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旅融合视域下江西旅游演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1
作者 李霜 曾清玲 《艺术家》 202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当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成为文旅部门的当务之急。旅游演艺是以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色、文化底蕴、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以异地观众为主要客... 当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成为文旅部门的当务之急。旅游演艺是以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景色、文化底蕴、人文景观、民风民俗等为主要内容,以异地观众为主要客源,注重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性的商业性演出。旅游演艺让游客在欣赏精彩表演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江西旅游演艺 人文景观 自然景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2
作者 缪思菲 《上海包装》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反映历史变迁与生活方式演进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传统吉祥图案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能显著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概述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起源和美学价值,总结了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 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反映历史变迁与生活方式演进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将传统吉祥图案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能显著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概述了传统吉祥图案的发展起源和美学价值,总结了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了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案例,以期为相关设计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吉祥图案 包装设计 审美塑造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经济视角下新余夏布绣文创产品设计表现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志明 印蝶 《纺织报告》 2024年第8期31-33,共3页
新余夏布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根植于江西新余。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新余夏布绣,文章分析了体验经济下文创产品的表现和设计原则、新余夏布绣的起源与特点及其文创产品开发现状,目的是确定新余夏布绣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并提供设... 新余夏布绣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根植于江西新余。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新余夏布绣,文章分析了体验经济下文创产品的表现和设计原则、新余夏布绣的起源与特点及其文创产品开发现状,目的是确定新余夏布绣文创产品的设计方向并提供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经济 新余夏布绣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插花公选课学习满意度调查与提升策略
4
作者 袁菊红 王子燕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226-231,共6页
以江西财经大学415名选修了艺术插花课程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课程整体满意度以及改进教学5个维度设计19个题项指标的调查问卷,通过“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获取研究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 以江西财经大学415名选修了艺术插花课程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课程整体满意度以及改进教学5个维度设计19个题项指标的调查问卷,通过“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获取研究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探求大学生对艺术插花课程的学习满意度以及期望。结果表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满意度界于“满意”和“非常满意”之间;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学生因素与课程整体满意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教师因素和课程因素更重要地影响课程整体满意度。针对问卷调查与评价结果,总结出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增加实验教学经费,以及引导学生增加课程学习投入有利于提升该校艺术插花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插花 公选课 学习满意度 调查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语境下普通高校乡土文化认同的本土化设计人才培养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民 舒小坚 李双 《创意与设计》 2024年第5期96-101,共6页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设计人才是乡村焕发活力的关键因素。普通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培养大批有深厚乡土情结的设计人才,让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本文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进程中普通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通...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设计人才是乡村焕发活力的关键因素。普通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培养大批有深厚乡土情结的设计人才,让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本文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进程中普通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现状,通过策略探索,提出了普通高校本土化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包括在“技”“艺”“道”“乡”4个方面,培养学生具备精湛的技术、卓越的艺术能力、正确的价值引领与扎根于乡村的情怀。通过将乡土文化认同与设计人才培养融合,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实现乡村文脉与设计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促进乡土文化认同与设计人才培养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普通高校 乡土文化设计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融合式”美育实践路径研究
6
作者 葛萌 倪铭 《艺术家》 2024年第12期98-100,共3页
美育作为五育之一,是当代教育的重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树立学科融合的理念,把美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为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开... 美育作为五育之一,是当代教育的重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树立学科融合的理念,把美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为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的开发、设计和实施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学校美育 研究型大学 美育实践 五育 路径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 融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中莲花纹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方雯 谭弘 谢璐杰 《山东纺织经济》 2024年第10期36-39,共4页
敦煌壁画中的莲花纹样,作为千年文化的瑰宝,其独特魅力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巧妙地将这一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审美,通过形态重构、空间布局的创新以及色彩与材质的巧妙运用,使莲花纹样在服饰上呈现出简约抽象或几何化的新... 敦煌壁画中的莲花纹样,作为千年文化的瑰宝,其独特魅力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本文巧妙地将这一传统元素融入现代审美,通过形态重构、空间布局的创新以及色彩与材质的巧妙运用,使莲花纹样在服饰上呈现出简约抽象或几何化的新风貌。在现代女装设计中,莲花纹样的应用结合现代女性的审美需求,打造出一系列既具东方韵味又符合现代时尚的服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莲花纹 现代服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土堡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
8
作者 邓梓馨 涂序仁 李刚 《河南建材》 2025年第2期31-34,共4页
文章梳理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中关于闽中土堡的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 V.6.1.R6可视化软件对文献的来源、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情况、关键词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关于闽中土堡的研究拥有稳定发文量,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研究... 文章梳理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中关于闽中土堡的研究文献,通过Citespace V.6.1.R6可视化软件对文献的来源、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情况、关键词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关于闽中土堡的研究拥有稳定发文量,并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研究者大多为独立研究或固定团队研究,各个研究机构小组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及交流。随着民族文化的兴起,闽中土堡的研究必然具有可持续性,对土堡的深入认知及活化利用,必将成为当今时代土堡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中土堡 CITESPACE 文献综述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ti的闽中土堡现代化转型研究综述
9
作者 涂序仁 邓梓馨 李刚 《河南建材》 2025年第6期12-16,共5页
闽中土堡主要分布于福建中部山区,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及社会形态中发轫并盛行的防御型风土建筑。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1985-2023年间的101篇相关有效文献,运用计量工具软件Sati挖掘与识别文献研究主题与热点趋势,... 闽中土堡主要分布于福建中部山区,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及社会形态中发轫并盛行的防御型风土建筑。文章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1985-2023年间的101篇相关有效文献,运用计量工具软件Sati挖掘与识别文献研究主题与热点趋势,从理论基础和实践设计两大维度出发,对土堡现代化转型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概括归纳其研究理论和实践方案,为后续土堡转型研究提供参考与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i 闽中土堡 现代化转型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域旅游视域下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优化研究
10
作者 潘岩 徐津 张子晴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10期28-36,共9页
规划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三产融合”“三生同步”对形成区域联动下旅游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江西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结合政策导向进行格局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 规划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三产融合”“三生同步”对形成区域联动下旅游品质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探究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江西武功山辐射区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趋势,结合政策导向进行格局优化设计。研究发现:(1)构建辐射区域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整体格局由生态空间转入生产空间明显,部分生产、生态空间转出为复合型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受到社会经济与可持续政策影响呈波动变化。(2)分析空间结构动态转换剧烈程度,尤其以生产、生活空间最为突出,生态空间综合动态度波动较为稳定,但生态空间与生产、生活空间转移关系仍需协调。(3)辐射区域格局演变以原始生态格局为语境,受到品质旅游需求、政策规划方向、区域供需体系构建因素的主要影响,而人文历史名迹为潜在韧性因素持续存在。研究认为武功山辐射区域发展需聚焦于空间属性协调共生、人地关系相互制约、提升游客旅游与居民生活幸福感,进而保障辐射区域空间刚性,逐步修正以引导空间秩序趋向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政策 演变机制 格局优化 区域辐射 武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演奏浅析
11
作者 张幽兰 《艺术家》 2024年第9期46-48,共3页
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过众多音乐作品,《为钢琴而作》于1901年完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标志着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开始走向成熟。《为钢琴而作》... 克劳德·德彪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印象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创作过众多音乐作品,《为钢琴而作》于1901年完成,是他最具代表性的钢琴组曲之一,标志着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开始走向成熟。《为钢琴而作》包括《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三首作品,每首作品都展现了德彪西独特的创作方法,无论是在创作角度还是在演奏技巧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钢琴而作》 德彪西 《前奏曲》 印象乐派 钢琴组曲 萨拉班德舞曲 音乐创作 《托卡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路径研究
12
作者 陈玉婷 《艺术家》 2024年第5期59-61,共3页
兴国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兴国山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于加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诸多... 兴国山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兴国山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对于加强国民的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兴国山歌的传承与创新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深入挖掘兴国山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提出其创新策略和传承路径,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山歌 中国式现代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创新 文化自信 传承路径 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理论观点下对人工智能绘画的分析
13
作者 谢璐杰 谭弘 +2 位作者 方雯 涂笑盈 熊宇聪 《上海轻工业》 2024年第6期62-64,共3页
在当前的数字时代下,人工智能绘画作为新兴艺术形式逐渐崭露头角。其在社会结构和文化中的角色及价值体现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文章运用文艺理论的分析工具解析人工智能绘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人工智能绘画应如何... 在当前的数字时代下,人工智能绘画作为新兴艺术形式逐渐崭露头角。其在社会结构和文化中的角色及价值体现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文章运用文艺理论的分析工具解析人工智能绘画在当代社会中的定位,以期更深刻地理解人工智能绘画应如何被塑造,并提供相应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 人工智能 绘画 数字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活美学视角下社区口袋公园的改良策略——以南昌上营坊社区为例
14
作者 韦超 蒋昊翔 +1 位作者 颜思琦 徐津 《上海轻工业》 2025年第3期65-67,共3页
文章探讨了中国生活美学视角下社区口袋公园设计改良的切入点与策略,旨在优化社区居民的功能体验与美感体验。以生活美学的深层内涵为基础,对中国生活美学的四个境界——“艳俗之美”“含蓄之美”“矫情之美”“病态之美”进行了分析,... 文章探讨了中国生活美学视角下社区口袋公园设计改良的切入点与策略,旨在优化社区居民的功能体验与美感体验。以生活美学的深层内涵为基础,对中国生活美学的四个境界——“艳俗之美”“含蓄之美”“矫情之美”“病态之美”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社区居民的大众化特点,从“艳俗之美”与“含蓄之美”中提炼了美学元素。依据田野调研显示的上营坊口袋公园的环境现状,以休闲区、景观小品为主要改造目标,总结了生活美学视角下社区口袋公园的设计改良策略,以期为社区口袋公园的改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发展与培养社区居民的审美意识,同时为中国生活美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活美学 社区口袋公园 改良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