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存在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吗?
1
作者 李丽雯 项后军 +1 位作者 刘冲 李政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8,共15页
存款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对象大多针对银行的资产端(主要为贷款),对负债端方面(存款等)则多有忽略。鉴于此,本文基于较新的理论进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存在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 存款对于商业银行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研究货币政策传导的对象大多针对银行的资产端(主要为贷款),对负债端方面(存款等)则多有忽略。鉴于此,本文基于较新的理论进展,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存款渠道存在性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无法通过银行存款市场势力传导,即不存在货币政策银行表内存款渠道,且考虑到利率市场化的因素结果仍然如此;然而,将银行表外理财市场作为一种类存款纳入存款渠道理论的识别框架后却发现,我国存在本土化的货币政策银行表外类存款渠道,即货币政策银行理财产品渠道。其原因在于,在本文的样本期内,理财产品收益率更加市场化,促使银行拥有一定理财产品定价的自主权,能更加灵活地根据货币政策立场调整理财规模。本文拓展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方面的研究,为银行存款定价和金融市场完善提供理论和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款渠道 货币政策 市场势力 表外理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产法庭、企业规模和数字化转型——兼论熊彼特假说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新阐释
2
作者 刘礼稳 文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55,共28页
在法治化改革深化进程中,破产制度的完善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行为。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企业效率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进程备受关注。通过手工收集破产法庭成立数据,实证分析破产审判专业化对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在法治化改革深化进程中,破产制度的完善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行为。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企业效率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其进程备受关注。通过手工收集破产法庭成立数据,实证分析破产审判专业化对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基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破产法庭成立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影响不显著,但分组回归结果揭示,其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抑制作用,而对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促进作用,这一发现经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支持了熊彼特假说。机制分析指出,融资约束和风险承担是破产法庭成立产生异质性影响的主要渠道。在非国有企业和执法效率高的地区,这种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地区数字金融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能有效减轻破产法庭成立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作用。这些结论揭示了破产制度优化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产法庭 企业规模 数字化转型 熊彼特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行业尾部风险
3
作者 李丽雯 项后军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40,共19页
本文利用200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行业尾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单一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引发行业尾部风险,但是搭配使用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尾部风... 本文利用2009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对行业尾部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单一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引发行业尾部风险,但是搭配使用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则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行业尾部风险。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形成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对行业尾部风险存在协同治理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经济或金融下行期,“双支柱”调控框架的协同治理效应强于上行期;借款者流动性、借款者贷款型和其他类型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治理效应较好。此外,作用渠道检验表明,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以加剧期限错配、降低现金持有水平的方式增加行业尾部风险;而紧缩的宏观审慎政策则能削弱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刺激作用,缓解行业期限错配、抑制现金持有水平下降,从而避免行业尾部风险上升。本文研究为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重大风险提供了相关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调控框架 行业尾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差分模型下有效协变量平衡估计
4
作者 唐盛芳 马佳羽 +1 位作者 蒋青嬗 蒋崇辉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8-160,共13页
本文在双重差分模型下提出一种新的协变量平衡法估计倾向得分,进而估计受处理者的平均处理效应(The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该方法使控制组协变量逼近基的加权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协变量逼近基的样本均值。相比于... 本文在双重差分模型下提出一种新的协变量平衡法估计倾向得分,进而估计受处理者的平均处理效应(The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Treated,ATT),该方法使控制组协变量逼近基的加权样本均值等于总体协变量逼近基的样本均值。相比于传统估计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如下优势,一是,能够有效减少极端估计权重的出现,进而提升目标参数估计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二是,无需对倾向得分做任何函数形式假定,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模型误设,且所得ATT估计量的权重自动满足归一化条件;三是,最优化函数满足严凸性且不带任何约束,从而确保解的唯一性和求解简便性。在某些正则条件下,本文证明ATT估计量具有一致性与渐近正态性,并且渐近方差可达到半参数效率的下界。此外,进一步使用蒙特卡罗模拟考察估计方法的有限样本性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最后,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差分模型 平均处理效应 倾向得分函数 协变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