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验边界的超越性: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四个维度
1
作者
尹忠海
王慧
《社会工作》
2025年第2期15-24,156,157,共12页
随着党和国家推进社会工作体制的变革,如何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一项重大议题。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深入思考。其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经验的边界,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建构中...
随着党和国家推进社会工作体制的变革,如何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一项重大议题。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深入思考。其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经验的边界,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从长周期与短事件、大融突与微实务、生产者与消费者、强证据与优推论四个维度予以把握。为此,有必要从经验的时空超越性、专业人格化的自我超越性、知识生产机制的互动性、证据—推论—服务的系统性等四个方面,推进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
经验边界
四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获得信任?——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
2
作者
尹忠海
胡宇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6期108-131,159,160,共26页
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有效且持续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本文以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为分析框架,探讨了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过程,并解释其信任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生成逻辑。政府为了提升行政绩效,根据政策方针和组织声誉赋予...
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有效且持续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本文以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为分析框架,探讨了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过程,并解释其信任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生成逻辑。政府为了提升行政绩效,根据政策方针和组织声誉赋予该机构制度信任,并通过项目制将其纳入治理体系。然而,机构依赖政府获取服务资源的发展模式使其具有明显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集中表现为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信任三角逻辑的混乱,具体表现为对政府物质、关系和信息资源的依赖。受此影响,机构难以平衡好行政服务需求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关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行政化、专业性弱化、人员流动性增大等问题,导致组织声誉受损,难以获得关系信任。最终,社会服务机构逐渐失去了基层各主体的信任,陷入了信任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服务机构
基层治理
依附性
信任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验边界的超越性: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四个维度
1
作者
尹忠海
王慧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社会与人文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
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
出处
《社会工作》
2025年第2期15-24,156,157,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BSH012)
江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D22030)的前期成果。
文摘
随着党和国家推进社会工作体制的变革,如何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成为一项重大议题。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经验在知识生产中的正功能与负功能的深入思考。其中,如何辩证地把握经验的边界,是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基于此,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需要从长周期与短事件、大融突与微实务、生产者与消费者、强证据与优推论四个维度予以把握。为此,有必要从经验的时空超越性、专业人格化的自我超越性、知识生产机制的互动性、证据—推论—服务的系统性等四个方面,推进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创新。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自主知识体系
经验边界
四个维度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获得信任?——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
2
作者
尹忠海
胡宇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
社会与人文学院
江西财经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工作》
CSSCI
2024年第6期108-131,159,160,共2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社会工作知识生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3BSH012)
江西省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乡镇社会工作站建设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D22030)。
文摘
良好的信任关系是基层社会服务机构有效且持续参与社会治理的前提。本文以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为分析框架,探讨了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过程,并解释其信任困境的形成原因和生成逻辑。政府为了提升行政绩效,根据政策方针和组织声誉赋予该机构制度信任,并通过项目制将其纳入治理体系。然而,机构依赖政府获取服务资源的发展模式使其具有明显的依附性。这种依附性集中表现为行政绩效、组织声誉、信任三角逻辑的混乱,具体表现为对政府物质、关系和信息资源的依赖。受此影响,机构难以平衡好行政服务需求与其他治理主体的公共服务需求的关系,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行政化、专业性弱化、人员流动性增大等问题,导致组织声誉受损,难以获得关系信任。最终,社会服务机构逐渐失去了基层各主体的信任,陷入了信任困境。
关键词
社会服务机构
基层治理
依附性
信任困境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验边界的超越性:建构中国社会工作自主知识体系四个维度
尹忠海
王慧
《社会工作》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层社会服务机构如何获得信任?——Y乡镇社工站依附性的生成
尹忠海
胡宇
《社会工作》
CSSCI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