4页
概述了武山铜矿铜硫矿床的基本情况,详述了武山铜矿深部详查结果。深部详查找出了北东东向断裂及岩体内凹处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成矿位置,并发现了含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钾化、硅化蚀变等一系列与斑岩型矿床相关的有利地... 概述了武山铜矿铜硫矿床的基本情况,详述了武山铜矿深部详查结果。深部详查找出了北东东向断裂及岩体内凹处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成矿位置,并发现了含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钾化、硅化蚀变等一系列与斑岩型矿床相关的有利地质现象。关于控矿构造和成岩成矿作用的新认识,对寻找斑岩型矿床以及进一步扩大武山铜矿的资源储量、探究成矿远景、指导找矿方向,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条件 矿床成因 岩浆活动 成矿远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铜矿伴生金银回收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曾学飞 龙文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90-398,共9页
江西某铜矿伴生金银含量分别为0.10 g/t、3.45 g/t,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捕收剂为丁铵黑药,磨矿细度-0.074 mm占75%,浮选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对Cu、Au、Ag的综合回收指标较好。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 江西某铜矿伴生金银含量分别为0.10 g/t、3.45 g/t,具有一定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捕收剂为丁铵黑药,磨矿细度-0.074 mm占75%,浮选时间为5 min的条件下,对Cu、Au、Ag的综合回收指标较好。在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获得了Cu、Au、Ag品位分别为8.57%、1.63 g/t、83.6 g/t的铜精矿,相对于原矿回收率分别为4.93%、5.03%、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回收 沉砂分级 粗粒再磨 浮选 磨矿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艺在国内某铜矿的应用与改进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鑫政 郭利杰 +3 位作者 史采星 叶季青 许文远 田长林 《中国矿业》 2022年第5期135-141,共7页
膏体充填工艺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是充填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全尾砂浆的沉降浓缩技术对膏体工艺的效率、膏体料浆的质量和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在概述深锥浓密机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 膏体充填工艺具有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是充填工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全尾砂浆的沉降浓缩技术对膏体工艺的效率、膏体料浆的质量和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在概述深锥浓密机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艺在国内某铜矿的应用与改进,针对矿山尾砂浆给料参数(尾砂粒径和质量浓度)不稳定和采场充填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旋流器调控给料参数,生产中采取“一控二调三稳”的深锥浓密机进料法则,并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实现了深锥浓密膏体充填工艺在国内某铜矿的顺利运行,深锥浓密机底流浓度达到72%~76%,充填料浆浓度控制在74%~76%,灰砂比1∶4充填体28 d单轴抗压强度达到5 MPa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体充填 深锥浓密机 全尾砂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基底排土场边坡逆排堆高速率及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晓刚 马垒 +4 位作者 张超 淦树成 王华 甘一雄 周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96-606,共11页
针对软弱基底排土场逆排堆高过程的稳定性控制需求,构建了堆高速率与软弱土层强度参数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不同堆高速率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针对某排土场案例,开展了软弱基底土样不同固结度快剪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固结度增... 针对软弱基底排土场逆排堆高过程的稳定性控制需求,构建了堆高速率与软弱土层强度参数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不同堆高速率条件下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针对某排土场案例,开展了软弱基底土样不同固结度快剪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固结度增大,内摩擦角以双曲线型函数逐渐增大,黏聚力基本保持不变。结合硬化土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预压堆载下软弱土层平均固结度演化规律,联合直剪试验结果构建了强度参数与堆载厚度、固结时长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较厚软弱层在堆载和固结时长均相同时具有更低的内摩擦角;当堆载较小、固结时长相同时,软弱层具有更高的内摩擦角;当预压固结时长由50 d提高到100 d时,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从沿基底滑动变成堆排土体内部滑动,继续延长预压时长不再提升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基底 排土场 逆排堆高速率 固结度 强度参数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督下降的直流电阻率法二维反演
8
作者 雷轶 李杰鹏 +3 位作者 戴前伟 张彬 周为 阳军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6-3149,共14页
为了解决拟线性反演中先验信息利用不充分及大批量数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将监督下降法(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SDM)应用到直流电阻率法二维反演中.SDM包括离线训练和在线预测两个阶段.训练集由根据先验信息生成的模型和正演模... 为了解决拟线性反演中先验信息利用不充分及大批量数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将监督下降法(Supervised Descent Method,SDM)应用到直流电阻率法二维反演中.SDM包括离线训练和在线预测两个阶段.训练集由根据先验信息生成的模型和正演模拟数据组成.在训练过程中,学习从初始模型到训练模型的下降方向.在预测过程中,同时考虑了训练过程中获取的下降方向和计算出的数据残差.通过合成数据算例,讨论了SDM的反演精度、收敛速度、抗噪能力与泛化能力.在线预测结果显示,块状体和分层结构的混合模型,反演数据误差为0.0037,表明块状模型与层状模型的模块化训练集能有效增强SDM的泛化能力.在对实测数据反演中,通过实测数据视电阻率结果构建训练集,可以优化训练集的模型数据质量及完整性.通过与高斯牛顿法对比,讨论了SDM针对批量实测数据的反演精度及效率.结果表明,针对单一数据,SDM反演耗时(训练时长与预测时长总和)较高斯牛顿法长,但当训练阶段完成后,预测阶段耗时不超过0.5 s,针对同类型、同维度、大批量数据,SDM具有进行批量处理的能力,反演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督下降法 机器学习 直流电阻率法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组合影响下向进路充填顶板稳定性计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晓军 郭鹏 +3 位作者 黄惟盛 陈智宏 陈青林 赵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453-3462,共10页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中,进路充填顶板的稳定对回采过程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分层充填体叠加载荷计算一直是顶板稳定性分析的难点。在充分考虑采动岩体荷载、矿体倾角、相邻分层间回采进路的交错布置、充填体与围岩的接触等工程实际后,... 下向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中,进路充填顶板的稳定对回采过程安全性至关重要,而分层充填体叠加载荷计算一直是顶板稳定性分析的难点。在充分考虑采动岩体荷载、矿体倾角、相邻分层间回采进路的交错布置、充填体与围岩的接触等工程实际后,推导了进路顶板平衡微分方程,求解得到进路顶板静荷载的理论值。结合回采工艺建立了“多跨梁”力学模型,并得到了回采进路顶板拉应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得到影响进路顶板稳定性的4个重要理论因素:顶板上部载荷σv、回采进路跨度l、1:4充填体的厚度h、充填体自身抗拉强度[σt]。为充分考虑进路顶板静载荷和回采爆破动载荷影响,利用FLAC3D对多因素影响下的顶板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正交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各因素对顶板拉应力的影响规律,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多因素组合影响下顶板稳定性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到某铜矿试验采场的实际生产,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跨梁 正交试验 多元非线性回归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磨矿效率的途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建国 毛世意 《江西有色金属》 2002年第2期11-12,21,共3页
结合武山铜矿的实际情况 ,从影响磨矿过程的各要素入手 ,在理论上就如何提高磨矿效率 ,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磨矿 磨矿效率 选矿 磨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尾砂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0
11
作者 阳京平 《中国矿业》 2021年第S01期17-23,共7页
充填采矿法因其安全性高、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逐渐成为井下开采最主要的技术方法。本文针对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历程,叙述了膏体充填技术概念、工艺流程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工程实践等手段对尾矿粒度组成、泌水率、单轴抗压强度、... 充填采矿法因其安全性高、对地表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逐渐成为井下开采最主要的技术方法。本文针对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历程,叙述了膏体充填技术概念、工艺流程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工程实践等手段对尾矿粒度组成、泌水率、单轴抗压强度、塌落度等多个指标进行标准化研究,并介绍了倾斜板浓缩机、高压浓缩机和膏体浓缩机等全尾膏体浓缩设备的结构特征和优缺点。同时,对会泽铅锌矿、乌山铜钼矿、白音查干多金属矿、因民铜矿膏体充填工艺参数做了介绍,提出了全尾膏体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采矿法 全尾膏体充填 膏体浓缩机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