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经院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问题初探--以江西财经大学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蒋悟真 杨浩楠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4,共3页
教育部提出并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强调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财经类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炼财经法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 教育部提出并启动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强调法学教育培养目标为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财经类院校应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炼财经法律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突出财经法律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法律人才 财经法律人才 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十个二级学科的十年发展:知识生产的视角
2
作者 宋亚辉 汪西兴 +2 位作者 雷希 张瑞 金苗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47,共34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法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首先需要对十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中国法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图景。本文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的数据为基础,以知识生产能力为观察视角,以知识生产的机构、...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法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首先需要对十个二级学科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勾勒出中国法学学科体系的整体图景。本文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资源库的数据为基础,以知识生产能力为观察视角,以知识生产的机构、作者、作品及其影响力等视角,展示了中国法学在2009—2018年间的发展情况。从整体上看,法学十个二级学科在这十年间都积极参与高层次的论文发表与知识生产,但在学术资源配置、论文产出数量、学术共同体规模、人才梯队建设、学术作品影响力等方面,不同二级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五院四系和几个新兴法学院为代表的头部法学院可以做到十个二级学科的协调发展,而更多的法学院则在不同方面存在学科短板。一所大学的发展或许可采用差异化竞争策略,但法学学科体系的建设不宜有短板,因为法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问,十个二级学科的知识联动才能推动整体意义上的法治。因此,在充分把握不同二级学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补齐短板、优化人才梯队、坚持学术导向、构建良好的学术竞争机制,将有助于提升法学知识生产的整体质量与效率,也是构建中国自主法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基础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法学知识体系 法学学科 学术机构 法学院 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经法学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改革互动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蒋悟真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1期67-69,共3页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财经类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批具有一定法律理念、精通和熟悉市场经济法律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财经类法学本科专业可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定位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而目标的实现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的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突出财经法学的财经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经法学 课程设置 改革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信义义务的证成与制度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邓辉 孙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90,共15页
在信息社会,医疗机构在持有医疗健康数据时也在事实上获取了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双方的权力势差不断放大。现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中无论是对医疗健康数据不可识别性使用时的匿名化要求,还是可识别性处理时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赋权规... 在信息社会,医疗机构在持有医疗健康数据时也在事实上获取了患者的医疗健康信息,双方的权力势差不断放大。现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中无论是对医疗健康数据不可识别性使用时的匿名化要求,还是可识别性处理时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赋权规则,均受到近代民法形式理性正义观的惯性影响,在实践中多流于形式。承认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的持续性显著不平等关系,对数据处理者课以信义义务,使其成为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受信人,将“同意”解释为基于信赖的授权,可以有效克服形式主义正义观的不足,向实质正义迈进。信义义务的引入应避免对数据利用的过度掣肘,无论是信义义务的证成还是规范内容的构建,皆应遵循基于场景的分析。在医疗健康数据场景下,信义义务中的忠实义务应界定为约束信义关系的核心规范,为受信人划定行为之边界;注意义务则是在此基础上为受信人设定的行为之标准,可通过动态场景化的比例原则将其进一步具体化。如此,不仅可化解匿名化及“告知—同意”困境,重新在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注入信任,亦可对现行过于严苛与僵化的其他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进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数字社会的实践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匿名化 “告知—同意” 系统信任 信义义务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政策支持 被引量:10
5
作者 巫文勇 姜三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8,共4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江西中小企业因金融体制惯性、金融市场非均衡发展、企业信用体系缺失、政策扶持不力及以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不足等原因,造成融资困境。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难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江西中小企业因金融体制惯性、金融市场非均衡发展、企业信用体系缺失、政策扶持不力及以中小企业自身的创新不足等原因,造成融资困境。要破解这一难题,必须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引导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建立,加大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完善融资政策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度 中小企业 融资 政策支持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交易信任机制的法律困境与制度重塑 被引量:4
6
作者 饶传平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在商事交易中,信任主要源于对风险收益的计算,普遍交易信任的建立以制度有效保障为基础。当前的数据交易领域存在着财产权制度缺失、侵权责任边界模糊、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难以在交易主体间培育信任,从而引发了数据交易的信任危机,导... 在商事交易中,信任主要源于对风险收益的计算,普遍交易信任的建立以制度有效保障为基础。当前的数据交易领域存在着财产权制度缺失、侵权责任边界模糊、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难以在交易主体间培育信任,从而引发了数据交易的信任危机,导致数据流通受阻。为重塑数据交易的可信制度环境,应构建数据持有登记与认证制度,以稳固现有交易秩序;强化数据交易所的自律监管职能,以补足政府监管不足;完善数据安全责任保险制度,以分散高风险责任。通过法律与市场机制的协同发力,为数据要素市场奠定信任基石,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 可信交易生态 数据交易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法学教材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蒋悟真 张坚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89,共2页
经济法学教材目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总论与分论脱节以及体例结构紊乱等问题。加强经济法学教材建设亟待加强总论与分论的理论衔接、优化教材的编排结构以及增强经济法学教材的实用性。
关键词 经济法学 教材建设 总论与分论 教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法学中“行政过程”概念的导入——从“行政行为”到“行政过程” 被引量:35
8
作者 江利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90,共12页
传统的行政法学以"行政行为"作为核心概念,对于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以及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连续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十分关心,注重以静态、定点的方法考察单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由于现实行政具有作为过程的整体性、动态... 传统的行政法学以"行政行为"作为核心概念,对于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行为以及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连续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十分关心,注重以静态、定点的方法考察单个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但由于现实行政具有作为过程的整体性、动态性等特征,行政行为概念在考察现实行政时存在着局限性、静态性等缺陷。因此,现代行政法学应当引进"行政过程"的概念,以为了实现同一行政目的而实施的一系列行为所构成的"行政过程"作为考察对象,将行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形式全盘纳入视野,并着眼于同一行政过程中各行为以及同一行为内部的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对行政过程进行全面、动态的法律规范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 行政行为 行政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恢复为主”原则的立法检视与规则完善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幸欢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6,共17页
“自然恢复为主”原则的确立,是我国环境治理向度上的深刻变革。本质上,“自然恢复为主”并不是对人工干预的绝对排斥,而是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为主,辅之以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其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原真... “自然恢复为主”原则的确立,是我国环境治理向度上的深刻变革。本质上,“自然恢复为主”并不是对人工干预的绝对排斥,而是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为主,辅之以必要的人工修复措施,其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规制对象是人类不当的干扰行为,而非生态环境。对“自然恢复为主”原则的立法检视表明,最低干预理念缺失、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协调理念不显,其核心规则缺失、配套规则精细化构造不足,难以实现该原则之立法目的。鉴于此,应将“自然恢复为主”确立为我国正在编纂中的《生态环境法典》的基本原则。同时,基于最低干预理念、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相协调理念,确立自然恢复规则、分级分类保护规则等核心规则;基于系统性修复理念、多元共治理念,完善分区管控规则、公众参与规则等配套规则,从而构建完整的由“自然恢复为主”原则统辖的规则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恢复为主 生态环境修复 人工修复 最低干预理念 系统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数据生态系统赋能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理论溯源、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李钊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34,共12页
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开放数据呈现出从单一数据开放到生态系统构建的演进特征,体现了其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之间的深层作用机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三层级动态演进理论”,揭示开放数据生... 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开放数据呈现出从单一数据开放到生态系统构建的演进特征,体现了其与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之间的深层作用机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三层级动态演进理论”,揭示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在动力级、网络级和生态级3个层面推动国家创新体系效能提升机制。动力级层面,通过能量注入、力场重构和动能释放重塑创新要素关系;网络级层面,通过促进创新聚落功能耦合、推动创新网络初始态形成和临界态演进,实现创新网络的动态优化;生态级层面,通过培育内部要素共生,增强外部环境适应性,激发系统涌现性,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构建系统化实现路径,依次涵盖动力级基础设施构建、网络级架构支撑完善及生态级演进策略制定3个维度,以有效促进开放数据生态系统对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数据生态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 三层级动态演进 系统协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儒家人格尊严思想:基于权利视角的省思
11
作者 王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儒家人格尊严思想一直是儒家权利思想研究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原典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格尊严思想,如孔子“仁爱”“志”的思想;孟子“天爵”“良贵”说和“人为贵”说。儒家人格尊严思想具有伦理道德性、潜在性与现实性等主要特征。儒家人... 儒家人格尊严思想一直是儒家权利思想研究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原典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格尊严思想,如孔子“仁爱”“志”的思想;孟子“天爵”“良贵”说和“人为贵”说。儒家人格尊严思想具有伦理道德性、潜在性与现实性等主要特征。儒家人格尊严思想不能直接作为权利或者作为权利的哲学基础或基本预设,但可以成为发展中国人权有益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人格尊严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跨国并购投资形式,促进江西外商直接投资发展
12
作者 马德才 刘能华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投资形式 江西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制宪到宪法实施:我国政治宪法学的法社会学反思
13
作者 陈运生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57,32,共8页
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政治宪法学,以宪法的"政治性"为主轴。通过对人民主权的重新界定,政治宪法学创造性地发掘出"人民制宪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个从"非常政治"过渡到"转型政治"再过渡到&qu... 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政治宪法学,以宪法的"政治性"为主轴。通过对人民主权的重新界定,政治宪法学创造性地发掘出"人民制宪权",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一个从"非常政治"过渡到"转型政治"再过渡到"日常政治"的三阶历史逻辑。人民制宪有助于打破既有宪制的沉闷格局,但重新唤醒政治主权的结果却有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一旦现行宪法的"法律性"遭到否定,则有可能会从根本上动摇中国法治的根基。宪法的制定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整体环境。中国宪法在规范社会现实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最终都必须通过社会层面上的不断改革才能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宪法学 人民制宪 宪法实施 法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困境与破解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小剑 单森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7,共9页
刑事跨境电子数据获取是治理跨境网络犯罪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取证制度难以实现对境外电子数据便捷、高效获取的目的,而单边跨境远程取证制度和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电子数据制度又易产生司法主权方面的争议。国际上... 刑事跨境电子数据获取是治理跨境网络犯罪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取证制度难以实现对境外电子数据便捷、高效获取的目的,而单边跨境远程取证制度和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电子数据制度又易产生司法主权方面的争议。国际上对构建何种跨境电子数据取证制度形成了“数据存储地”和“数据控制者”两种模式。从维护本国数据主权的国家利益出发,我国应采用“数据存储地”模式,从四个方面完善刑事跨境电子数据取证制度。一是简化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取证制度,实现跨境电子数据取证的便捷、高效;二是在比例原则下借由“危难或危急情况”“权利人授权的行为”“存储地不明”三种例外情况的取证路径,灵活开展单边跨境远程取证;三是以保存加协助的方式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调取电子数据;四是依法认可非官方提供的电子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取证 电子数据 数据存储地 数据控制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容审慎理念下处罚法定原则的新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红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包容审慎理念赋予处罚法定原则新内涵。在传统的行政处罚场域,处罚法定不仅指“法无明文(处罚)规定不处罚”,而且延伸出“法有明文(处罚)规定未必处罚”之新义;在新拓展的不予行政处罚场域,处罚法定进一步发展出“... 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包容审慎理念赋予处罚法定原则新内涵。在传统的行政处罚场域,处罚法定不仅指“法无明文(处罚)规定不处罚”,而且延伸出“法有明文(处罚)规定未必处罚”之新义;在新拓展的不予行政处罚场域,处罚法定进一步发展出“法有明文(免罚)规定则免罚”以及“法无明文(免罚)规定未必不能免罚”之新内容。处罚法定原则新发展下的行政处罚包容审慎,集中体现为“能不罚则不罚”,即:法无明文规定处罚和法有明文规定不处罚的行为,不罚;法有明文规定“可以处罚”的行为,尽可能不罚;法有明文规定“应当处罚”的行为,一定条件下仍可以不罚;“不能不罚”的严重违法行为,不可以不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罚法定 包容审慎 能不罚则不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制度的废除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小剑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3,共12页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是否诉前公告争议很大。现行司法解释要求履行诉前公告程序,保障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优位性,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介入私权领域,发挥其他机关和组织在民事公益诉讼上的专业优势...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是否诉前公告争议很大。现行司法解释要求履行诉前公告程序,保障其他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优位性,目的在于限制公权力介入私权领域,发挥其他机关和组织在民事公益诉讼上的专业优势,但是其未关注到我国其他机关和组织在公益诉讼中的现实弱势,不利于公共利益的保护。在司法实践中,诉前公告制度呈现“空置状态”,基本没有其他机关和组织在公告后介入诉讼,反而导致与刑事审查起诉期限之间的冲突,干扰刑事审判的正常进行,不利于保障诉讼效率,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迅速审判的权利,应当废除刑事附带公益诉讼案件的诉前公告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诉前公告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的提出与规范建构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丽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9,共9页
研究目的:证成“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并进行规范建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公平正义价值观下,“税费”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一定程度上... 研究目的:证成“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并进行规范建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空间公平正义价值观下,“税费”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一定程度上衡平了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因忽视自然生态空间安全价值,该制度在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全面保护方面仍面临主体涵盖不全、利益混同、补偿滞后以及救济偏离诉求目标等困境。(2)受生态安全价值观影响,自然生态空间利益衡平的理念由“损害最小化”转向“零耗损”。研究结论:应推行“生态券”式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法律制度,与资源税费制度并行,与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制度协同,保障自然生态空间安全,全面衡平自然生态空间利益。具体制度建构中,应秉持权力制约与权益保障的理念,厘清生态券的法律属性,发掘生态券有偿使用方式下的权力与权利规范;明确自然生态空间占用权,确认与合理配置自然生态空间利益;设定对价支付自然生态空间占用的具体义务,明晰权利的边界;加强“生态券”交易市场的培育与落实,健全制度运行的关键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生态空间有偿使用制度 生态券 自然生态空间安全价值 自然生态空间利益 利益衡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者的透明度义务——以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为视角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睿 秦小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18,共5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功能是生成类似于人类创作的结构性内容。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人机关系具有隐蔽性与混合性特征,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学术论文创作方式和评价方式。应给使用者设定透明度义务,令其记录、披露使用生成式人工...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功能是生成类似于人类创作的结构性内容。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人机关系具有隐蔽性与混合性特征,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学术论文创作方式和评价方式。应给使用者设定透明度义务,令其记录、披露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作过程、关键要素和生成内容,将其作为评价根据、责任基础与信任保证。透明度义务既有认识功能,也有问责功能。在认识论方面,透明度义务为鉴别、区分和评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与作者的创造性、作者的学术贡献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学术贡献提供了可追溯的完整记录。在问责方面,透明度义务是技术性正当程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实现可视正义的责任机制,其履行能够保障学术诚信、保证学术公平和学术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ChatGPT 透明度义务 学术论文 技术性正当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归辩护权本位的律师保密范围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沈锲 杨宇冠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3-164,共12页
刑事辩护的长远发展有赖于实现有效辩护,而有效辩护则有赖于保障辩护律师的执业安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律师有权保密的规定不明确,《律师法》中保密义务的规定又与《刑事诉讼法》不完全衔接,导致律师保密或披露的实务做法不一,... 刑事辩护的长远发展有赖于实现有效辩护,而有效辩护则有赖于保障辩护律师的执业安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律师有权保密的规定不明确,《律师法》中保密义务的规定又与《刑事诉讼法》不完全衔接,导致律师保密或披露的实务做法不一,影响辩护律师的执业安全与充分有效辩护。为分析律师保密范围,律师保密制度的基本定位需要界定清楚。律师保密制度须以辩护权为本位,宜以维持辩护沟通的内部性为限,界定保密的内容范围;以承担辩护职责为限,界定保密的主体范围;以个案中的辩护沟通全覆盖为限,界定保密的期限范围。为规范实务做法,现有《刑事诉讼法》第48条建议回归辩护权本位而调整规范重点。《律师法》第38条须与时俱进,更加强调律师保密的权利属性。配套制度也应避免法援律师档案备查义务、行政监管、不得妨害作证义务与保密权的冲突。在危及执业安全时,由司法权衡合理界定保密边界,赋予辩护律师例外的披露权限,发展律师披露相关的指导性案例,平衡个案中的多元价值。律师保密范围的合理界定,有利于稳定执业安全预期,为有效辩护提供必要的制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第48条 《律师法》第38条 辩护权 律师执业安全 律师保密 披露例外 有效辩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商店剥削性滥用:完整画像、生成机理与反垄断规制工具创新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百豪 喻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数字平台营造封闭型数字生态强化了网络效应、锁定效应等平台经济特性,破坏了交易的公平性,给交易相对人带来了显著不利益,影响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需要加强反垄断规制。生态系统封闭效应显著的应用商店为剥削性滥用的生成与反垄断规制... 数字平台营造封闭型数字生态强化了网络效应、锁定效应等平台经济特性,破坏了交易的公平性,给交易相对人带来了显著不利益,影响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需要加强反垄断规制。生态系统封闭效应显著的应用商店为剥削性滥用的生成与反垄断规制提供了一个绝佳观察模版。应用商店剥削性滥用的完整画像与其双边市场结构具有内在一致性,不仅包括实践中热议的开发者侧佣金过高问题,还包括消费者侧过度收集、处理数据问题。单一的事后执法对“数据型剥削”和“结构性市场失灵”的因应不足是传统反垄断规制的痼疾。反垄断规制工具的创新,既要完整涵盖双边市场的异质剥削,又要跟上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发展变化——事前加强竞争倡导,强化应用商店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事中重视行业调查,深入了解应用商店服务市场的竞争状况、市场结构以及垄断力量的存在程度;事后开展对数据型剥削性滥用的定量分析,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反垄断规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削性滥用 应用商店 生态系统 反垄断 规制工具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