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9
1
作者 郑艳玲 余芳 +6 位作者 陈艳黎 余旻毅 刘玲 甘勇 李丽清 杨宇迪 卢祖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64-769,共6页
背景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面临着工作压力较大、社会认可度不高、薪酬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我国全科医生的职业... 背景目前我国全科医生面临着工作压力较大、社会认可度不高、薪酬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分析其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目的探讨我国全科医生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我国东、中、西部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年限≥1年的全科医生3244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生的基本情况、职业倦怠状况,其中职业倦怠调查量表参照马斯勒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翻译修订而来,包括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全科医生各维度倦怠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3236例(99.75%)全科医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处于高度倦怠的全科医生占比分别为43.17%(1397/3236)、22.93%(742/3236)、41.19%(1333/3236)。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地区、文化程度、每日工作时间、加班情况是全科医生情感耗竭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地区、性别、从事全科医生工作年限、收入水平是全科医生去人格化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地区、年龄、每日工作时间是全科医生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是否发生高度倦怠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全科医生的职业倦怠较为严重,尤其是情感耗竭、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影响全科医生职业倦怠的因素较多,建议优化全科医生工作时间、减少全科医生工作强度、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重视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从而缓解全科医生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职业倦怠 卫生人力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