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荣
龚杰
+5 位作者
龚百川
李英朋
揭方慧
王忠兵
熊甘霖
朱新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6,共7页
通过筛选和培育,从某电镀活性污泥中得到一株高效耐Cu^(2+)功能吸附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测定和比对,鉴定出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R1)。研究了用此菌种从电镀废水中吸附去除Cu^(2+),考...
通过筛选和培育,从某电镀活性污泥中得到一株高效耐Cu^(2+)功能吸附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测定和比对,鉴定出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R1)。研究了用此菌种从电镀废水中吸附去除Cu^(2+),考察了废水初始pH、Cu^(2+)初始质量浓度、温度、菌种加入量、培养时间及摇床转速等对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5、Cu^(2+)初始质量浓度80 mg/L、温度30℃、细菌接种量3 g/L、培养时间48 h条件下,此菌种对Cu^(2+)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Cu^(2+)去除率达62.4%,吸附量达4.02 mg/g;主要吸附机制为通过自身表面的功能基团和静电引力,诱导废水中Cu^(2+)发生迁移和离子交换,与表面功能基团结合形成典型非晶相结构配合物,进而将Cu^(2+)去除。研究结果为电镀污泥的源头减量提供了一种可用吸附材料,可为电镀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吸附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
被引量:
7
1
作者
谭荣
龚杰
龚百川
李英朋
揭方慧
王忠兵
熊甘霖
朱新伟
机构
南
昌
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江西赣昌评价检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江西
省地质勘探研究院
出处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64038)
南昌航空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资助项目(YC2021-008)。
文摘
通过筛选和培育,从某电镀活性污泥中得到一株高效耐Cu^(2+)功能吸附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测定和比对,鉴定出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TR1)。研究了用此菌种从电镀废水中吸附去除Cu^(2+),考察了废水初始pH、Cu^(2+)初始质量浓度、温度、菌种加入量、培养时间及摇床转速等对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初始pH=5、Cu^(2+)初始质量浓度80 mg/L、温度30℃、细菌接种量3 g/L、培养时间48 h条件下,此菌种对Cu^(2+)有较好的吸附去除效果,Cu^(2+)去除率达62.4%,吸附量达4.02 mg/g;主要吸附机制为通过自身表面的功能基团和静电引力,诱导废水中Cu^(2+)发生迁移和离子交换,与表面功能基团结合形成典型非晶相结构配合物,进而将Cu^(2+)去除。研究结果为电镀污泥的源头减量提供了一种可用吸附材料,可为电镀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镀废水
重金属离子
微生物
枯草芽孢杆菌
吸附
去除
Keywords
electroplating wastewater
heavy metal ions
microorganisms
Bacillus subtilis
adsorption
removal
分类号
TF811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18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枯草芽孢杆菌吸附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
谭荣
龚杰
龚百川
李英朋
揭方慧
王忠兵
熊甘霖
朱新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