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O2/g-C3N4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冯胜雷 刘方华 +3 位作者 付翔 郭慧 彭小英 宋军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102,107,共5页
将纳米TiO2与尿素均匀混合,以密封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相氮化碳(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降解性... 将纳米TiO2与尿素均匀混合,以密封热解的方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石墨相氮化碳(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可见光降解性能、对染料的降解选择性和循环降解寿命。结果表明,TiO2与g-C3N4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制备的T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降解性能优于纯g-C3N4,降解过程中TiO2/g-C3N4反应速率常数是纯g-C3N4的2.22倍,对罗丹明B(RhB)的降解效果最好,循环5次后RhB降解率降低了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光催化剂 可见光 石墨相氮化碳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Mn掺杂ZnO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慧 刘方华 +3 位作者 付翔 李香兰 彭小英 冯胜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99-1704,1710,共7页
ZnO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是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研究使用水热法制备了Mn掺杂ZnO粉体,测试了该粉体的物相组成、孔隙结构、发光性质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Mn替代0.5%Zn时,Mn占据了ZnO... ZnO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是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本研究使用水热法制备了Mn掺杂ZnO粉体,测试了该粉体的物相组成、孔隙结构、发光性质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Mn替代0.5%Zn时,Mn占据了ZnO晶格中Zn的位置,粉体粒度小、比表面积大,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降低了禁带宽度,拓宽了光的响应范围。在8 W、365 nm紫外光条件下光照70 min后,制备的Mn 0.05 Zn 0.95 O粉体对刚果红降解率达到了97.4%,COD去除率达到了76.34%;Mn 0.05 Zn 0.95 O对罗丹明B吸附最好,对亚甲基蓝降解最好;对刚果红连续降解4个循环后,降解率降低了6.6%。该研究成果为光催化降解有机废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ZnO 水热法 光催化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解石对白铅矿硫化浮选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冯胜雷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3,共3页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方解石对白铅矿硫化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黄药作用下白铅矿的可浮性较好,而方解石基本不可浮;方解石粒度对白铅矿硫化浮选影响较大,粒度越小白铅矿硫化浮选性能越差;pH=9.5左右... 通过浮选实验、吸附量测试、Zeta电位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方解石对白铅矿硫化浮选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基黄药作用下白铅矿的可浮性较好,而方解石基本不可浮;方解石粒度对白铅矿硫化浮选影响较大,粒度越小白铅矿硫化浮选性能越差;pH=9.5左右时,白铅矿表面荷负电,方解石表面荷正电,两种矿物由于静电吸引作用而发生异相凝聚,使微细粒方解石罩盖在白铅矿表面,从而降低硫化钠在白铅矿表面的吸附,抑制白铅矿的浮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铅矿 硫化浮选 吸附量 方解石 异相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某沉积岩型难选硫氧混合铜矿石浮选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方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78,共6页
国外某沉积岩型硫氧混合铜矿石铜品位为2.96%,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主要铜矿物有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 国外某沉积岩型硫氧混合铜矿石铜品位为2.96%,为确定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矿石中的主要铜矿物有辉铜矿、赤铜矿、孔雀石、硅孔雀石,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白云石;辉铜矿、赤铜矿的嵌布粒度一般在0.02~0.30 mm,孔雀石、硅孔雀石的嵌布粒度主要为0.02~1.20 mm;硫化铜占总铜的60.14%,氧化铜占39.86%。②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3.60%的情况下,先以丁基黄药+乙基黄药为组合捕收剂采用2粗2精1扫流程浮选硫化铜矿物,再以硫化钠为硫化剂、丁基黄药+烷基羟肟酸为捕收剂采用1粗3精2扫流程浮选氧化铜矿物,获得了Cu品位为46.92%、回收率为71.57%的硫化铜精矿和Cu品位为29.23%、回收率为16.08%的氧化铜精矿,总精矿Cu品位为42.17%、回收率为87.65%,选别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矿物 氧化铜矿物 浮选 综合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