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熊凯 孔凡斌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669-677,共9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考虑农户受偿意愿、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构建生态补偿标准转化模型,对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区特征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365.64亿元/年,湿地农户受偿意愿...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考虑农户受偿意愿、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构建生态补偿标准转化模型,对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及其分区特征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约为365.64亿元/年,湿地农户受偿意愿总值约为82.96亿元/年,鄱阳湖湿地行政区内部和外部生态补偿标准总值分别约为86.88亿元/年和84.91亿元/年;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标准的实施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农户意愿价值 鄱阳湖湿地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土壤环境承载力及污染风险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潘丹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2期254-259,共6页
[目的]测算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及其污染风险,为合理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实现可持续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4个县(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土壤环境... [目的]测算和评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过程中的土壤环境承载力及其污染风险,为合理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养殖空间布局、实现可持续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4个县(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土壤环境承载力及畜禽污染物排放量的测算和评估。[结果]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粪便耕地负荷警报值在0.7左右,总氮耕地负载警报值为0.5~0.6,总磷耕地负载警报值超过了1,畜禽养殖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威胁。畜禽养殖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为高安市、东乡县、余江县、德安县以及南昌县。[结论]污染风险较高的地区应强制实行畜禽养殖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消减措施,而湖口县、都昌县和彭泽县畜禽污染风险较低,可以适当扩大养殖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警报值 环境承载力 污染风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模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氨氮排放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3
作者 廖桂萱 袁菊红 +1 位作者 胡绵好 卢福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4,211,共8页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地区之一,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运用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个县(市、区)2009—2013年间氨氮排放效率及其变化率... 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区域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地区之一,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运用DEA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个县(市、区)2009—2013年间氨氮排放效率及其变化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之间氨氮排放效率差异明显,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和渝水区等8个县(市、区)氨氮排放效率较高,其他县(市、区)氨氮排放效率中等或低下.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计算显示除了南昌县、余江县、高安市和万年县4个县(市、区)氨氮排放综合效率降低外其余都有所上升或不变.依据主导产业和氨氮排放效率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6个县(市、区)划分为高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中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低效率第二产业主导区等8类区域,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排放效率 产业结构调整 数据包络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评价 被引量:34
4
作者 黄和平 彭小琳 +1 位作者 孔凡斌 张利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107-3114,共8页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衡量和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是当前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借鉴经济增长生态指数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包括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5个模块在内的生态经济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将其应用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结果表明:(1)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生态经济指数差异明显,其中万年县的生态经济指数最高,达到55.74,在研究区中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优;瑞昌市的生态经济指数最低,只有28.65,即生态经济发展状态最差;(2)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高的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环保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其他地区应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相结合;(3)生态经济指数得分较低的县(市、区)在发展生态经济的过程中,应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并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指数的总体得分也较低,只有38.37,处于较差水平,需从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入手。最后就生态经济指数评价体系构建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经济评价 生态经济指数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谢花林 张道贝 +3 位作者 王伟 谢雪 吴箐 程玲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4-221,共8页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耕地利用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GIS技术,以县域为评价单位,建立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1999—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了耕地利用效... 为了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耕地利用情况,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GIS技术,以县域为评价单位,建立耕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5个县(市)1999—201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了耕地利用效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2010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的综合技术效率为0.844,说明耕地利用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综合技术效率受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变化影响,但规模效率对其影响更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耕地利用效率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性;从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各因素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影响,按从大到小排序是:耕地复种指数>农业政策>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单位耕地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民人均纯收入。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资源有效利用,提高耕地利用潜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耕地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TOBIT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现状、困境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芳 王慧芳 张利国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40-142,146,共4页
描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公众环保意识薄弱、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技术推广应用滞后等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农业今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生态农业 现状 困境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方法的生猪产业温室气体排放时空特征分析——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凡斌 王智鹏 潘丹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7-163,共7页
基于200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0个县市面板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LCA),选取生猪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生猪饲养环节耗能、生猪饲料粮种植、生猪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猪肉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测算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 基于200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0个县市面板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LCA),选取生猪肠道发酵、粪便管理系统、生猪饲养环节耗能、生猪饲料粮种植、生猪饲料粮运输加工和猪肉产品屠宰加工6大环节,测算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总量上,200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产业生命周期及各个环节的当量排放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生猪饲料粮种植、生猪饲料粮运输加工、粪便管理系统和生猪饲养耗能环节温室气体上升趋势更加显著;结构上,粪便管理系统和生猪饲料粮种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地域差异上,余江县、南昌县、东乡县和高安市的生猪养殖当量排放总量增长迅速,且排放总量远高于其他26个县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产业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温室气体 时空特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尼系数的森林资源分布评价——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和平 朱建新 《江西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56-60,共5页
森林资源的分布评价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依据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基本内涵,构建森林资源分布评价模型,提出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不同匹配指标,对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 森林资源的分布评价是当前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依据洛仑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基本内涵,构建森林资源分布评价模型,提出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基于不同匹配指标,对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该模型从不同角度定量评价区域森林分布状况,取得较好效果,4项评价指标均表现为相对均匀以上的水平,但资源分布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2)基于不同的匹配指标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不尽相同,从林业用地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均要小于从国土面积的角度得出的森林资源分布系数,森林蓄积的分布系数均要大于森林面积的分布系数。文章最后对模型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基尼系数 林地 森林覆盖率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可拓综合分析法的鄱阳湖流域水质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志强 田娜 +3 位作者 缪建群 王海伦 王海 黄国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27-4235,共9页
长期跟踪定位评价湖泊的水质营养化程度,对于实现地区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评价方法中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单一性、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以及水质变化的模糊性、随机性、动态性和生物指示性等特点,采用了可拓综合评价法和浮游生物调... 长期跟踪定位评价湖泊的水质营养化程度,对于实现地区水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评价方法中指标选取的可行性、单一性、权重赋值的主观随意性以及水质变化的模糊性、随机性、动态性和生物指示性等特点,采用了可拓综合评价法和浮游生物调查与室内测定法相结合,构建了组合可拓综合分析法,一方面利用可拓综合分析法对鄱阳湖流域5个代表性观测站点的10年的年均(每2年)观测数据进行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浮游生物指示法对该5个站点的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以生物指示评价法所得等级与可拓综合分析法评定等级吻合的最多次数所对应等级作为组合可拓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等级。结果表明:(1)自2006年以来鄱阳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水平较为平稳,总体呈好转势态。2010年有4个观测点的水体达到富营养化程度,而在2014年湖区的蛤蟆石和鄱阳水质略有所改善,达到轻富营养化程度,都昌、康山、星子站点的水体为中营养化,改善幅度较大,水质较好;(2)从湖区的地理区位看,鄱阳湖湖区的南部和西部的水质富营养化程度总体上要好于北部、东部和中部湖区,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表现为区域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综合分析法 浮游生物指示法 鄱阳湖流域 富营养化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代谢分析的南昌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综合生态效率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和平 王丽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191-4197,共7页
有关能源消费的代谢机理及生态效率研究是当前生态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政府决策部门、相关行业及人群关注的热点。基于能源代谢分析理念,构建了基于相对变量的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综合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对2000—2013年南昌... 有关能源消费的代谢机理及生态效率研究是当前生态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政府决策部门、相关行业及人群关注的热点。基于能源代谢分析理念,构建了基于相对变量的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综合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对2000—2013年南昌市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量及其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1)南昌市在2000—2013年,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整体上呈"N"型曲线上升的一致性变化特征,主要经历了快速增长、短暂下降、恢复平稳增长3个阶段,且煤炭是南昌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短时期内难以改变;(2)南昌市的能源消费效率和碳排放效率整体上在不断优化;(3)南昌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综合生态效率经历了较大的波动变化,整体上的生态效率分值并不高;仍需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优化南昌市能源消费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代谢分析 碳排放 能源消费 综合生态效率 南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被引量:68
11
作者 黄和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94-2901,共8页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及政府相关决策的核心内容,生态效率则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它是资源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综合表征指标。基于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判别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其在2000—2...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是当今可持续发展研究及政府相关决策的核心内容,生态效率则是循环经济的合适测度,它是资源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的综合表征指标。基于生态效率度量模型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判别模型,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其在2000—2010年间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轨迹。结果表明:(1)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表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2)各种资源和环境效率均有所上升,其环境效率总体上大于资源效率,按效率增加快慢的排序为:固体废弃物排放效率>建设用地效率>COD排放效率>水资源效率>SO2排放效率>能源效率;(3)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由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到末端治理模式再到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道路,符合环境库兹尼茨曲线发展规律,即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进行了谨慎的探讨,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结构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空间特征分析——以江西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103
12
作者 谢花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8-695,共8页
本文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兴国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结构中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借助空间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分析... 本文以我国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兴国县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结构中的景观干扰度指数和景观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并借助空间统计学中的空间自相关和半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和梯度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正相关性,并随着粒度增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994-2005年的11年中,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有所上升,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指数较高的地区有所较少.研究区的中部区域生态风险度高,相邻区域的生态风险度也较高.1994年和2005年,研究区生态风险指数空间分异的步长都比较小,分别为43km和9.3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结构 生态风险 红壤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角度基尼系数的江西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和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6431-6439,共9页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衡量和评价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在各个城市或地区间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的有效途径。对基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人口、国土面积等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负荷系...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是衡量和评价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在各个城市或地区间的公平性与合理性的有效途径。对基于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人口、国土面积等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方法的优劣性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负荷系数"的概念,界定了"生态容量"的概念与内容,并从GDP、人口和生态容量的角度出发,以江西省11地市作为评价对象,选取2009年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排放及SO2排放等4个评价因子,构建了江西省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生态负荷系数的计算与评价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角度计算的基尼系数不尽相同,从生态负荷系数来看,在江西11个城市中,南昌、鹰潭、萍乡、景德镇、新余等经济发达城市是引起能源消耗、SO2排放主要的不公平因子,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更须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2)从生态容量的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普遍高于从GDP和人口角度推算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且都高于"警戒线";(3)从理论上看,基于生态容量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比基于GDP和人口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更为科学与合理。文章最后讨论了不同角度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及生态负荷系数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生态负荷系数 公平性 生态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正松 陈胜东 黄思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87,共10页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文章结合江西省三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现有文献中给出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修正,重新确定了各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利用所构建的生态环境影... 产业结构的变化会改变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文章结合江西省三次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了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现有文献中给出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进行修正,重新确定了各行业的生态环境影响系数;利用所构建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数(IIISNE),定量分析了江西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3年江西省生态环境压力有所增大;因产业结构的差异,各地市面临的生态环境压力也不尽相同。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以及优化交通布局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影响系数 生态环境影响指数 生态环境效应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靖安县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送良 谢长根 黄和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5期12568-12569,12589,共3页
林业第三产业被认为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它对于提高就业、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靖安县林业第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靖安县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林业第三产业服务昌九... 林业第三产业被认为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它对于提高就业、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等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该文在分析靖安县林业第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靖安县林业第三产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林业第三产业服务昌九一体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第三产业 昌九一体化 森林旅游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复合生态及生态空间管理 被引量:105
16
作者 王如松 李锋 +2 位作者 韩宝龙 黄和平 尹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共11页
城市是一类基于区域水-土-气-生-矿五类生态因子,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五类生态过程,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类生态功能,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功序范畴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的整合机制、体制、结构、... 城市是一类基于区域水-土-气-生-矿五类生态因子,生产-流通-消费-还原-调控五类生态过程,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五类生态功能,在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功序范畴耦合的复合生态系统。阐述了城市复合生态的整合机制、体制、结构、功能的内涵,提出以净化、绿化、活化、美化、进化型安全生态保障目标,生物链-矿物链-服务链-静脉链-智慧链五链合一的循环经济耦合构架,以及污染防治、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生态社区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建设模式为城市生态管理的3个支柱。城市生态管理是对城市涵养、调节、流通、供给和支持五类生态服务功能的调节、修复和建设而不只是保护城市生物。城市生态空间是指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所占据的物理空间、其代谢所依赖的区域腹地空间,以及其功能所涉及的多维关系空间。通过天津、扬州、淮北、合肥等市复合生态规划与建设的案例,阐述了区域、市域、城域和社区/园区4尺度城市生态空间的管理方略。最后以延庆和北京主城关系的演变探讨了复合生态位势在城市生态管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复合生态 生态管理 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位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析 被引量:271
17
作者 潘丹 应瑞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37-3845,共9页
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在对传统DEA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农业生态效率的改善途径... 生态效率是衡量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基于将农业面源污染作为非期望产出的考量,在对传统DEA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农业生态效率的改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9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虽然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除北京、上海、海南、重庆外,其余省市都需要改变投入和产出来优化农业生态效率;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物的过量排放是农业生态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量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农业生态效率改善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及与农户林地投入产出的关系——基于江西省8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67
18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26,共8页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3或高于0.69时,农户投资林业的积极性则随着林地细碎化程度高低呈现正向变化趋势,当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2或高于0.67时,林地细碎化程度对林地产出水平表现为负向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林地细碎化 农户投入 林地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村住区生态重要性空间评价及其分区管制——以兴国县长冈乡为例 被引量:51
19
作者 谢花林 李秀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0-238,共9页
在我国加速新农村建设阶段,如何协调好村镇建设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成为当前规划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灾害防护和人类干扰等4个方面,构建了空间尺度上的生态重要性综合指数,对兴国县长冈乡生态重要... 在我国加速新农村建设阶段,如何协调好村镇建设与地域生态系统的关系成为当前规划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GIS技术,从水资源安全、生物保护、灾害防护和人类干扰等4个方面,构建了空间尺度上的生态重要性综合指数,对兴国县长冈乡生态重要性空间进行了评价,并制定了分区管制的措施,以便从宏观上预防乡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展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维护农村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住区 生态重要性 空间评价 分区管制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要素分解及测算研究——基于2002—201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 被引量:16
20
作者 孔凡斌 吴雄平 廖文梅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420-428,共9页
中国林业经济增长受到传统资本、劳动和林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林业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广义林业科技进步细分为狭义林业科技进步,采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业相关面板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结合索洛... 中国林业经济增长受到传统资本、劳动和林地面积等投入要素的影响之外,林业科技进步因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广义林业科技进步细分为狭义林业科技进步,采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林业相关面板统计数据,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结合索洛余值法,测算中国狭义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1年连续9年,狭义林业科技进步、林业固定资产投资、林业从业人员、林地面积、林业人力资本累积效应及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因素对中国林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5.34%、61.47%、2.79%、10.77%、9.14%、0.49%。基于上述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中国林业科技贡献率的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要素分解 面板数据 C-D生产函数 政策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