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羟基磷灰石形貌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卫民 阮承祥 陈运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46-648,682,共4页
采用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聚酸酐材料复合,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形貌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果发现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对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影响较大:长针状羟基磷灰... 采用不同形貌的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与聚酸酐材料复合,研究了羟基磷灰石形貌对复合材料力学强度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态。结果发现羟基磷灰石的形貌对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影响较大:长针状羟基磷灰石增强效果较好,所得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可达256MPa,压缩弹性模量可达9.8GPa;片状羟基磷灰石的复合材料力学强度较差,压缩强度最高只有160Mpa,压缩弹性模量最高只有7.9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复合材料 羟基磷灰石 形貌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企业创新角度的产学研结合模式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2
作者 杨良超 孙海英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20,共3页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但从时下情况看,技术创新有多种多样模式,并且各有利弊,如果能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入手即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利将大于弊。因为,企业具有与市场联系紧密以及反应市场需求信息的...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但从时下情况看,技术创新有多种多样模式,并且各有利弊,如果能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入手即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利将大于弊。因为,企业具有与市场联系紧密以及反应市场需求信息的特点,高校拥有一批高素质的科研队伍,政府具有当地高校和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以及制定宏观政策的功能。产学研结合能够在政府的指导下,发挥高校的人才资源优势,为企业的技术创新作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企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火山灰质材料调质改性Ca(OH)_2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融芳 沈友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17-1824,1851,共9页
利用火山灰质材料的火山灰活性,将其用于Ca(OH)2脱硫剂的调质改性,可改善脱硫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等微观结构,从而提高脱硫活性和利用率。本文综述了粉煤灰、高炉渣、稻壳灰等人工火山灰质材料改性Ca(OH)2脱硫剂的制备、理化特性、脱硫... 利用火山灰质材料的火山灰活性,将其用于Ca(OH)2脱硫剂的调质改性,可改善脱硫剂的比表面积、孔容等微观结构,从而提高脱硫活性和利用率。本文综述了粉煤灰、高炉渣、稻壳灰等人工火山灰质材料改性Ca(OH)2脱硫剂的制备、理化特性、脱硫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消化法制备工艺和人工火山灰质材料激发活化对人工火山灰质材料改性Ca(OH)2脱硫剂的理化特性和脱硫活性的影响,展望了人工火山灰质材料改性Ca(OH)2用于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同时脱除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脱硫剂 人工火山灰质材料 调质改性 消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在镁合金防护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荣发 巢强花 +6 位作者 赵芳 王为 聂新兵 周冲 张洪 胡长员 朱光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1-74,共4页
植酸是从谷类作物中提取的无毒有机磷酸化合物,由于它可迅速与Ca2+,Mg2+,Fe2+和Zn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因此可用于金属的防护。本文综述了植酸在镁合金化学转化膜和阳极氧化上的应用。由于植酸环保而且效果好,在镁合金防护上具... 植酸是从谷类作物中提取的无毒有机磷酸化合物,由于它可迅速与Ca2+,Mg2+,Fe2+和Zn2+等金属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因此可用于金属的防护。本文综述了植酸在镁合金化学转化膜和阳极氧化上的应用。由于植酸环保而且效果好,在镁合金防护上具有较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转化 阳极氧化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电解质对镁合金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荣发 曲铁平 +2 位作者 巢强花 聂新兵 王为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27-1031,共5页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系统研究硅酸钠(Na2SiO3)、植酸(C6H18O24P6)、碳酸钠(Na2CO3)和硼酸钠(Na2B4O7)对AZ91HP镁合金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组成和用量对氧化过程和氧化膜性能影响很大。影响氧化最终电压、氧化膜厚度...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系统研究硅酸钠(Na2SiO3)、植酸(C6H18O24P6)、碳酸钠(Na2CO3)和硼酸钠(Na2B4O7)对AZ91HP镁合金氧化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组成和用量对氧化过程和氧化膜性能影响很大。影响氧化最终电压、氧化膜厚度和耐蚀性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分别为:C6H18O24P6>Na2B4O7>Na2SiO3>Na2CO3、Na2B4O7>Na2SiO3=Na2CO3>C6H18O24P6和C6H18O24P6>Na2B4O7>Na2SiO3>Na2CO3。最佳耐蚀性时的环保型工艺配方为:Na2SiO3 8 g/L,C6H18O24P6 5 g/L,Na2CO3 25 g/L,Na2B4O7 10 g/L,并且氧化膜层耐蚀性与厚度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质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电解质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荣发 廖爱娣 +6 位作者 张淑芳 李明杰 史兴梅 王海霞 贾志翔 王丽君 刘利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7-931,共5页
在含硅酸钠的碱性基本溶液中,研究植酸(C6H18O24P6)浓度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环保型电解质如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2SiO3.9H2O)、硼酸(H3BO3)、钨酸钠(Na2WO4.2H2O)、铝酸钠(NaAlO2)和碳酸钠(Na2CO3)... 在含硅酸钠的碱性基本溶液中,研究植酸(C6H18O24P6)浓度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研究环保型电解质如氢氧化钠(NaOH)、硅酸钠(Na2SiO3.9H2O)、硼酸(H3BO3)、钨酸钠(Na2WO4.2H2O)、铝酸钠(NaAlO2)和碳酸钠(Na2CO3)对溶液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植酸和硼酸浓度增加,溶液电导率减小;随着NaOH、Na2SiO3.9H2O、Na2WO4.2H2O、Na2CO3和NaAlO2浓度增加,溶液电导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质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热脱脂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郭世柏 曲选辉 +2 位作者 秦明礼 段柏华 何新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21-325,共5页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了钛合金坯体,然后利用溶剂脱脂方法脱除坯体中可溶性粘结剂。在热脱脂速率为2.0℃/min、最高脱脂温度600℃、保温时间为1h和真空脱脂气氛条件下脱除坯体中剩余粘结剂,坯体中残余碳氧含量分别0.092%(质量分数)... 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方法制备了钛合金坯体,然后利用溶剂脱脂方法脱除坯体中可溶性粘结剂。在热脱脂速率为2.0℃/min、最高脱脂温度600℃、保温时间为1h和真空脱脂气氛条件下脱除坯体中剩余粘结剂,坯体中残余碳氧含量分别0.092%(质量分数)和0.28%,低于国外报道的PIM钛合金脱脂坯中残余碳氧含量。XRD结果表明,脱脂坯中只存在α相,没有TiC,Ti3Al,TiO和TiN等杂质相存在。N2气氛下脱脂,脱脂坯中残余碳含量较低,但氧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注射成形 热脱脂 残余碳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工艺中粉末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郭世柏 曲选辉 +2 位作者 段柏华 何新波 秦明礼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7-61,共5页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原料粉末特性如粒度和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粉末比表面积对PIM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从原料粉末的特性参数中筛选出显著影响喂料性能和PIM工艺过程的参数,并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型。振实密度与粉末特性的关系式...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原料粉末特性如粒度和粒度分布、颗粒形状、粉末比表面积对PIM工艺过程的影响规律,从原料粉末的特性参数中筛选出显著影响喂料性能和PIM工艺过程的参数,并建立相应的经验模型。振实密度与粉末特性的关系式为:ft=235.0+0.20Dv+32.18σ-29.17Sw-26.81Ar,粉末流动性与粉末特性的关系式为Mi=240.38-33.54Sw-32.08Ar,注射温度、注射压力和保压时间与粉末特性表达式分别为Ti=12.35+1.86σ-16.0Sw+145.5Ar,Pp=-289.63-18.35Sw+256.28Ar,th=-2.36+5.63Ar+0.10Dv-0.95S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粉末注射成形 粉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树脂结构对其热解成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鸯飞 陈智琴 刘洪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74,78,共5页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固化前后的酚醛树脂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法对固化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失重温度及其高温下的成炭率进行分析,研究酚醛树脂结构中取代基的相对含量与其热稳定性及成炭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在高温下的成炭率...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固化前后的酚醛树脂进行结构表征,通过热重法对固化后酚醛树脂的热降解失重温度及其高温下的成炭率进行分析,研究酚醛树脂结构中取代基的相对含量与其热稳定性及成炭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在高温下的成炭率与其结构中取代基的含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亚甲基含量高、羰基和醚键含量低的酚醛树脂固化物高温成炭率较高。在六种不同醛酚比(F/P)的树脂固化物中,亚甲基的含量以F/P为1.2时的固化物最大,羰基的含量则以F/P为1.2时最小。固化后的六种酚醛树脂中以PF1.2用于交联的有效取代基(亚甲基)数目最多,交联密度最高,具有最高的成炭率(7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醛酚比 亚甲基 羰基 成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对二氧化钛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军 谢亚楠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0-42,47,共4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sol_gel)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TiO2薄膜。对TiO2干凝胶粉末进行了差热分析(DTA);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TiO2薄膜500℃退火前后的透射谱,采用"包络法"计算了TiO2薄膜的折射率、厚度和带隙。结果表明:当波长从70...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sol_gel)法在载玻片上制备了TiO2薄膜。对TiO2干凝胶粉末进行了差热分析(DTA);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TiO2薄膜500℃退火前后的透射谱,采用"包络法"计算了TiO2薄膜的折射率、厚度和带隙。结果表明:当波长从700nm减小到400nm时,薄膜的折射率从1.465增加到1.485。退火前后TiO2薄膜的厚度分别为595.836nm和652.4547nm。未退火TiO2薄膜的光学带隙为3.85eV,500℃退火后TiO2薄膜的光学带隙为3.67eV。与未退火薄膜相比,500℃退火后TiO2薄膜的吸收边出现了"红移",光响应区范围变大,提高了可见光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DTA分析 透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Cu的Ni基催化剂用于制备碳纳米管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任重 李凤仪 居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5-1029,共5页
以共浸渍法制备的Ni-Cu-Al金属复合物为催化剂,甲烷高温裂解合成碳纳米管。考察了Cu含量对Ni-Cu-Al催化剂活性和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及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对Ni-Cu-Al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i-Cu-Al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 以共浸渍法制备的Ni-Cu-Al金属复合物为催化剂,甲烷高温裂解合成碳纳米管。考察了Cu含量对Ni-Cu-Al催化剂活性和碳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及焙烧温度和焙烧气氛对Ni-Cu-Al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i-Cu-Al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方法考察了Ni-Cu-Al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在Ni-Al催化剂中加入Cu不仅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还有助于控制生成的碳纳米管的内径。当n(Ni)∶n(Cu)∶n(Al)=75∶15∶10时,Ni-Cu-Al催化剂的BET比表面积最大,为278.18m2/g;活性也最高,在甲烷流量60mL/min、反应温度1023K、反应时间300min的条件下,碳纳米管的收率(以催化剂的质量计)为23.66g。Ni-Cu-Al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条件为350℃,氮气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镍基催化剂 催化裂解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管径的可控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任重 沈友良 李凤仪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30-834,共5页
为了合理有效控制碳纳米管(CNTs)的管径,比较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模板法与CVD-中毒法.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碳纳米管形貌及其管径尺寸,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的形貌差异,讨论了制备阳极氧化铝(AAO)膜的氧化电压对碳纳米管的... 为了合理有效控制碳纳米管(CNTs)的管径,比较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VD)-模板法与CVD-中毒法.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碳纳米管形貌及其管径尺寸,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碳纳米管的形貌差异,讨论了制备阳极氧化铝(AAO)膜的氧化电压对碳纳米管的管径、管的有序度的影响和碳酸钠毒物对碳纳米管的管径、管形、产率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两种制备方法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在CVD-模板法中,在一定范围内,电压升高可以使AAO膜孔增大,从而控制碳纳米管的外径;在CVD-中毒法中,微量的碳酸钠粉末能增大碳纳米管的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碳酸钠 CVD-中毒法 CVD-模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度非晶态NiB/CNTs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13
作者 胡长员 李凤仪 +2 位作者 向军淮 张荣发 刘庭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540-2542,共3页
利用苯胺、曲拉通分别对氨气热处理的碳纳米管进一步功能化,修饰碳纳米管表面,促进碳纳米管分散。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CNTs合金催化剂,平均粒径为14nm、10nm的非晶态NiB颗粒均匀分布在苯胺、曲拉通处理... 利用苯胺、曲拉通分别对氨气热处理的碳纳米管进一步功能化,修饰碳纳米管表面,促进碳纳米管分散。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非晶态NiB/CNTs合金催化剂,平均粒径为14nm、10nm的非晶态NiB颗粒均匀分布在苯胺、曲拉通处理的碳纳米管表面。苯胺、曲拉通功能化处理使催化剂的Ni负载量分别提高了10.4%、14.6%,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乙炔加氢活性和乙烯选择性。将苯胺和曲拉通的处理效果比较,发现无论是NiB颗粒的分散度还是催化剂的加氢性能,曲拉通处理的效果明显优于苯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苯胺 曲拉通 非晶态NiB合金 乙炔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钡薄膜性能优化研究
14
作者 王军 华全 +2 位作者 韦世章 黄胜媛 周伟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51,共4页
综述了钛酸锶钡[Ba1_xSrxTiO3(简称BST)]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介绍了衬底和电极材料对BST薄膜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引入缓冲层、掺杂和制备组分梯度薄膜对其性能的影响,并指出了未来BST薄膜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 BST薄膜 掺杂 组分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浓度对掺Er^3+:TiO2粉末结构及其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白凌云 向军淮 雷明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93-196,共4页
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乙酰丙酮为络合剂,70℃下进行对前驱体改性的络合反应,获得改性前驱体Ti(O-Bu)4-x(AcAc)x.以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0-3%(摩尔分数)Er^3+掺杂TiO2粉末。差热-热重(DTA-TG)分... 以钛酸正丁酯为前驱体,乙酰丙酮为络合剂,70℃下进行对前驱体改性的络合反应,获得改性前驱体Ti(O-Bu)4-x(AcAc)x.以异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0-3%(摩尔分数)Er^3+掺杂TiO2粉末。差热-热重(DTA-TG)分析结果表明,掺1%(摩尔分数)Er^3+:TiO2干凝胶粉末在烧结过程中,130-300℃之间出现两个放热峰,其余试样只出现一个放热峰,决定这一现象的结构因素同时也决定了材料中Er^3+相对较高的分散度,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700℃烧结所得的掺0-3%(摩尔分数)Er^3+:TiO2粉末,当Er^3+掺杂浓度为0.1%(摩尔分数)和1%(摩尔分数)时,粉末均为锐钛矿与金红石混合相,前者的金红石相衍射峰更明显;掺3%(摩尔分数)Er^3+:TiO2粉末为单一锐钛矿相结构,700℃烧结,当Er^3+掺杂浓度在0-1%(摩尔分数)范围内时,粉末PL强度随Er^3+掺杂浓度提高而增强;继续增加Er^3+掺杂浓度至3%(摩尔分数)过程中,粉末PL强度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GEL法 TIO2 掺杂浓度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内径碳纳米管的制备研究
16
作者 魏任重 李凤仪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6期2296-2299,共4页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制备碳纳米管.在高温裂解甲烷制备碳纳米管的反应体系中,比较研究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和碳酸钡等碳酸盐作为毒物对镍基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裂解温度对碳纳...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制备碳纳米管.在高温裂解甲烷制备碳纳米管的反应体系中,比较研究了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钙和碳酸钡等碳酸盐作为毒物对镍基催化剂和碳纳米管的影响;另外,还考察了裂解温度对碳纳米管的产率和管型的影响。实验中采用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在线检测甲烷的转化率,从而比较镍基催化荆的催化活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对合成的碳纳米管的外部形貌进行观察。结果发现,无论是从碳纳米管的产率还是形貌,碳酸钠均优于其它几种碳酸盐,内管径可达到70-80nm,另外还发现,750℃为此法制备碳纳米管的最佳裂解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碳酸盐 裂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钛酸钡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隆 王军 谢亚楠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63,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锆钛酸钡(BZT)薄膜。通过差热分析仪(DTA),确定了BZT薄膜的热处理工艺。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BZT薄膜的透射谱,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域,BZT薄膜具有较高的透过率。采用"包络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锆钛酸钡(BZT)薄膜。通过差热分析仪(DTA),确定了BZT薄膜的热处理工艺。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BZT薄膜的透射谱,结果表明,在可见光及近红外区域,BZT薄膜具有较高的透过率。采用"包络法"计算了BZT薄膜的光学常数,结果表明,波长从370 nm增加到1 100nm时,BZT薄膜的折射率为1.75~1.93,薄膜厚度为268 nm,BZT薄膜的光学带隙为4.2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BZT薄膜 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型两性水凝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融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5,共5页
两性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环境响应特性,而成为吸水保水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阴离子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共聚制备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和内盐型两性离子单体聚合制备聚甜菜碱型水凝胶为重点,介绍了两性水凝胶的制备、溶胀特性以及性能改进等方... 两性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环境响应特性,而成为吸水保水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以阴离子单体与阳离子单体共聚制备两性聚电解质水凝胶和内盐型两性离子单体聚合制备聚甜菜碱型水凝胶为重点,介绍了两性水凝胶的制备、溶胀特性以及性能改进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水凝胶 两性聚电解质 聚甜菜碱 溶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发出红色荧光的六核配合物[Cu6(pymt)6]
19
作者 时文娟 沈友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84-186,共3页
合成了一价铜和2-巯基嘧啶盐的配合物[Cu6(pymt)6]并进行结构分析,该配合物能发出强的红色荧光。其中,一价铜离子的配位环境为变形平面三角形,陪体pymt采用μ3-S2N桥联方式参与配位。
关键词 一价铜配合物 光致发光 红色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