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同构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域
1
作者 冯弋江 陈苏 +2 位作者 武丹 王微 杨丽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5-88,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 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本质上都统一于科学发展观理念之中,二者基本要义均是追求发展、核心均是强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均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构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最大特色就是生态,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视角,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同构性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模块、实践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内涵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的二值化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岳 冯大政 付达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511-351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的二值化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设定图像灰度级的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统计其出现的频率,计算其类条件概率密度,根据图像的相似性估计其损失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求最小风险,最后根据最小风险判断其所属... 提出了一种最小风险贝叶斯决策的二值化人脸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设定图像灰度级的阈值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统计其出现的频率,计算其类条件概率密度,根据图像的相似性估计其损失函数,利用贝叶斯公式求最小风险,最后根据最小风险判断其所属类别。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贝叶斯方法难求类内和类间协方差矩阵的缺点,简单易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比传统的基于代数的人脸识别算法(PCA、LDA和PCA+LDA)的识别率高,并能有效减少相似类的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 人脸识别 后验概率 二值化 最小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人脸垂直对称性的变形2DPCA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岳 冯大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4-79,共6页
本文分析了人脸的对称性和主成分分析法(PCA)、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特性,证明了2DPCA协方差矩阵就是PCA协方差矩阵的主角线的平均值,同时表明2DPCA减少了对人脸识别有用的协方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垂直对称性的变形2DPCA算... 本文分析了人脸的对称性和主成分分析法(PCA)、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特性,证明了2DPCA协方差矩阵就是PCA协方差矩阵的主角线的平均值,同时表明2DPCA减少了对人脸识别有用的协方差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人脸垂直对称性的变形2DPCA算法(S2DPCA),该算法最大程度地利用了协方差鉴别信息,用更少的系数表示一张人脸图像。通过在ORL的实验比较表明,该算法与PCA算法相比降低了计算复杂性,与2DPCA方法和PCA方法相比提高了人脸识别率,在识别率方面优于传统算法(PCA(Eigenfaces)、ICA、Kernel Eigenfaces),同时也压缩了人脸的存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PCA) 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 人脸识别 人脸表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图像模糊篡改检测算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本娟 黎小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1期137-139,共3页
现有的图像模糊篡改检测算法通常提取模糊操作引入的某单一特征进行判断,为更好地提高算法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篡改检测算法。通过奇异值分解提取第一组特征,计算图像二次模糊相关性作为第二组特征,计算图像质量因子作... 现有的图像模糊篡改检测算法通常提取模糊操作引入的某单一特征进行判断,为更好地提高算法检测效率,提出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篡改检测算法。通过奇异值分解提取第一组特征,计算图像二次模糊相关性作为第二组特征,计算图像质量因子作为第三组特征。运用核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多特征融合。采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模糊篡改检测。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数字篡改图像的模糊操作痕迹,并能对模糊篡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篡改检测 核主成分分析 模糊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值数据贝叶斯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岳 冯大政 何新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9-220,223,共3页
基于贝叶斯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均假定样本空间满足高斯分布,实际上样本空间很复杂,不一定能满足高斯分布。提出一种新的在贝叶斯空间进行人脸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设定图像灰度级的阈值,统计其出现频率,计算其类条件概率密度,利用贝叶... 基于贝叶斯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均假定样本空间满足高斯分布,实际上样本空间很复杂,不一定能满足高斯分布。提出一种新的在贝叶斯空间进行人脸识别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设定图像灰度级的阈值,统计其出现频率,计算其类条件概率密度,利用贝叶斯公式求后验概率。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贝叶斯方法难求类内和类间协方差矩阵的缺点,简单易用。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识别率高于传统的基于代数的人脸识别算法(PCA、LDA和PCA+L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子空间 人脸识别 后验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特性的图像篡改检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本娟 黎小平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针对传统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特性的图像篡改检测算法由于需要知道参考图像数据库因而应用局限性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投影的图像篡改检测框架,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实现了... 针对传统基于传感器模式噪声特性的图像篡改检测算法由于需要知道参考图像数据库因而应用局限性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噪声子空间投影的图像篡改检测框架,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PCA)、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和核主成分分析(KPCA)实现了基于图像噪声特性的篡改检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篡改检测 子空间方法 传感器模式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网中一种基于伪随机的高效MAC协议设计
7
作者 戴红红 付达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442-3446,3459,共6页
空闲侦听是影响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能效和寿命的关键因素。虽然当前的睡眠/唤醒调度协议能避免简单流量模式时的空闲侦听,但无法有效消除随机路由协议的复杂流量模式所导致的空闲侦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的MAC协议(MAC-PR),减... 空闲侦听是影响多跳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能效和寿命的关键因素。虽然当前的睡眠/唤醒调度协议能避免简单流量模式时的空闲侦听,但无法有效消除随机路由协议的复杂流量模式所导致的空闲侦听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伪随机的MAC协议(MAC-PR),减少了在节点上部署大量睡眠/唤醒调度信息所产生的额外开销。MAC-PR利用伪随机发生器的种子对调度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将该种子添加到传输中的数据报文,允许各个接收器/窃听器根据种子计算出它的睡眠/唤醒调度信息。MAC-PR通过额外计算有效避免了昂贵的控制报文传输成本。通过模拟及在TelosB节点上的实际部署,验证了MAC-PR可以有效消除空闲侦听问题,使得基于随机路由协议的数据报文传输具有自稳定、低延时、低成本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空闲侦听 随机路由 睡眠/唤醒调度 报文传输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人脸本征空间的特征提取算法
8
作者 曾岳 冯大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48-149,152,共3页
传统线性子空间算法在提取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向量时,存在偏差、过拟合和推广能力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算法。将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空间分解为2个子解空间,即主成分空间和零空间,再利用本征谱模型对2个空间分别进行正则化... 传统线性子空间算法在提取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向量时,存在偏差、过拟合和推广能力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子空间算法。将类内散度矩阵的特征空间分解为2个子解空间,即主成分空间和零空间,再利用本征谱模型对2个空间分别进行正则化。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使用较少的特征维数就能达到与传统算法相同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空间法 人脸识别 本征谱 特征提取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