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分离一株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廉兰 钟有添 +3 位作者 曾祥凤 李坊贞 刘志春 张文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F002-F004,共3页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 【目的】观察白假丝酵母菌临床菌株的荚膜结构并探讨其形成条件。【方法】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和用沙保氏琼脂平板、琼脂斜面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用涂片革兰染色和Hiss荚膜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试验、小白鼠与家兔试验、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观察等进行鉴定。【结果】(1)该临床分离菌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2)人阴道分泌物涂片、感染小白鼠及家兔体内及沙保氏液体培养基培养均可形成荚膜,荚膜层的厚度可因不同环境及培养时间的长短而有差异,但均≥0.2滋m,边界明显。沙保氏液体培养物经离心(1500r/min,15min,3次)荚膜层仍然可见。【结论】该菌株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假丝酵母菌 阴道分泌物涂片 液体培养基 透射电镜观察 染色镜检 厚膜孢子 糖发酵试验 临床分离菌 不发酵乳糖 形成条件 荚膜结构 临床菌株 琼脂平板 直接涂片 临床标本 革兰染色 家兔试验 扫描电镜 培养时间 不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